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万圣节大讨论,你支持哪一方?
11月1日,是西方传统的节日——万圣节;而万圣节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晚,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又被称为万圣夜。
对于基督徒如何看待这个节日,往往有许多不同的声音。下面是个别读者的参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您觉得哪一方最有道理呢,欢迎留言分享;也特别期待您透过底部“留言”,发布您对万圣节的看法。
FLY:保持平常心
每次到万圣节的时候,就被很多基督教的公众号刷屏。大概的题目都是这类,“万圣节来袭,警醒!”“小心万圣节,这背后有鬼”“万圣节,基督徒当谨慎”……
严格来说,万圣节的一些庆祝活动都集中在万圣节前夜(又称万圣夜)。万圣夜是什么?一般认为,万圣夜起源于不列颠凯尔特人的传统节日,确实是被称为所谓的“死人之日”,或者“鬼节”。于是,很多公众号会把万圣节与魔鬼的诡计、诱惑联系起来。但是很少人知道,历史上的万圣节就曾经被天主教重新诠释过。
“按历史文献,最早纪念基督徒殉道的是安提约基雅教会,当时纪念的日子是每年圣神降临后的第一个主日。后来教宗格里高利三世在罗马圣伯多禄大殿中,把一座小堂奉献给诸圣,并把纪念诸圣的日期改为每年的11月1日。在这个圣日中,教会纪念所有的圣徒,用以表彰他们的圣德,并使教会视他们为效法的楷模。”因此,万圣夜是诸圣日的前夜。这也是同样被天主教诠释过的节日。而在香港的一些教会年历上,天主教或是一些新教派别,都会标注“诸圣日”这一天,并且会有相应的礼仪。只是,在大陆,我们将之丢弃远远的。
(引号部分参考 维基百科)
我觉得,基督徒应该重新诠释这个节日,重新定义这个节日,而不是一味地避而不谈。怎么看待这个节日,在于你怎么定义它。为什么我们基督徒要跟着那些娱乐妖魔化的节日意义走,而不是重新来诠释定义,给这个节日正面的宗教意义呢?比如像天主教以及其他一些新教派别,在这个时候,纪念所有的圣徒。
而如今,万圣节,基本被商业化了。那些感受万圣节氛围的人,压根不会去理会背后有什么历史传统、鬼节渊源、宗教含义。就好像很多非基督徒去感受圣诞节那样,在乎的是那种氛围和感觉,而并不是在意基督诞生这样的事实。
因而,我不会把那些适当去感受万圣节的人,马上定义为落入魔鬼圈套的人。更何况,我们并没有资格和权力去论断他人。
单纯想要感受节日的氛围,并不代表赞同这个节日背后的鬼怪文化。感受节日氛围与节日本身的意义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基督徒为了不让真理不稳固的信徒跌倒,尽量不参与,或是有更好的选择。基督徒要好好思考这个节日,保持平常心就好。
希义:如何活出信仰?
那天,路过一条街,看到一个装饰古怪的饰品店。外墙上涂满各种骷髅头、倒十字架的造型,里面摆放着一些另类饰品。听旁边的人说,这家店每年到万圣节的时候,就会用这种方式吸引年轻人。
这又不经意地提醒了我,今年的万圣节就要到了。而在商业社会,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万圣节的商业意义和娱乐意义,其实远大于宗教意义。
可能对于很多基督徒和教会来说,抵制万圣节在某种程度上是“神学正确”的——这个和鬼相关的节日,怎么可以“登堂入室”呢?对于这些基督徒而言,似乎“万圣节”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一种属撒旦的黑暗权势。事实真的如此吗?
最近“福音联盟”公号推出的一篇文章《基督徒该怎么看待万圣节》中指出:
「基督徒近来对万圣节最著名的评断来自帕特·罗伯逊(Pat Robertson),他称万圣节为“魔鬼的节日”。因此,他宣称说,基督徒过万圣节是完全错误的。
当罗伯逊彻底地否定这个节日时,他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以下几个问题:某个已经从异教渊源演化至今的事物,在今天多大程度上仍然受到它异教源头的污染?
浸信会南方神学院院长阿尔伯特·莫勒(Albert Mohler)指出,万圣节的黑暗面早已从异教的仪式演进成为纯粹的商业迷恋。罗伯逊忽视了对于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万圣节只是糖果节。美国每年四分之一的糖果是人们为了万圣节购买的。当然,基督徒穿上女巫或者小妖精的衣服是感受不太好,可是如果你认为戴上吓人的面具或者涂上恐怖的化装就会让你跟黑暗权势相通,那也有点太天真了。」
可见,如今的万圣节已经是一种纯粹的商业和娱乐活动交织下的群体行为,并不具有任何灵性的含义。此外,魔鬼对人类的辖制和捆绑,更多地是通过某些敌基督的思潮、与圣经相悖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以及某些超自然的异能来进行的,而不会简单地透过一个节日,就使人受到污染。
当然,如果有个别基督徒因为看见了万圣节当中的某些图案或符号而心中失去平安,也应当遵循圣灵内住的提醒及个人的信仰良心,做出求主洁净的祷告。
总的来说,基督徒与其抵制万圣节,简单地将其视为“魔鬼的节日”,不如好好思考,在世俗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社会中,我们应当如何活出信仰?
phoebe:体贴神的心意
在美留学的一天早上,刚踏上开往学校的巴士,一抬头看见司机大叔头上插着一把刀,还往下滴着血,不由得心里一惊。他一如既往地热情地打招呼:Hey,happy halloween!
这一天,一路上看到小镇上各家摆出万圣节的装饰,校园里从图书馆到教学楼各处散落着雕刻的南瓜,从老到少、从教授到学生,随处可见化着浓妆、穿着奇装异服(并不都是打扮成鬼怪)的人。我很诧异,美国也是基督教立国的国家,这么多基督徒难道不知道万圣节是“鬼节”吗?我看到的他们都不是在“过”万圣节,对其中大部分人来说,这不过是一个大家凑在一起热闹、好玩、打扮得奇怪也不会被认为不妥的一天。在此意义上,万圣节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然而,并不是所有西方文化都是好的。至于基督徒过万圣节是否可行,我个人持反对意见。
万圣节被广泛地认知为西方的鬼节。提到万圣节的背景,不得不说起“鬼魔”、“诸灵”、“招魂”、“恐怖”……它在欧洲异教、多神信仰的根基上应运而生。如果要用一个词来精确地概括万圣节之夜的情形,那么实在没有比“群魔乱舞”更确切的了。
虽然吃南瓜派、玩cosplay、丢糖果的游戏本身都不算犯罪,但是在特定的日子里做这些特别的事是为了纪念什么呢?这些事一定要在一个纪念鬼魔的日子里做吗?上帝借着圣经再三向我们表明祂的心意和在我们身上的旨意,好像一位生怕孩子误入歧途的慈父:“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出 19:6)” “你们要圣洁,因为我耶和华你们的神是圣洁的。(利 19:2)”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们成为圣洁。(帖前 4:3)”鬼节跟圣洁没有丝毫关系。
与此同时,万圣节狂欢也附带产生其它的一些问题,比如近年频频被媒体报导的一些孩子因为参与万圣节狂欢而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在没有节制的狂欢中,只会让人性中的罪恶被更大程度地呈现出来。《圣经》上的忠告显得格外宝贵,“凡事我都可行。但不都有益处。凡事我都可行,但无论那一件,我总不受他的辖制。”
若不是上帝透过耶稣基督生命的代价用宝血洁净了我们,我们因着尘世的污秽和自己的过犯没有一人能得见上帝的面。如今我们已蒙了何等的恩典,我们每一个被神分别为圣的基督徒岂不当以神的心意为个人的行事准则,岂不应该脱离卑贱的事,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吗?对于神所不喜悦的事,我们逃避都来不及,我们为什么讨论要不要参加呢?
耶书仑: 也谈万圣节
每年的10月31 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万圣节,在民间中这是一个与死人、灵魂、鬼神有关的节日。那时人们相信,故人的亡魂会在这一天回到故居地在活人身上找寻生灵,借此再生,而且这是人在死后能获得再生的唯一希望。而活人则惧怕死人的魂灵来夺生,于是人们就在这一天熄掉炉火、烛光,让死人的魂灵无法找到活人,又把自己打扮成妖魔鬼怪把死人的魂灵吓走。
但在西方教会历史上,这一天是教会传统上记念众圣徒的日子,叫All Saints Day(众圣徒日)。同样跟死人有关,但教会借此要教导的真理是,过去在基督里死了的圣徒依然是活着的,与现在活着的教会一同敬拜神。这是圣经重要的真理,也是现代人常常忽略的一点:众圣徒的团契是指所有的圣徒,包括活人和死人(路20:38,来12:22-24)。就是在今天的世界,有不少教会是建立在坟墓中间的,他们想要表达的属灵真理,就在于此。
教会也想借此转化世俗的文化,让人从惧怕死亡、驱赶死亡到面对死亡、拥抱死亡。耶稣是光,照进黑暗的世界,祂从死里复活的真理,是教会翻转万圣节民间传统的信仰根基。
而今天西方世界里,万圣节又是另一番面目,整个文化就是这样:主要成了孩子(也有大人)穿着奇装异服(包括黑色让人诡异的衣服),搞怪娱乐的一天。当然,也听说有一些过火的活动,比如交鬼、纵欲的狂欢,但那不并是主流。孩子富有想象力,又天性活泼、淘气,一年有一天的时间让他们可以稍微放肆一下(不等于放纵),玩玩“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 )的游戏,笔者觉得并无伤大雅。
我们不能以过去这个节日的有些活动可能与迷信有关为理由,认为现在所有有关的活动也都是迷信,基督徒应该远离。这样的话,中国基督徒都不应该放鞭炮了,因为古人放鞭炮是迷信,为了把“年”鬼赶走。
因此,我看到身边许多基督徒担心万圣节活动带来属灵的灾难,忧心忡忡,疯狂转发“抵制万圣节”、“千万不要参加万圣节活动”或“为了你的孩子,请远离万圣节”诸如此类的文章,心里觉得很可笑。当我们教会有人问我该不该转这类文章的时候,我做了回应,就把这个当作结论吧:
传到中国的西方节日里,大概这个是最没有必要的。一般我是不发的,国内知道的人少,因为你一抵制就是帮它宣传了。
再者,基督徒转发这样的文章,虽是好意,但基本上毫无益处。大部分这样的文章缺少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和判断力,更缺乏神学思辨力,解经粗浅,只想用律法的大棒来改变文化的潮流,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有孩子的父母,如果你孩子的朋友都过这节,我不反对他们也去过。但要事先了解他们是怎么过的。重要的不是过不过,而是怎么过。
编辑流程:
发布时间:
繁體版:
Line?:
栏目: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