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只有祂,在等每一个人

周慧敏(Vivian Chow),19671110日生于香港,中国香港女歌手、演员。除了明星这一光环外,周慧敏还是一位信靠上帝、实践信仰的基督徒。

 

十年来,周慧敏与香港世界宣明会游走过不同的国家,一次又一次不畏艰辛地踏足山区、农村、战火之地。她身体力行地行走在最贫穷的地方,传扬基督的福音,她说:“我是去服事人,不是要人服事我;而且每一次旅程可说是关爱的互动,不单是我把爱带给对方,我自己也得着了鼓励。”

周慧敏啊.jpg

 

贫民窟找到盼望笑脸

3901_周慧敏的信心旅程11.jpg

周慧敏曾于尼泊尔见过当地的贫民窟,但真正走入贫民窟进行探访还是头一回。

 

“我没想到在加尔各答竟然有那么多的贫民窟!当地有三成人住在贫民窟,有的住在水泥房,有的只是在街道旁以竹子、茅草、帐篷或木板、纸皮等,搭建成栖身之所,且没有门,只能以布遮挡,毫无隐私及安全可言。因为太过密集,很容易引起火灾;而旁边往往是堆积如山的垃圾,卫生环境相当差。”

 

一个城市会贫穷,某种程度上也源于教育不足。贫民窟中有许多父母都是文盲,父母不知道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性,“全印度有一千万童工,当中有八成是女孩子,她们大多会去做女佣,有68%曾受到暴力对待,更有约30%遭受过性虐待。男童工则多去到棉花田工作,或是从事卷烟草、织地毡、造饰物等工作。”

 

由于当地酗酒问题严重,社会保护儿童的意识薄弱,引发街童及儿童受虐等问题,因此宣明会除了开展区域发展项目和助养计划,也加强与提高儿童保护意识,教育儿童如何保护自己。

 

周慧敏先后在世界各地助养了九个儿童,每次参与宣明会探访之旅,都见证着这项很不简单的工作及成果。“很多人以为我代表着宣明会作传声筒,其实正好相反,我是以助养者的角度出发,去看看我们的捐款怎样被运用到区域发展的项目上,及成效如何。”

 

此行周慧敏有机会探望她由2015年开始助养的女孩加加。当她进入加加所住的小区,“整个小区的人都十分开心,甚至准备了很多舞蹈表演。该小区的贫穷情况已逐步得到改善,我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快乐和希望。”

 

刚升上小学一年级的加加,曾写信告诉周慧敏,若有机会与她见面,很想跟她玩游戏。“于是我带了一个‘层层迭’去和她一起玩,又知道她喜欢绘画,也带了一些色笔给她。”

 

一间小小的水泥房,不但住了加加一家四口,还与五个叔伯家庭同住。贫穷、简陋、拥挤,却没有让那小小的空间有丝毫伤感,“我看见他们很有爱、很热情,让人感到很温暖。”因为贫穷并不是绝望,一群有心人在无私付出,为无助的一群找到了出路。

 

微小9元带来的富足

3901_周慧敏的信心旅程21.jpg

“勿因善小而不为”。在这之前,周慧敏没想过自己每天付出那微不足道的港币九元助养费,能有什么作为。“九元在香港能做到什么?茶餐厅一杯饮品也未必买得到,一串鱼蛋也不只这个价钱。”

 

此行,周慧敏试着用九元在印度街市买食物,“将港币九元兑换成八十卢比,我居然可以买到三颗蛋、半公斤米、两公斤马铃薯!是不是很丰富?但其实本来可以买到更多,是他们见我是外地人,所以卖我比较贵!”

 

这次的街市初体验,让周慧敏深深体会到,“不要看轻自己的微小付出,哪怕是一小步,也可以是别人生命的一大步。”

 

此行看到成功脱贫的例子,也为周慧敏带来很大鼓舞。“有个从农村来的男孩子,五岁时开始在车房当童工,每天工作十小时,却只赚得日薪港币一块半。自从受助之后,他开始有机会读书,后来甚至进入大学就读,以荣誉学士资格毕业!现在他义务帮小区内的孩子补习,还希望以后能助养其他孩子。”

 

此行也让周慧敏与1998年香港亚洲电视制作《寻找他乡的故事》节目中的主人翁见面,这对姊弟的外祖母后来在特蕾莎修女的垂死之家离世,如今他们已长大成人。

 

“彩英与耀荣也是助养计划的受助者,如今彩英已有自己的家庭,耀荣已修毕酒店管理大学课程。”当年这个故事引起香港人很大的回响与关注,周慧敏把这个消息带回来,让关注这对小姊弟的香港人也得着激励。

 

然而,感动的力量在于进一步的行动,否则只会停留于内心感受,“我们经常会看到、听到,许多不同贫穷地方的信息及画面,在当下我们会很感动,然而社交网络信息太多了,这一刻的感动,当看到另一些画面也就淡忘了。所以当有感动时,便要马上做进一步的行动,别让感动就此过去。”

 

当周慧敏走过山区、农村、战火之地与贫民窟,发现苦难其实遍布世上每一角落。圣经早已明言:“在世上,你们有苦难。”

 

“苦难有很多种,身体软弱、环境问题、天灾、心灵疲惫……苦难其实是常态,没有人能避免。”她说。

 

面对苦难,人总会想寻求一个解释,想知道苦难的缘由。然而,周慧敏说:“不要执着去问为什么。”“世界有苦难的发生,其实是必然的事。哥林多前书十章13节说:‘你们所遇见的试探,无非是人所能受的。神是信实的,必不叫你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在受试探的时候,总要给你们开一条出路,叫你们能忍受得住。’这让我领受到,一切都在上帝的计划当中,祂借着苦难来塑造我们,然而祂应许我们所受的苦难或试探,不会过于我们所能承受的,‘在祂里面得平安’是神最大的承诺。”

 

与苦难中人同行

在周慧敏的信仰路上,也曾经历过不少次软弱的时候,每一次都让她学习放手的功课,“很多事情非靠个人力量能够成就,每一次经历软弱或苦难,都让我看清人的限制,是放手和顺服的操练。”“因为苦难并非靠我们自身努力可以避免,更多的是难以解释的状况,就连耶稣到世上来,也要经历很大的苦难。当苦难来到,我们不如把焦点放在如何去度过。作为神的儿女,能借着信靠和顺服得平安,这份平安才是重点。”

 

昔日保罗喜欢夸自己的软弱,今日的周慧敏亦深深被这份谦卑而触动,“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们的信仰并不是拜偶像,不是求安逸、挡灾、荣华、富贵。我们所求的福,就是神的同在,那么即使在患难当中,亦得享那份真正的平安。”

 

对于身处苦难中的人,“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周慧敏说,“要与受苦的人同在。我们不要做约伯的朋友,不是解释受苦的原因,而是要去聆听、去认同对方的痛苦,体会到对方的难处,然后才能伸出援手。”与苦难者同行,才是最大的力量。

 

在加尔各答之行中,周慧敏亦探访了特蕾莎修女的故居。世人对于这位奉献一生给上帝的忠仆,总是把她放在“圣人”的位置上,当周慧敏踏足她生前事奉的地方,却别有一番体会。

 

“我看到那双陪伴她走过万里路的鞋子,还亲眼看到她生活了数十年、只有数十尺的房间。内里相当简朴,没什么家当,只有一张很小的床、一个小柜子、一张饭桌、一张书桌、两张木椅,和用来记念耶稣的两个挂饰──十字架和荆棘冠冕。”

 

看着这个简朴的小空间,周慧敏想象这里曾经住着奉献一生的忠仆,因为这份爱主的心,使这位修女有能力去爱人,能够如此谦卑和刻苦地事奉,直到离世。然而周慧敏看到的不是一个“圣人”,而是感受到修女曾遇过多少软弱、挣扎、无助和打击。

 

从一颗爱主的心出发

timg.jpg

“一个身无分文的女子,来到一个语言、文化不通的地方,要帮助贫穷人哪有这么容易?即使是宣明会这么大规模的机构,也需经过与当地政府协商、得批准,及与当地很多伙伴机构合作,才能顺利开展一个计划;更何况特蕾莎修女只有一双手,可想而知要经历过多少打击?那要靠多少对神的顺服、信靠和祷告,才可以撑得住?若不是有神,单凭个人力量怎能承受?”

 

作为艺人,周慧敏不讳言这个角色一向备受保护,周遭的人都以自己为中心。但在每一次的探访旅程中,她都放下艺人角色,拒绝特殊待遇,与团队的人同心,实践真正谦卑的服事。“我是去服事人,不是要人服事我;而且每一次旅程可说是关爱的互动,不单是我把爱带给对方,我自己也得着了鼓励。”

 

这份谦卑服事的心怀,不只在加尔各答之旅,周慧敏也希望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一直带着这颗事奉的心。“生活不光是吃喝玩乐,更关乎我们的价值观与社会责任。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力量很重要,同样的,社会与社会、国与国都需要彼此关顾,整个世界需要这种良性互动,较有能力者要为弱势群体去争取和发声。这些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事,而是我们应有的基本价值观和责任。”

原文标题:从加尔各答看世界——周慧敏的信心旅程

编辑流程: 

可发布

发布时间: 

Sunday, 2017, April 16

繁體版: 

0

Line?: 

0

栏目: 

机构: 

作者: 

原创日期: 

Monday, 2013, February 18

录入日期: 

Wednesday, 2017, April 12

录入者: 

box
 
 

地址

美国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亚洲

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2058

 

联系方式

电话:

中国: 130-6848-6840
香港: 852-6888-6840

电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