白岩松谈信仰:人,为什么要有信仰?

九月初,央视主持人白岩松新作《幸福了吗》正式面市,相比10年前销量67万册但略显青涩的《痛并快乐着》,加入更多思考的《幸福了吗》显得更为成熟和睿智。对于书中多次提到的“信仰”一词,白岩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信仰的人不一定都幸福,但是没有信仰一定不幸福。”
 

在谈到人为什么要谈到寻找信仰呢?白岩松引用了杨肃明老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要解决三个顺序,这三个顺序不能错的。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一定要解决人和内心之间的关系”。白岩松说:“这是很有道理的,三十而立,要解决人和物之间的关系,人和工作等等。接下来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你可能为人父、为人子、为人上级、为人下级,为人对手等等。

当人到40年以后你可能会面临很大的挑战,人生是一条单行线,终点是不可逆转的,你已经隐约地看到终点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候你思考人生究竟是怎么回事,我究竟做的是不是有意义,财富积累的太多,如果无从消化的话,我积累的意义又在哪里。出现的困惑太多,人必须要解决自己与内心之间的挑战……”他的这段话几乎有点像教堂里的布道词,我想凡是基督徒都会认同和共鸣。

白岩松承认:“人为什么要有信仰,因为对死亡恐惧,再往后就不那么简单了,你要信一些事情,我觉得才会慢慢平静,才会靠近幸福,不信的话挺可怕的。”圣经中所罗门也说过:“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将这事放在心上!”(传7:2)只有那些智慧之人才会够对迟早来临的死亡有洞察和准备。

对于现在谈“信仰”这个词是不是为时过早了一点,白岩松并不这么认为,“中国人真挺累的,你说信仰早吗?我说已经太晚了。”此外,他认为谈论信仰,并不是要放弃现实,而是“你必须要知道自己现在往前走是奔向哪儿去”。这使我联想到著名布道家葛培理的一本书,名叫《人啊,你往何处去?》,芸芸众生,营营役役,难道只能是为利而往、为名而去么?

在谈及信仰之伦理价值,白岩松认为,今天社会道德风气的退步,“根源在于,第一我们没有信仰,第二却具备强大的欲望。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底线之所以能够被不断地突破,就是因为人无所畏惧。而恰恰与此同时,我们这个社会又出现了欲望的巨大挑战:钱、权、利等各种因素混杂在一起。我们可以想象一下,这二者结合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他十分主张:“应该是把中国人被摧毁掉的信仰链条重新接上,如果一个人活着没有任何畏惧,他会让整个社会感到不安。”

是的,中国改革头二十多年,要解决人和物质之间的关系,温饱、小康、翻两番,全是物质的概念。经过二十多年,我们物质达到了一定程度,提出了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不就是要解决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吗?

经济的增长和发展的基础不仅需要物质基础,更需要文化资源和人文精神。也就是需要一种正义健康的经济伦理意识和经济价值观。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契约经济,也是一种德行经济。经济成长的过程受许多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它绝非单打一的经济过程。市场经济不单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也是人的存在方式。即使人从自然自在的封闭性存在走向自由自在的开放性存在。复苏和活化了人的主体性,激发了人开拓创新精神。但市场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固有的许多弱点也给人笼罩了一层阴影,每每会使人从主体性的张扬滑向主体性的沉沦。

在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沉渣泛起,人性的扭曲后果就是市场的扭曲和社会秩序的紊乱。所以为了保证经济健康发展,别无选择地要寻求一种文化战略,急需一种制衡力量来限制物化了的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制衡力就是伦理道德。而道德的沦丧必起因于信仰的迷失,唯有信仰为道德提供价值、意义、目标和动力。

白岩松最后讲的一个故事意味深长,他说:“在墨西哥有这样一个故事:一群人一起赶路,突然有一个墨西哥人停了下来,旁边人问他为什么停下来,他说,我走得太快了,把灵魂扔在后面了,所以要等一等……”我想,这个故事中的一群人就是我们,现在很多人的身体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穿梭,但他的灵魂是否也被扔在后面了呢?

2012年7月,伦敦奥运期间,白岩松在英国圣保罗大教堂作解说。(视频截图)

朋友问,宗教是什么?

因为别人对他说,宗教和神诋只是精神寄托。

很多信徒会被这样:攻击性的质问吓到,好像自己的信仰,一下子要支离破碎了一样。

其实,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没有信仰(精神寄托),只不过他信仰的是真理?还是谬论?是真理?或是人理?是上帝?还是魔鬼?

一个无神论者嘲笑一个信上帝的人是精神寄托,其实这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因为他们一样精神寄托于唯物主义之上,而且在物欲的贪念当中,用自私的利益、犯罪的行为满足他们的私欲。

很多人说信上帝的人是精神寄托,那难道他们对理想、对目标、对未来家庭幸福,对儿女未来的前途等等,不是精神寄托吗?

如果人活在世上,完全没有寄托,和信仰的盼望,如何生存?

人毫不谦虚的批判对上帝的信仰,甚至!他们连上帝教导的是什么,都不清楚。

在许多人的潜意识深处,巴不得没有这位上帝,恐怕自己污秽,和自私被当众看见,放在阳光下曝光。

他们巴不得上帝不存在,好像贼希望没有警官、强盗希望没有法律一样。

真正认识真理的人,不必高看世上的哲学,那不过是一群罪人想出来安慰自己的一套理论而已。尼采说:上帝已经死了。但事实是,他却死了,而且死了一百多年,却仍有数以亿计的人敬拜这位上帝。

没有谁完全没有精神寄托(信仰),因为那样的人根本就无法活着。

不要以为这是夸张,试问:有哪一个自杀的人,不是因为他里面的那盏灯,完全熄灭?完全黑暗了?

耶稣说:“若你里面的灯黑暗了,这黑暗是何等的大呢?”

不信上帝、不信真理的人,他们的寄托:是今生的潮流、暂时欲望的事情。

信上帝的人、是追求形而上,永恒意义的事。因为他们相信人有道德,就一定将来有审判。人有良心,就一定有[是非心](一种既定的标准)真理存在,人有开始、世上有意义、就有一定有源头,而不是偶然的存在。

另一些人却活着好像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所以,他们就吃喝拉撒、睡觉起来、直到死亡,和许多动物一样。

如果我这样说,你会生气,证明你也知道,人不应该这样活着。

不信上帝的人,他们寄托的是什么?是暂时、烟花般的快乐。

像亚历山大拿破仑都曾经拥有过三大洲,请问如今他的成就和财富在哪里?不是都两手空空吗?

事实上,他们死的时候,自己也都承认这一点。

寄托只是你的病床,真正让你好起来的是医生。寄托不会让你好起来,让你好起来的是医生。

宗教是寄托,救主是医生。世上一切的宗教都是寄托,包括无神主义也同样是一种宗教精神寄托。

宗教使你心比较安定,只有救主才真正拯救你的灵魂。信不能使你得救,只有信的对象才能救你。

有人以为是床让他好起来的,但旁边那个人也有床,却死了。“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耶稣爱你!

 
 

转载自圣经学习微信公号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编辑流程: 

可发布

发布时间: 

Thursday, 2016, January 28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Saturday, 2015, June 6

录入日期: 

Thursday, 2016, January 21

录入者: 

Jean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