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教育这条路,我们要去挤吗?
6月是毕业季,无论幼儿园还是高考,都面临着新的选择。父母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于是那些名校、国际学校、甚至留学都成了父母们眼中的最佳选择。可是,精英教育这条路,我们一定要去挤吗?
问题:我身边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们,很少有不为教育孩子焦虑的。现在的名校学区房动辄10万/平,国际学校一年至少三四十万,对于大部分的家庭,负担起来都十分吃力。升学问题这么严峻,更别提孩子各方面的素质培养,很多父母都想给孩子精英教育,这条路真的很辛苦。
我的回答:
有三个研究与我们的讨论有关,它们在我从美国上传的这个英语视频里:
很遗憾的是我没有办法翻译。要是你能够找到一个懂英语的朋友来帮你翻译,那么这个视频里面的三个调查就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启发和思考。视频里的讲员是多本畅销书的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很多家长可能看过他写的《异类》这本书。
视频里面的内容如下:
1.哈佛排名最后1/3的学生们的SAT分数,比三本大学排名前1/3的学生们的分数要高。但是这些哈佛的学生们却被淘汰,没有拿到他们的理工科文凭,只好改了主修系。
有人会问:哈佛主修系的含金量和三本的理工科文凭如何相比呢?
其实所有本科大学的主修课程都一样。主要是拿成绩的时候往往都是用班级平均分数去计算的,所以哈佛班级中最后一名的能力实际上可能会比三本大学的前几名要强,但是他很可能因为在班上的排名而得到最低成绩,甚至不及格。而三本大学平均成绩以上的同学们都会拿 A & B。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就会慢慢增强或减弱。过了一段时间以后,那些哈佛底层的学生们就会自我淘汰或者换系了。
2.大学中排名前5%的教授出版的论文量都一样,无论他在哈佛,还是在三本或四本大学。有人会问:论文总量的多少就代表教授的成功吗,这个调查是基于相同的SCI指数吗?因为就国内论文而言,我的了解是——很多比较水的论文发表量,和SCI超过5分的论文发表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论文量应该都是根据相同的SCI指数做出的统计,这是一个 UCLA 教授所做的调查。论文量是工作量,也是获得资源的一个标准。论文发的越多,无论质量如何,都表示你一直在做事,并产生成果。
还有一万小时规则,发的论文越多越熟练,越容易让政府机构关注,申请公费的时候越容易说服人。反之也是如此,这是一种良性或者恶性循环。大家都愿意投资自己社区或大学里最顶尖的人才,回避投资挣扎在最底层的人,所以每个大学的大环境中,都会有资源在寻找值得投资的人,即使是三本大学里面,只要是顶尖的人,就能获取资源。相反,在哈佛大学的无名教授也会被淘汰,因为他们无法获得关注和长期的资源。这是一个生态系统的问题。
3. 环境的相对论:一个大家都很快乐的社会中,抑郁症比率最高;相反,一个大家都挺抑郁的社会中,人们都习惯不开心了,所以一个抑郁的人不会觉得自己与众不同。因此,一个在快乐社会里面不快乐的人,会觉得自己的问题相对来讲比较严重,因此会更加抑郁。就像在一群哈佛人环境中的相对论:虽然大家都很优秀,但是周围的人都比自己更优秀,这人会觉得自己越来越平庸,逐渐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失去信心,否定自己,陷入抑郁的恶性漩涡,甚至自杀等等。这些因素都跟智商和能力无关,但是跟心理学和社会学有关。
所以这是一个鸡头或凤尾的选择。
凤尾一定好吗?
精英教育的路的确非常辛苦,但是关键的问题是:有必要去挤吗?
人生会有很多次的洗牌,现在不精英不意味着永远不精英。不精英的人生中,冒险的机会比较多。反而精英教育的孩子们比较倾向于回避风险,因为这么艰难而获得的位子绝对不能因为自己跌倒而让给别人,所以他们的人生里会做出回避风险的、比较安全的选择。他们会有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却不一定会去追求内心的梦想。我想,这也是一个价值观的选择吧!是要追求心中梦想,还是追求稳定的生活?应该可以说,稳定的生活是大家最基本的需求,但是大家对于现在激烈的竞争都有恐惧感,觉得除非拼命,否则连基本的生存都没有办法做到。
精英教育给人们的一个感觉就是有安全感,认为即使没有实现梦想的机会,至少可以找到一份工作养活自己吧!但很矛盾的一点是——跟赌博一样,要是我用血汗赢了很多钱之后,当面临一个风险很大的赌博时,我就更倾向于不再去赌。相反来说,越没有什么可以输的人就越敢去赌,因为反正不会失去什么。通常来说,一旦已经到达了一个轻易不能获得的位置,没有人愿意把这个位置牺牲掉去追求一个未知的结果,这是一个很难下决定的赌博,所以大部分的“精英”都会选择不去玩。
那些就读于国际学校的孩子们,虽然从小在一个充满优越感的环境中长大,到了毕业以后,大部分还是去了普通大学。在大学报到以后,也有不少这样的同学会经历比较大的失落感,总觉得自己应该得到比较特别的关注,所以很难脱离初中或高中时代的辉煌去投入眼前平凡的校园生活。
做鸡头到底好不好?
1.我的大儿子进入一个普通的国际学校就读,因为竞争小,他就有机会进入网球队。最后,老大成为了网球队的队长。这是在另外一所著名的国际学校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老大的成绩在这一所学校中,也因为没有那么激烈的竞争而出类拔萃,最终被 MIT 录取。
2.我的老二高中毕业后没有去美国的名校,而是在一个全美排名不到前20名的州立大学做鸡头,可是他到了三年级的暑假就有选择不完的实习机会,成绩也都几乎全拿 A ,又能修两个系。他很庆幸自己没有去竞争激烈的 MIT 就读,因为他在目前的学校如鱼得水,出类拔萃。
3. 凤尾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就是不接地气。你知道名列财富500强的CEO很少毕业于本科的名校吗?这是因为名校毕业的尖子生不接地气,讲话不能与人产生共鸣,所以很少会成为人们想要提名来代表自己发言的人。
另外一点,凤尾需要谨慎留意的就是很容易活在过去的辉煌中,太爱面子,不愿意谦卑下来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所以在每一次的洗牌中,做凤尾的人比较不容易重头再来,他们比较会有优越感。这也是很多企业对名校毕业生的不满的一点,因为他们比较挑剔什么样的工作配让自己做,什么样的不配做,然后他们还会计较自己的待遇和工资。相反,一个非名校毕业的员工会比较谦卑,什么卑微的工作都愿意做,成长的也比较快。
给家长们的建议:
1.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不要只跟同龄孩子的妈妈们在一起。你会被她们莫名其妙的焦虑所感染,使你也变焦虑了,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要是你的身边有其他的妈妈们,她们的孩子比你的孩子高几届,不妨跟她们做朋友,多多请教她们的经验。因为她们经历过来之后,已经知道很多焦虑是没有必要的。
2.年龄越小越不要给孩子压力。因此我建议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不要让孩子进入一个过度高压的环境。一个早期绷的太紧的弓,到后期需要派上用场的时候就会失去弹性。我看见的是,童年过度被逼的孩子们长大以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最少会缺乏弹性。
但是这都会因人而异哦!有的孩子进入尖子班说不定会很开心、很喜欢;但是有的孩子说不定需要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发呆、思考,还有发挥创意。不一定所有进入重点小学的孩子都不快乐,都感觉压力大。也不一定所有进入普通学校的孩子都会快乐。说不定一个比较高智商的孩子会因为无聊而放弃在课堂里专注或聆听老师。
3.人生会有很多次的洗牌。作为一个孩子已经就业的妈妈来说,我会鼓励家长们多跳出眼前的框框,多看大学毕业以后的例子,多为人生的多次洗牌做准备,宁愿做鸡头也不去做凤尾。这是很多调查研究后证实的结论。说不定我们的孩子会是在中间的那种孩子,所以不要为他的位置焦虑。尊重孩子的内心,让孩子心理健康的成长,不强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4.行行真的能够出状元!不要为了挤入眼前的一个小洞而纠结。这次的洗牌过不去,就等下次的洗牌。只要我们继续肯定孩子,对他们的能力表达信心,他们不会永远没机会的。现在有幸挤进名校的孩子们,也不一定永远那么的幸运或幸福。相反的是,这些学校孩子们得忧郁症的机率和自杀率会比其它比较轻松的学校高。这是一个我们愿意付出那么多代价去争取的冒险吗?
我们需要重新考虑:精英教育是否真的在人生的马拉松长跑里给我们的孩子带来很多优势。我们也需要了解精英教育到底是什么呢?如何定义?
我所了解的精英教育就是为了提炼每个领域上面顶尖的1%而淘汰下面的99%。因此每个社会都有精英学校,如:体育学校,舞蹈学院,美术学院,音乐学院,广播学院等等。这些学校的存在都是为了提炼这一领域的精英,把其他这方面也有天赋的人淘汰。
关键是这种体系跟价值观没有直接关系。要是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上,被淘汰的人们等于没有存在的价值,那么大家都会恐惧自己被淘汰,恐惧自己没有价值。
我们需要问的是:社会培养出来了一批精英,是要如何回报培养他们的社会,要如何对待非精英的人们,要如何处理他们获得的资源,要如何分配和分享他们的资源呢?要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是一个利己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精英会很骄傲、很自私、很自以为是。要是主流社会的价值观是一个利他的价值观,培养出来的精英会把自己视为社会的仆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虽然美国的基督教文化已经在走下坡路,但还是存在这种社会仆人的精神(至少外面还披了一层薄薄的服务精神的外衣)。反观国内的文化,是建立在进化论的基础上,也就是现代的狼文化的基础上。在这种环境下,培养下一代的家长们不得不去焦虑自己的孩子不要成为羊,并且会尽心尽力地为孩子争取做一条狼的资格。
我们需要鼓励自己的是:中美社会是在不断变化的。所以我也看到最近的中国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有服务精神的精英,而美国的社会也产生出来了不少的狼。我们不要去担忧大环境,而要用心为孩子的心理和社会健康付出努力,让他无论栽培在什么样的土壤里都能开花。
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够尽快从狼文化转化成为一个仆人领导式的精英价值观,让资源能够更加公平的得到分配,以避免我们这么几千年一直不断的在走的改朝换代的路。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