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一个多世纪,他们终于有自己语言的《圣经》
在今年的2月,云南昆明的凹子基督教堂和怒江傈僳族(lì sù zú)自治州泸水县东方红教堂,分别举行了白彝(yí)文《新约圣经》和傈僳文《简释本圣经》首发式。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云南有该支系信徒6万多人,但直到2015年年初,他们中的部分人才拿到白彝文《新约圣经》,才能用自己的语言来阅读圣经。
这两种少数民族文字《圣经》都是历经多年翻译而成。
白彝文《新约圣经》翻译始于2004年6月,历时10年翻译而成。据了解,云南有彝族-白彝支系基督教信众3万多人,傈僳族基督教信众近19万人。此次白彝文《新约圣经》、傈僳文《简释本圣经》分别出版发行两万册和一万册。
傈僳文《简释本圣经》翻译始于2010年11月,历时4年翻译而成。在整本傈僳文《圣经》发行之前,傈僳族基督徒使用的《圣经》为《马可福音》《约翰福音》的单行本,以及浓缩了圣经内容的《要理问答》。后来的版本内容为《新约圣经》和《诗篇》,直到1968年,傈僳族基督徒才有了完整的傈僳文《圣经》。现在的《简释本圣经》恰好能帮助信徒和传道人更正确地理解圣经,算是第一本傈僳文解经工具书。
《傈僳文简释本圣经》封面
傈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怒江地区定居下来。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中国人囗73万。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
傈僳族有自己的语言,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文字,但很不完善,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傈僳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创世纪》、《我们的祖先》等神话、传说,是研究傈僳族远古历史的宝贵资料。
傈僳族先后使用过3种文字。第一种是20世纪初由英国宣教士富能仁发明,用拉丁大写字母及其变形体创制的拼音文字,称“老傈僳文”,主要通行于怒江、保山、德宏、耿马等地基督教信徒中。但1949年以后被限定在基督教范围内使用,我国政府另外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语言学家发明了新傈僳文——即傈僳族使用的第三种文字。直到1992年,我国政府正式承认富能仁发明的傈僳文字为傈僳语的正式书写系统。由于老傈僳文久已深入人心,较为通行。第二种是由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音节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有1000多字,这种文字主要在维西部分地区使用过。
白彝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云南有该支系信徒6万多人。
据介绍,白彝族人基本上都在山区,50岁以上的人基本上不会讲汉语。讲道人要照顾不懂汉语的信徒,但他们又没有本民族版本的《圣经》,因此在讲道时,传道人先念汉语版《圣经》,然后用白彝族人自己的语言讲道。
他们只有一本手写的赞美诗,连和信仰相关的小册子都没有。
到了2009年7月,该版本《圣经》的翻译工作得到了云南省基督教两会的认可,直到书籍出版。在今年1月底举行的发行仪式上,白彝文《圣经》共发行了1000册,主要发放在东川和寻甸地区的白彝族教会,每个教会只有一两位代表得到。
白彝文新约圣经出版后,信徒们都希望能见到该语言版本的旧约圣经,但对于这项圣工,目前仍未有规划。
19世纪末期,柏格理在川滇黔苗族地区开始传教活动之后,当地的彝族人也陆续在苗族人信教运动中一道接受了基督教信仰。
民国时期,英国传教士柏格理(Samuel Pollard)在中国贵州省威宁县石门坎苗族地区传教时,在当地苗汉知识分子的协助下,以苗语川黔滇方言滇东北次方言发音为基础,创制了一种拼音文字。民间称这套文字为“老苗文”、“石门坎苗文”、“框式苗文”,教会命名为“柏格理苗文”,英语学术界称为Pollard script,中国学术界称为“滇东北老苗文”、“黔滇川老苗文”。随着当时传教事业的扩大,这种文字还由苗族传播到了彝族、傈僳族等其他民族,用来记写其他民族语言。这些文字虽然记写的语言不同,但文字符号之间存在着渊源关系,可以看成一系,我们将这一系列文字统称为柏格理文字。如果用以指称记写不同语言的文字,可以分别称为柏格理苗文、柏格理彝文、柏格理傈僳文等。据了解,白彝文正是柏格理创造的。
将汉语翻译成白彝文还是有多难?举个例子,白彝文的语序和中文不同:白彝的是:主语+宾语+谓语;中文的是:主语+谓语+宾语。就只关于圣经中一些“注脚”怎么编,就是麻烦事。如果白彝的译者只照中文的注脚位置打注脚,那就混乱了。而且少数民族圣经翻译组的成员多为农村传道人,他们的文化水平最高是初中,没有写文章经验的他们,要弄明白注脚是怎么回事,也不是容易的事。
参考资料:中新社《中国出版两种少数民族文字《圣经》》等;维基百科;中国民族宗教网《‘傈僳文简释本圣经’面世是傈僳族的又一次“飞跃”》;西南大学文献研究所《柏格理文字的创制与传播》等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