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面对电子游戏的规则与误区(蒋佩蓉)
随着科技的发达,孩子们随时随处都有使用电脑的机会和场所。然而,我们也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对电子游戏上瘾。在一个美国儿童医学杂志的研究报告里,研究人员 Douglas A. Gentile 博士跟踪了3034个儿童与青年,对他们玩电子游戏进行调查,结果显示:
· 平均电子游戏时间是每周20小时
· 72% 美国家庭玩电子游戏
· 大约 9% 的人里有上瘾现象
· 4% 的人被归类为极端上瘾者,平均一周玩50小时
很明显的事实就是,游戏——似乎看起来没什么,却已成为对我们孩子身心健康最大的威胁。在这里,我希望更彻底地提供一个系统化的解释与分析,并且给家长预防策略和彻底解决的方向。
对于电子游戏,完全禁止孩子接触是不可能的,我也不想开一个万能的药方或者给予一个公式,但是我可以给家长一些面对孩子在家里玩电子游戏的原则:
1.家长应该让孩子玩多少游戏?这不是一个每个人都有多少固定量的问题,而是孩子自己本身有多少自制能力的问题。
我来做个比喻:最近我们夫妻刚教完一门理财课程。我们非常惊讶的发现,有很多年轻人都背着沉重的信用卡债务。这等于高利贷的债务,让他们成为了信用卡公司的债奴。然后这些年轻人会陷入恶性循环,开一张新信用卡来借钱还另外一张信用卡的债务,等到债务超越了卡的限制时,他们会又开一张。面对这些缺乏自制的青年人,我们的建议是,剪掉所有的信用卡,使用现金。这代表我们反对使用信用卡吗?不!信用卡是现代社会的一部分,要是我们能够负责任地使用,每个月把所有余额付清,它是一个很好的购物和金钱周转工具。但是对于缺乏自制而滥用信用卡的人,它等于是一种毒品,给他信用卡只会害他。
同样,对于一个无法自制的孩子,一开始玩游戏以后就无法自拔的孩子,让他玩游戏就是等于给他毒品。游戏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娱乐工具,一个人应该可以拿得起、放得下。要是孩子放不下,就开始走向了上瘾的路,这个时候就不能让他玩。等到他有能力控制自己玩的时间与量以后,再渐渐扩大他的游戏范围。
2.我很喜欢的一个原则就是:“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在这里,家长需要问孩子的问题是:谁是主人?是游戏,还是孩子? 要是孩子离开游戏,他会感觉焦虑或难受吗?还是可有可无?孩子是一个拥有自由的人吗?还是他的心思意念已经成为游戏的俘虏了?
3.谁是孩子的英雄?孩子看重什么(什么对孩子有价值)?这个价值不是孩子嘴巴说的,而是他的行动和时间分配所展现出的。 孩子崇拜什么样的人? 乔布斯? 林书豪? 朋友圈里面一个很酷的人?一个大哥哥或大姐姐?为什么他这么崇拜和欣赏这个人?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如何成为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能够从孩子所崇拜的英雄身上看到他的价值观,以及他所看重的事情。
在孩子的生命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他,让他内心看重的品质来给他动力,管理自己的生活习惯。一个有价值观的孩子的生命就会有方向,也会有控制自己的动力,因为每个“ NO” 后面需要一个更大的“YES” 才有动力。
4.有一句话说:“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哪里。”现代的财宝不只是金钱,更重要的是时间。谁拥有孩子的心 (affection)?家人有没有在这个“游戏的心”里面,还是只是一个从外面约束和干涉的“第三者”?
5.家长:除了作业家务这些 “义务、责任”以外,我们每天用心专心陪伴孩子玩的时间与精力有多少?我们如何进入他们的世界?他们认为我们好玩吗?我们跟他们有什么共同乐趣?有什么家庭使命感?我们正在跟游戏竞争要获得他们的心。我们需要成为更有趣和更好玩的人。
6.我们需要了解游戏的吸引力在哪里,解决孩子哪方面的需要,然后根据需要,用正当与正面的东西来满足孩子的需要。
a. 无聊的根本是“时间太多,挑战不够”; 孩子对于刺激和兴奋感的需要能够通过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旅游,阅读,还有生活中不同的冒险来供应。这些健康的渠道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不是上瘾(其实有些人对高尔夫、篮球、购物的爱好不是也能升级成为“上瘾”程度吗?这里的原则还是:“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b. 社交可以通过邀请朋友过来一起玩,提供更有趣的玩法。要玩游戏可以用桌面游戏或者一群人一起上网玩 RPG (Role Playing Game) 游戏,关键是社交是主角,游戏只是社交的工具选择之一。
c. 压力太大可以用运动、音乐、或美术这些也能够同样产生多巴胺(dopamine,一种跟快乐感受有关的荷尔蒙) 的正面活动来解决;
d. "错失"恐惧症:需要直面恐惧,让自己体会到真的面对我们的恐惧会是怎么样,我们有能力承担吗?我们会发现直面我们的恐惧 (facing our fears) 能够让我们强大,发现其实我们缺席了以后并没有失去什么,也可以随时重新接轨 – 就像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面所说的,先把大石头放进去,才能完成最重要的任务,不然生活容易被琐碎事情占满了所有空间。
凯文在高三申请大学的那一学期,功课活动繁忙,而社交媒体的交流不断打断他的时间,所以他就取消了脸书 (FaceBook) 的账号,能让自己不被打断的用心做完每天需要做的多样事情。下学期他回来社交媒体以后,他发现自己没有失去什么,反而轻松了,因为他已经被大学提早录取,可以安心上网交流了。而且通过这次取消 FaceBook 账号的经验,他不再害怕离开会错掉什么重要信息,所以现在他在忙碌的季节能够自己停止上社交媒体。电脑游戏对他没有很大吸引力,所以对他挑战比较大的是社交媒体。
e. 成就感能够通过其它正面活动来获得。 电脑游戏的吸引点之一就是可以轻易获胜。这种获胜能够带来快乐的感受,也是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的胜利感。我们可以通过其它渠道来帮助孩子们获得这种成就感。他们可以跟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赢过我们。他们可以收集石头,可汗学院的徽章, 不同活动的奖励或奖杯等等。
f. 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需要能够通过家人的用心陪伴来满足。只有一个真实的、爱孩子本身的人,才有能力满足这个需要,而不是游戏。一个接纳孩子本来样子的家庭是一个安全的港湾,能给予孩子表达真实、自我的自由。
g. 要是孩子需要逃避,需要解决哪些是让他想逃避的根本问题,而不是给他逃避的渠道。
要是我们了解与消化了这些原则,就能够在家里应用这些原则,从而引导孩子如何使用电子用品。
以下是我从爱家学会的英文网站总结和翻译的内容,因为爱家协会的中文网站没有这些信息:
1. 太早开始:大部分童年开始吃垃圾食物的孩子不能懂得欣赏食物的自然美味,因为天然的食物需要慢慢的品味才能悟出比较微妙的美味。相反的,有加工过的食物味道一开始就比较重,所以孩子马上就失去品尝味道比较淡的,但是营养价值却更加高的自然食物。同样的道理也能应用在任何加工的东西上比如:
a. 过早上瘾色情图片的人会失去能力被自然的性爱吸引,
b. 一个在神秘又更有刺激或探险价值的虚幻屏幕世界里面成长的孩子会失去对于平凡的普通世界的探险欲望或好奇心。
c. 一个在电子世界里面供应强烈兴奋和刺激价值的游戏里的孩子不会对普通的比较慢速度进展的游戏又兴趣。
2. 太容易获得游戏机会:要是电子游戏机放在家里,孩子很轻易的能够进入,家长会比较难建立和维持界线,家人也会经常为了超越界线,“再玩一级”的争论而闹得家庭气氛常被破坏。我们孩子小的时候,游戏机放在外公外婆家,要等到周六的时间才能去他们家玩。这样在家里就没有机会玩。
3. 用游戏作为奖励:用获得游戏的权利来搓成孩子积极的完成作业、家务、还有其它他应该又义务去完成的事情能够让家长更加省事,让孩子更能主动的去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但是长期的代价却远远比眼前的益处要大。当我们用游戏为奖赏,完成作业本身得来的满足感/成就感或者阅读带来的喜悦被这样的奖赏转变成为了必要之恶。其它的奖赏,比如周末跟爸爸约会去吃冰,或者跟妈妈去看电影,也是奖赏,但是没有太大上瘾的可能。
4. 让孩子“再玩一级”:当孩子被要求要关闭游戏机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会要求家长让他们延续“再玩一级”或者“让我吧这个坏人打死以后就结束”。为了不引起更多的冲突或负面情绪,家长往往对全家一起设定的界线做了妥协。一个治愈的游戏迷跟家长说:“要是你说你会限制孩子在屏幕前的时间,你需要问问自己你是否有能力执行这个限制,因为孩子们很会推你,让你给他更多时间。”
5. 忽视你的直觉:很多家长挺内疚自己给孩子那么多的电子用品时间。他们觉得长期以后会有负面后果或后遗症。但是很多时候,他们往往会说服自己,说自己是太严厉了,孩子学习压力大,让他们放松也没什么。同时,他们也更愿意回避约束孩子或者执行约定难免会带来的不愉快与冲突。
(原标题:基督徒父母如何引导孩子面对电子游戏?)
如需转载请注明:
文章来源:普世佳音,支持各大应用平台APP下载
新浪微博:普世佳音
授权微信号:耶稣基督圣经福音,wxbible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机构: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