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胜过怨愤与易怒的情绪?(上)
丈夫为千和我在性格上差异甚多,在婚姻中经常发生冲突和摩擦。多年来,我们用尽各种方法探究其中的原因和解决之道。
我们参加了婚姻辅导、学习处理原生家庭的问题,得出的结论是,我们脾气暴躁、缺乏耐心是各种外在原因造成的,如出差、搬家、父母反对,在服侍、钱财、工作以及教养儿女等方面承担过重的压力,甚至受到魔鬼攻击。
但如今我们暂时居住在美国中部的小镇,远离了这些烦心的事,不缺钱花,不再那么忙碌,只需要照顾一个孩子,暂时也还没有工作和服侍的压力,可是为什么我们还是有那么多冲突和摩擦呢?
有一次,我们在圣经课程中学到“注目耶稣的温柔”,这让我们开始面对自我败坏的本性。无论我多么努力控制自己的恼怒,并试图时刻保持儆醒,负面情绪还是时常爆发。我们生活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每天24小时面对面,这让我们根本逃不出“铁磨铁”的相处模式。《箴言》27章17节说:铁磨铁,磨出刃来,朋友相感,也是如此。
最终我们绝望了,祈求上帝施以恩典。就在庆祝安息日晚宴之前,我们的怒火突然爆发,各自在房间不同的角落过了一夜。我们整个晚上都在呼求上帝改变我们败坏的本性和易怒的个性。
上帝的怜悯终于介入了。礼拜天我们准备去教会,却没能及时把其他事情处理妥当,为千又准备朝我们发火,但我却看到他强压怒火对大家说,迟到了就迟到了,我们没必要生气,也不必为了准时而匆匆忙忙吃饭。
于是我们不慌不忙地做饭,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早餐,然后出发去教会,仅仅迟了5到10分钟。恩典的降临让我们如沐春风,后来我们一整天都在恩典的庇护之下。我们意识到自己必须为平安和喜乐而战,千万不能让我们的罪夺走本应享受的安息。我们决定每天清晨一起儆醒祷告,穿戴《以弗所书》6章所说的全副军装,为安息而战。这让我们享受到天堂般的喜乐。
礼拜天的讲道是“面对责难与诽谤依旧爱耶稣”,这正好适合我们的需要。那天我第一次下定决心要对付许久以来一直侵蚀我内心的怨愤与易怒情绪。我在祷告中恳求主让这种情绪的根源浮出水面,好让我正视它。
首先我觉得自己被耶稣冒犯了,因为他没有回应我一次禁食七天的祷告。当时我鼓励一位近亲向上帝祷告,求上帝把自己启示给她,而我自己也为此禁食祷告了七天。
可是禁食以后,我收到那位亲戚发来的消息,说上帝什么也没做,这意味着没有上帝,或上帝并不在乎她。我为此一直生闷气。现在我意识到自己当初想试图通过禁食要挟上帝把我要的给我,却因为没有得到而觉得被上帝冒犯,也渐渐失去了爱祂的能力。
与此同时,丈夫通过大量读经祷告生命有了明显的更新,而我虽然有规律地读经,却没收获什么洞见,祷告也经常分心,更因此觉得上帝“不公平”。
我认识到我读经祷告不是为了亲近耶稣、接受他更多的爱,而是在内心深处试图通过属灵操练贿赂耶稣为我做事。上帝没有回应我的祷告,祂显神迹给其他人,却不显给我或我的亲戚,以致我不得不在亲戚面前为祂的不作为找理由,这让我内心很不平。我试图当上帝的公关代理人,左右祂的行动,而不是让上帝带领我。我必须为此向上帝认罪悔改。
在悔改的过程中,我开始认同《诗篇》中所唱的:“祂本为善,祂的慈爱永远长存。”这是战胜内心积怨的关键。我纪念主在过去为我们所作的一切,承认祂是善良的,并为祂的善良而感恩,决心在未来信赖祂的带领。回想主的恩典和怜悯给了我很大的信心,我知道尽管我屡次跌倒、失败,只要我回心转意,祂一定不会丢下我。
一周以后那个亲戚打来电话,告诉我们她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上帝的同在,这个过程是她无法否认的,尽管她还没完全准备好去信靠上帝。对我来说这就够了。我知道是上帝在改变她的心,而不是我。
接着,主让我想起一些冒犯过我的人,我发现我现在可以坦然面对那些被冒犯的经历了。我也祈祷上帝让我的爱心增长,能够爱那些得罪过我的人。
那段时间我们旁听了“基督的卓越性”这门课。在一次课上导师谈到了耶稣的受难以及他舍己的爱,这让我和为千感到十分扎心。我们痛哭流涕,认识到是我们败坏的本性把耶稣送上十字架的。
“是谁让耶稣死在十字架上?不是贪财的犹大,不是畏惧民众的彼拉多,不是忌恨他的犹太人,而是天父,因为祂爱我们!……从人的角度来看,犹太人把耶稣交给祭司,祭司把他交给彼拉多,彼拉多把他交给士兵,士兵把他钉在十字加上;从神的角度来看,天父牺牲了他,他牺牲了自己,为我们而死。面对十字架,我们可以说:‘是我做了这一切,我的罪把他送上十字架。’也可以说:‘他做了这一切,他对我们的爱让他死在十字架上。’”(《当代基督十架》,斯托得著,61页。)
我们又进一步认识到自己骄傲的罪:我们习惯论断、批评他人,容易武断地形成自己的意见,以精英自居。我们面对任何事情往往先理性地作出判断,这却阻碍了我们去爱别人,接受对方本来的面目。
但要我们放下自己的控制欲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需要把内心的怒气带到十字架上,不再紧紧抓着我的判断和我的优越感不放。
(原标题:如何胜过怨愤与易怒的情绪?)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