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扎要当爹了!细数 Facebook 老板的富人生活逻辑,原来如此!
身家千亿的扎克伯格在罗马街头吃麦当劳午餐…
七月中,我去了以色列。考察项目加上旅游。第一次去这个国家,我心中想像的是一个满地都是成功的创业者,高楼大厦,豪车遍地,到处是名牌的有钱人聚集的地方。
一到特拉维夫(以色列第二大城市)我好失落,感觉去了什么第三世界,甚至有点像中国的几年前的二三线城市,很破旧,很没有规划的感觉。街上所有的汽车都要不是韩国现代,要不是斯各特,好一点的是日本车。没有看见任何人穿名牌衣服背名牌包包。(我在以色列呆了一周,一共看到了不超过5辆宝马,不超过10辆奔驰,几两陆虎,一辆保时捷。没有看到一辆法拉利,兰博基尼,任何跑车。)
我在特拉维夫约见了一个非常成功的企业家。他在2003年就已经创业成功,将公司卖了7500万美金。后面又连续创业,还是很多家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我因为有兴趣投资他的企业,所以特地到以色列来实地考察一下。
他约了我吃晚饭。我坐在酒店外面的酒吧一边喝着饮料,一边在想,这样有钱的人会开什么样的车来接我呢?也许这一次我能在以色列看到一辆豪车了吧。
突然一辆的士按喇叭,我朋友摇下车窗喊我上车带我去吃饭。我都震惊了。他说:特拉维夫停车困难,所以不开车,打的方便。我忍住没问:“你没司机吗?”
到了餐厅,我们点了两瓶很普通的以色列红酒,点了两个菜分着吃。没有任何豪华奢侈,也没有浪费。
除了聊公司,他们的产品,还聊了他的创业经历。2003年成功出售了企业后,他突然有了7500万美金,成了非常年轻的富豪。这时候他决定读书。在2003到2009的几年中,他除了读书就是读书,每天阅读至少6小时,拿下了博士。接着又拿下了博士后。然后又开始创业,现在是他拿到博士后以后创立的第二家公司在融资。
聊着聊着,我们聊到了他的私生活。三年前,他太太提出跟他离婚了。他很郁闷,6个月前,他在婚恋网站上遇到了一个40岁有一个2岁孩子的女人,他们相爱了。(听到这个我都不可思议。在中国,这种多金高大帅气的大叔需要去网上找爱情吗?而且找一个40岁有孩子的女人吗?)
可是,女朋友住在北边城市Haifa,他住在特拉维夫,交往好不方便。我说,让她搬过来好了。他说,不行啊,她需要她的父母帮着照看宝宝。我说,你不可以请一个阿姨吗?你那么有钱,请两个也请得起啊!
他下面说的话很令我深思。他说:你知道吗,我们犹太人崇尚的是frugalism(吝啬主义)。我们认为吝啬是美德。所以我们如果奢侈,浪费,炫富会很丢人,就会被所有人看不起。我们如果请了保姆,邻居会认为我们是在炫耀,或者是过着一种奢侈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带孩子,不可以用保姆。
我顿时觉得特拉维夫的寒酸和破烂是可以理解的了。
脸书CEO扎克伯格身家2000亿,却不穿名牌,开很便宜的车子,娶一个不可以作为炫耀的女人,也是可以理解的了。他是犹太人。
我朋友说:我知道我非常有钱,我的钱一辈子也花不掉。但是我也不会让我的孩子被钱宠坏。我会将大部分的钱捐掉做慈善。
好像扎克伯格也是这样,虽然生活简朴,但是做起慈善来一点也不抠门。(2014年2月10日,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登上美国《慈善纪事报》2013年年度慈善排行榜榜首,慷慨捐赠了近10亿美元)
为什么犹太人拥有这样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有信仰的民族。对上帝的敬畏和对“上帝子民”这一身份的责任感让他们对待一切都非常认真谨慎。他们视物质世界是神所托付给人管理、看守、经营。人的使命是作个好的看守者,按照上帝的旨意来分配资源,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不浪费、不偏私,否则就有亏职守。
其次,他们视工作为上帝给人的使命。马丁路德说:人人是祭司,人人有呼召。每个人都是全时间敬拜上帝的神职人员,每个人在自己的职业上都是在全职侍奉上帝,每个人的职业就是他信仰的方式。所以在自己岗位上努力尽职,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在对待金钱方面,典型的价值观就是清教徒布道家约翰卫斯理所说的“尽力挣钱、尽力省钱、尽力捐钱”,把挣钱上升到天职、上升到神圣的责任伦理的境界。为上帝的荣耀尽力挣钱,为上帝律法的缘故尽力省钱,为耶稣的爱和邻人之爱而去捐钱。所以犹太人并不追求奢靡的生活,也不会视金钱大于上帝。
此外,基督教是积极地入世的。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加尔文说:“世界就是我们的修道院”,他没有说在阿尔卑斯山上的修道院才是修道院,而是现实的这个世界才是我们真正需要修道的地方,而我们的工作、生活是我们在世界这个修道院中修道的方式,也就是说我们的信仰要贯彻在我们在世上的方方面面。正象《哥林多前书》中所说的:“你们或吃或喝,无论做什么,都要为荣耀神而行。”(哥10:31)。让整个世界和其上的一切都荣耀上帝(all for the glory of God)。
文:宁财女;来源:宁财女(wealthmentality);最后一部分为编者所加。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