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了吗?我们身边有很多父母正在失去孩子!
我家附近有一个面包店,因为总去买刚出炉的面包,我跟做面包的那个眉清目秀的女子渐渐熟悉起来。每一回,我带着女儿走进去,她都要羡慕地称赞一翻:“你女儿好白净啊!”“她好乖啊!”最后再加一句:“我儿子比她小点儿!”
我从未见过她儿子。这次我找她做一个生日蛋糕,她又聊起孩子的话题。“你女儿在哪里上学?我跑了好多学校,都不接收我外地户口的儿子,看来他还得在姥姥身边上小学。”说到儿子,她又爱又气地说:“他脾气好大,生起气来一哭两个小时,谁哄都不行!”“今年过年我跟老公回家,他看到我们理都不理,真没办法!”
“你老不在他身边,等他大了更不听你的了!”我忍不住说出我的看法。
她的脸上显出为难的表情:“说的是,可我们得攒够回家盖房子的钱,等他上中学时再考虑回去的事吧……”
“可是……”我想说,到那时虽有了房子却已经失去了孩子的心,但她转身去忙了。
我看到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服毒自杀的报道后,内心一个很大的感触是: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毕节孩子”,他们也许还没触碰死亡线,但他们和他们的父母都面临着延绵不断的痛苦。
我去面包店是给一位老年朋友订生日蛋糕,她给她的女儿看了六年孩子,不久后就要送孩子回妈妈身边上小学了。我记得这位老年朋友有一段时间总在四处打听:“为什么别的孩子画画都喜欢用彩色,而孙女只用黑色”。而孙女小小年级就想到死亡的问题,她对姥姥说:“我想死,这样就可以和姥爷一起在天堂里了。”
我还认识一位钟点工,她和老公在外多年,一儿一女已经在老家上高中了。“我们一年回去一次,回去的当天,他俩都跑到同学家去玩,怎么叫也不回来,真是没良心!”
这位母亲与儿女在一起时,冲突不断,尤其是和女儿,简直无法相处。有一次,她在大家的鼓励下回家一段时间,想要与孩子们重建关系,但是“太难了!我真受不了!”结果她从孩子身边逃跑了。
除了贫困地区的留守儿童,还有不少富有的“留守儿童”。目前震惊中美华人的洛杉矶地区中国留学生绑架案,涉案的几名中国留学生虽有父母充足的经济供应,但未从父母那里领受过做人的道理与爱的教育,岂不是另一种忽略吗?
毕节事件之后,舆论一片哗然,最终将焦点集中在孩子的父母身上——家暴、出走、失联…这一切孩子眼中最可怕的事情,将他们置于绝望的荒岛,最终失去活下去的力量。
“父母”二字,岂只是带来生命而已?如不用爱浇灌、用心陪伴、用真理引导,就愧对此称呼!而如何做父母,也不是天生就会,需要不断学习与成长。
美国家庭问题专家米勒博士指在研究中指出:成年时抑郁症的患者,80%在童年有过被忽略的经验。而《拥抱哭泣的儿童》一书的作者卡蒂也指出,童年被忽略的孩子,在成年之后较多出现心理问题和情绪障碍。我们都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可是此希望却有赖于父母承担起责任,不仅生下孩子,还要爱他、养育他。
父母的问题已经成了中国当代最为严重并潜在的问题。我们身边有太多的“周末”父母,名义上为孩子打拼,却在孩子还未长成之时,就已失去了孩子。也有太多的留守儿童,生命被父母带到这个世界,却被父母放逐,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一个孩子来到世界,他要吃、要喝、要抱,哭泣时需要有人安慰,当父母承担了这样的角色,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以此建立,并成为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一个与父母有健康依恋关系的孩子,他的信仰是:这个世界是欢迎我的,我是安全的。当他渐长,价值观逐渐形成:我是被爱而且重要的。那么他的行为取向将是:自尊也尊重他人。
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没有形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关系,那么他的信仰将是:这个世界不欢迎我,它充满危险。他的价值观将是:没人爱我,我一点也不重要。他的行为取向将是: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别人。
父母到了需要觉醒的时刻了!所幸的是,有一些根植于真理的教养原则,当我们学习并且运用在亲子关系当中,我们的孩子、我们的家庭将会改变,从痛苦的渊底走向盼望与更新。
我们己看到大量的家庭因此而受益,甚愿更多的家庭、更多的毕节孩子不再哭泣、迎向光明。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