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寻找适合自己的另一半?

爱是我们彼此喜欢,互相需要,夫妻生活在真爱中,就能同甘共苦,天长地久。如何寻得一位真正适合你的另一半?读一读这篇文章,绝对受益。

 

常常听结婚后的夫妇讲:“我这一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嫁给你,或是娶了你这个太太是我一辈子最大的错误。”为了防止“看走眼”,我们择偶的蓝图非常重要。你要把你的蓝图弄清楚,什么事情比较重要,什么事情是次要,如果你本末倒置那就会很糟糕了。

 

我们谈到外在的条件,需要有一些考虑,年龄、相貌、身高、学历,但是这一些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条件。比如说有没有成熟的个性,有没有良好的品德,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相同的信仰。因为宗教信仰最能够直接影响到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果要亲密的生活在一起,而双方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那么婚姻生活迟早会出问题。不同的宗教信仰常常造成时间分配、活动的安排、金钱的使用、朋友的选择种种的差异,相处起来困难重重。

 

信仰是生命的中心,也是生活的主轴,两个相同信仰的夫妻,就更有可能同心同行亲密共赴婚姻之旅了。在遇到人生风暴的时候,夫妻一起跪在神面前仰望神,依靠神,因着信仰的一致就在很多事上都能够比较同心。

 

另外,你的对象有没有重视家庭?渴望结婚的人不一定懂得珍惜婚姻跟重视家庭生活,也许他只想要浪漫,只想要恋爱。难怪很多人婚后无心去经营婚姻,无意去建造家庭。因为家是爱之窝,夫妻关系是一生的珍惜,婚姻生活是一世的学习,以及任何成功都不能媲美家庭幸福。弄清楚这样道理的人,才能够共筑并且能够共享人的最爱——家庭。

 

另外一个就是看对方是不是能够跟家人相处。婚姻是两个人的大事,同时也是家族重要的事情。千万不要以为婚姻只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有些人以为婚姻只是夫妻两人的事,不在乎与双方家人的来往,这样的观念很容易引发冲突。择偶的时候要多了解对方跟家人的关系,与自己的家人水火不容的人很可能也无法让他自己所建立的新家温馨和乐。为了逃避不愉快的原生家庭而结婚,婚后常常对婚姻问题采取回避放弃的策略。如果一个人都不懂得孝敬他的父母,不懂得跟他的兄弟姐妹建立和谐和睦的关系,以后自己的家庭他也很容易跟他的配偶有冲突和矛盾,也不容易学习彼此饶恕,彼此接纳的功课。我们不是说一定要对方的家庭是非常标准,非常美好的家庭。因为每个家庭都有问题,但是即使他的家庭一团糟,我们也要观察他在这样的家庭里面,他怎么样能够表现出一个基督徒的见证来,怎么样能够妥善地处理这些冲突,因为这是走入婚姻的人很好的一个必备的品质。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可以考虑的,对方有没有办法成为好父母。现在也许你在找一个好对象,但是你也要同时想一想,婚后建立家庭,延续生命,好好养育下一代,是夫妻的祝福和责任,这也是圣经的教训。因此我常常问正在考虑结婚对象的未婚男女,你是不是希望他(她)成为你儿女的好父亲或是好母亲?

 

要具备怎样的条件才能成为一个好父亲或好母亲呢?

 

比如:不自我中心,还愿意负起责任,愿意牺牲,愿意承担责任,有好的品格,然后能够跟长辈跟晚辈相处,能够愿意花时间在家庭里面,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步上红毯之前,不只要知道对方是你的好情人,还要相信他(她)是孩子的好父母。谈恋爱的时候我们重视对方能不能成为情人,能不能成为好爱人。其实在漫长的婚姻生活里面,对方是否能够成为你终生的朋友,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可能适合当婚前的浪漫情人,但是婚后可能没有办法成为共度一生的亲密伴侣。维持美好的婚姻不只需要激情,更需要一生一世的深厚的友情。夫妻之间也可以培养友情的,也可以有友谊的。

 

总归来说,我们择偶的条件,择偶的蓝图,我们要再一次强调基础最重要。稳固的择偶蓝图像个金字塔,最上面的部分是身材、长相、异性的吸引力等等外表的考虑。假如你把它们放在最下面做基础,那么你的婚姻就会变得头重脚轻的倒三角形,一推就倒,禁不起考验。正确的择偶观并不是不重视外表、家室、学历、职业、兴趣这些外在的条件,而是说择偶必须更加重视内在条件的考量。追寻另一半的时候,对方的人生观跟价值观,信仰跟品德以及彼此的相识的程度应该是最重要的考量。夫妻个性相似比较容易相处,个性相异就比较容易互补。如果彼此的个性差异大又想相处得好,需要双方具有稳妥的信仰跟品格的基础,再加上高成熟度的接纳跟调试力。明智慎重的择偶是步入美满婚姻的第一步。

 

择偶成功的关键不止在于找到一位理想的对象,更是在乎自己先成为理想的对象。择偶的条件都要先用在自己的身上,让自己成为一个合适的配偶,合适的对象,然后物以类聚,你自然就会遇到合适的人。你希望找到一个很温和、很有礼貌、很谦卑、很上进的一个对象,你自己就要先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内在的条件是很重要,外在的条件虽然好像没有内在的条件那么重要,但是事实上也是会对婚姻生活带来一些的影响,也是多少必须要参考的。没有人说要找一个自己认为不好看的人,自己不喜欢的人,你一定也会考虑这些外在的因素。比如学历差得太远的话,彼此的沟通就会有问题,而且会产生一种轻视、歧视或者自卑的心理,对彼此的关系会带来一些影响。所以外在的条件也不能有太大的差距,内在的条件更要去培养去注意。

 

在现在,很多人选择配偶的条件都是很现实的,优先考虑的是车、票、房这些物质条件,把这些作为主要的考量因素。当然,谈情说爱不可能只要爱情不要面包,物质条件也是需要考虑的条件之一。真正的经济能力能够负担起家庭的经济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是以那些物质条件为主要考量因素,而不注重两个人之间是不是有真正的情爱,那这样的婚姻的基础是很脆弱的。

 

在自由开放的后现代社会里,无论日常生活、传播媒体、商品广告,各类的聚会等无时不刻都在谈论爱情。但到底真爱为何?请你闭上眼睛,想象有着一朵花,花蕾中有个十字架,代表我们爱的中心是基督是圣经的真理。之后花蕾的四周,有四个花瓣,一个花瓣是激情,一个花瓣是亲情,一个花瓣是友情,还有另外一个花瓣是真情。所以真爱是以激情、亲情、友情和真情为花瓣,基督在中心做花蕾,缺一不可。接下来我们一个个的分析。 

 

 激情:激情就是“我要你!”属于身体欲望或感官层次上所产生的异性相吸或来电或一见钟情之爱。单单靠着激情而互相吸引想占有对方的男女之爱很容易变成不来电,等到吸引力过去之后就不来电了。但是激情还是很重要的,婚姻里面不能没有激情。婚姻里也不能没有浪漫的两性关系。但这只是真爱之花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友情:友情就是“我喜欢你!”处于彼此欣赏,或是互相喜欢的层次所产生的欢喜相聚,知心良伴之爱。喜欢上一个人,就会喜欢跟他彼此做伴,共度良辰谈情说爱。谈情说爱这当然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们常说夫妻除了有激情之外还要有友情,夫妻也可以成为好的朋友。好朋友就是你们很喜欢一起做一件事,吃到好吃的,你想要和他一起分享,无所不谈,两人在一起很舒服。夫妻是花最多时间朝夕相处的,又怎能不成为好朋友呢?若夫妻不是好朋友,就很惨了,两人会“相敬如冰”。所以,除了激情,还要有友情。 

 

亲情:亲情就是“我需要你!”夫妻是同一家人,要有亲情。当有需要的时候,你会想起找对方,就像小时候有需要的时候找父母一样。现在你结婚了,你有需要,你会来找你的太太或丈夫,他会供应你,会照顾你,会保护你。这样的亲情,其实很重要。男女相爱,一定有需要对方的地方,而且能够不害怕,能够表达你的需要是什么。然而,仅仅到亲情为止的男女关系容易形成单方面的依赖,或者成为仅为了彼此的责任而感到无奈。曾听见有些太太开玩笑说:“我家有三个孩子,一个是我丈夫,以及我的儿子和女儿。”这样的先生可能就是只太注重夫妻间的亲情,太注重依赖他的太太,结果没有给她别的,太太才会有这种感觉。 

 

真情:真情是“你需要我!”满足对方,成全对方的委身所产生的牺牲、奉献、求回报的爱。爱到至极,就愿意为对方全心付出,放下自己,恒久忍耐。男女相爱到达真情这样的层次才能经得起持久和严峻的考验。即是患难见真情。但是男女关系里单单有忘我无我的真情之爱,却完全不正视自己正常的情欲、感情需要跟福祉,等于丧失了真爱之花的其他部分,最终也是难以为继。 

 

以上这四片爱的花瓣,固然是缺一不可,但就培养经营真爱的角度而言,层次是有先后高低的。这个层次的先后高低就是在男女关系中全面发展出激情、友情、亲情、真情的爱,才能够完整坚定而稳固。所以男女之间的真爱密码不能单以我或是你来解读,把爱看成是单方面的,而是要达成双方的共识来解读。

 

怎样解读真爱密码呢?爱是我们彼此喜欢,互相需要,夫妻生活在真爱中,就能同甘共苦,天长地久。因此,我们还是用一个金字塔来解释。最底下最基础的是真情,往上是亲情,更上面是友情,最上面是激情。但是发生的先后次序是倒过来的。通常两个男女之间会先有激情,接下来慢慢培养出友情,慢慢成为亲情的亲人,最后发展出真情,真的能为对方舍己。有人说夫妻之间过日子,就像一双筷子,谁也离不开谁。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能一起尝。而且这种筷子只能是经久耐磨的象牙筷,而不是一次性免洗筷。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提到的“真爱的特征”,要是所有人都能遵照保罗所提到的真爱的特征而努力的话,真的不计算人的恶,不轻易发怒,凡事忍耐,凡事包容等,那很多夫妻的问题都能化干戈为玉帛,彼此能爱得更深。我们人的爱会枯干,只有我们跟神那份永远不变的爱连结起来时,才能够爱得长长久久。

 

编辑流程: 

可发布

发布时间: 

Monday, 2017, February 13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Thursday, 2016, May 5

录入日期: 

Friday, 2017, February 10

录入者: 

Rebekah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