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消失的教会大学

对于今天的年轻人来讲,教会大学只在香港和国外才有,而对中国近代史上的教会大学,则相当陌生。当一些人听到东吴大学、金陵大学、之江大学这些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今天的一些民办的野鸡大学呢。而实际上,在整个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这十几所教会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中举足轻重的力量,为中国融入现代文明,为教育和社会的现代化都居功至伟。

这些教会大学培养出的学术大师的人数,学生的成材率,今天中国的任何一所大学都难以望其项背。只是在1952年的那次全国院校大调整中,教会学校都集体消失了。

教会大学对西方科学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对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都起了重要作用。

 

那些消失在中国历史上的教会大学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先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会大学相继建立。清末,公立大学只有3所,而教会大学就有8所。从民国初到抗日战争中的20年间,在华的教会大学又新建了18所。到1949年,尚有教会大学21所。见下图(部分教会大学):

那些集体消失的教会大学

名称

成立

时间

前身

发展和影响

结局

辅仁大学

(北京)

1925年

辅仁社

曾与20世纪初的北大、清华、燕京并称北平四大名校。

1952年,辅仁大学等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辅仁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经济系理论部分,辅仁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的一部分并入北京大学,形成了北京大学经济等学科优势;辅仁大学除个别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外,全部并入北京师范大学。

燕京大学

(北京)

1919年

潞河书院

汇文学校

在中国高等学校发展史上,燕京大学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创办之初的短短几年时间中,燕京大学一跃跻身为当时中国第一流的综合大学,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

1952年,燕京大学工科各系并入清华大学,教育系并入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工程系并入天津大学,社会学系调整到中央民族学院;燕京大学等校的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组建北京政法学院(今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参与组建中央财经学院(今中央财经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系科并入北京大学,形成了北京大学文、理学科优势;北京大学迁至原燕京大学校址"燕园"。

协和医学院

(北京)

1906年

 

我国最早设有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和护理本科教育的医学院校,在我国医学教育领域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独特的社会影响力。

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后改为中国协和医学院。1957年,并入1956年成立的中国医学科学院。1959年,在原协和医学院基础上成立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与清华大学实行紧密合作办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更名为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津沽大学

(天津)

1921年

 

初名天津农工商大学,1933年更名为天津工商学院。1948年改名为私立津沽大学。

1952年8月,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将津沽大学工学院3系与前北洋大学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将津沽大学财经学院3系并入南开大学;1960年夏,天津师范大学改为综合性的河北大学,隶属河北省教育厅领导。津沽大学成了河北大学的前身。

金陵大学

(南京)

1888年

汇文书院

从这所教会大学走出来的著名校友:教育家陶行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哲学家方东美等。

1952年,金陵大学文学院、理学院各系科并入南京大学,经济系并入复旦大学,电影播音专修科师生连同教学设备,调中央文化部电影局电影学校(今北京电影学院)。

圣约翰大学

(上海)

1879年

圣约翰书院

圣约翰学校

它早在1905年就在美国华盛顿州注册,办的教育比美国还要美国化,有"东方哈佛"和"外交人才养成所"之雅称。里还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支足球队。

1952年,圣约翰大学英文、历史、新闻系并入复旦大学,教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系并入华东师范大学,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并入同济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圣约翰大学等院校的法律系、政治系和社会系参与组建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沪江大学

(上海)

1911年

上海浸会大学

1914年中文校名定为沪江大学,并确定校训为"信、义、勤、爱"。1917年由美国弗吉尼亚州颁发学位。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沪江大学各系分别并入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学院等相关院校,校址移归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

震旦大学

(上海)

1903年

震旦学院

1937年创办震旦女子文理学院。

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震旦大学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后,两校合并为震旦大学。1952年,震旦大学中文、外语、化学系并入复旦大学,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并入同济大学。

之江大学

(杭州)

1897年

育英书院

建筑、土木工程学科较闻名。

1952年,之江大学工学院土木系、机械系并入浙江大学,土木建筑相关学科并入同济大学;之江大学文理学院参与组建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浙江师范学院并入新建的杭州大学,1998年与原浙江大学组建成新的浙江大学。

齐鲁大学

(济南)

1904年

山东基督教共合大学

1931年后,齐鲁大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与燕京大学齐名,有"南齐北燕"之称。

1952年,齐鲁大学物理、化学、生物三系同时并入山东师范学院(今山东师范大学),农鲁大学医学院并入山东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山东医科大学,2000年,山东医科大学等校与山东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

东吴大学

(苏州)

1900年

 

东吴大学的法科很有名,它很早就采用模拟法庭教学,所有的课本都是美国大学的原本,培养了一大批最一流的法学专家。

1952年,东吴大学文理学院并入苏南师范学院(今苏州大学),经济系并入上海财政经济学院(今上海财经大学),药学专修科并入华东药学院(今中国药科大学);东吴大学等院校化工系合并组建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华东化工学院,1993年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

岭南大学

(广州)

1888年

格致书院

岭南大学的教育、商科及社会科学比较有名。

1952年,文理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医学院并入专门的医科院校,即后来几经易名后的中山医科大学。2001年,中山医科大学与中山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中山大学。

华西协合大学

(成都)

1910年

 

由于它是基督教华西各差会共同开办的,故定名为华西协合大学。中国现代口腔医学发源地。

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华西协合大学,更名为华西大学,1952年,学校改建为多专业的医药院校,更名四川医学院,1985年改名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四川大学。

福建协和大学

(福州)

1916年

 

1931年以私立福建协和学院立案。1942年改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华南女子文理学院1908年在福州创办。

1951年人民政府接收协和大学与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后,两校合并为福州大学。1953年,福州大学改名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华中大学

(武汉)

   

中国教会大学中,华中大学的前身是唯一开设图书馆专业的学校,也是最早将图书馆学引入中国的大学之一。

1951年中原大学教育学院与华中大学合并组建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中华大学、湖北教育学院等并入后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大学。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教会大学遭致命打击

1952年的院系大调整,许多综合性大学被拆分,而中国也一夜之间冒出许多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受到重创。这一按照"苏联模式"和工业化建设需求培养人才的高等教育改革,影响了几代知识人的命运,对中国高等教育乃至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会大学是帝国主义文化侵略工具,这一论点由于毛泽东的反复重申而成为真理。毛泽东在《"友谊",还是侵略?》一文中强调:"美帝国主义比较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很长的时期内,更加注重精神侵略方面的活动,由宗教事业而推广到'慈善'事业和文化事业。"并一一点了这些教会大学的名。

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的第一任部长马叙伦开始亲自将这些教会大学,包括他所喜爱和关心的之江大学"送走"。1950年6月,马叙伦在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首次明确提出:"我们要在统一的方针下,按照必要和可能,初步调整全国公私立高等学校或其某些院系,以便更好地配合国家建设的需要。"

1951年1月,政府颁布《关于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机关的指示》,各教会大学被迫与国外教会脱离关系。燕京大学、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金陵大学、齐鲁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这些似曾听闻过的年代久远的学府,最终在1952年全国院校大调整中集体消失。

教会与大学:欧洲大学的源头在教会

(本部分资料来源:信孚教育集团董事长信力建博文)

在古代希腊和罗马是没有大学的。亚历山大里亚大学,并不是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而大学的兴起,与神学的传授和教士的培训是密切相关的。公元800年前后,查理大帝命令每个教会辖区必须建立初级学校。但一直到11世纪,教育水平依然很低。12世纪之前,欧洲教育主要以教会学校方式存在。它的目的在于对教士进行培训,学习读写古罗马的经典作品。

在欧洲,最早的几所大学包括以医学闻名的撒利诺大学、以法学见长的波洛尼亚大学和以神学著名的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巴黎大学是其中的佼佼者。该大学设立于1200年,由从前的主教座堂学校和私立学校合办,法国国王菲利浦认可了师生公会的合法性,1215年,教宗英诺森三世批准了师生公会的行规。在13、14世纪,巴黎大学声名显赫,人才鼎盛,学校分为四个学院:文学院、法学院、神学院和医学院。每个学生必须完成文学院的课程,才能晋升到其他学院修习各种专门知识。在文学院学生必须接受前面提到的"七艺"的训练,达到一定的水准,作为进行专门知识学习的基础。尽管每间大学的特色不同,但是在这一点上,大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这也许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人文素质教育最早的表现吧。

中世纪大学的诞生,使得国民教育的职能逐渐从教会分离出来,大学逐渐取代教会成为专门的教育机关。这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启蒙运动提供了重要阵地。更具有意义的是,尽管世界各国、各民族自古以来就发展出了各种较高水平的教育机构,如希腊雅典的学院和中国的书院等,但是,西欧中世纪形成的大学所提供的办学理念、组织原则、教学体系、学位等级制度等,却是近现代世界高等教育制度的直接先驱。

(原标题:《回眸消失的教会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遭致命打击》,搜狐教育独家整理报道)

发布时间: 

Wednesday, 2014, November 19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作者: 

原创日期: 

Wednesday, 2014, July 30

录入日期: 

Tuesday, 2014, November 18

录入者: 

jialilou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