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六世,全名艾伯特•弗雷德里克•亚瑟•乔治•温莎,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次子,退位的爱德华八世之弟。他的女儿伊丽莎白二世是现任英国女王,外孙是现任威尔士亲王查尔斯。
《国王的演讲》这部影片主要围绕英王次子伯特临危授命登位成乔治六世,不过这位优雅国王自小口吃,却经常要面对公众公开讲话,为让口吃的伯特重振声威,王后伊丽莎白遍寻名医,终遇上搞鬼多计古惑医生莱昂纳尔。这位流氓医生以离经叛道的疗法,修补伯特的心灵伤口,二人经历一次妙趣横生的神奇治疗,更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二战即将爆发,伯特要靠把演讲挽救全国的信心危机,在莱昂及王后扶持下,乔治六世冲破心理障碍,一开金口,他的演讲震撼所有人……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 SmithPatton, Jr.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二战期间,他因在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他曾参加1912年夏季奥运会,也是巴顿军刀的设计者。二战期间,他曾指挥过的著名战役有:在北非战场通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西西里岛战役以及最著名的诺曼底战役。
1943年3月,巴顿率美军在法属摩洛哥登陆后临危受命,担任美军在北非的第二军团长,性格强势、钟情古典文化又熟稔战史,相信灵魂转世的巴顿很快用铁血律令扭转了北非部队的散漫风格,连番激战后与蒙哥马利统率的英军合力将“沙漠之狐”隆美尔赶出了北非。随后升任第7集团军司令的巴顿筹划占领西西里,战斗中巴顿抢在蒙哥马利之前连下军事重镇,立下赫赫战功的同时饱受非议,部下指责他用士兵的生命换取荣耀,在成功占领西西里后,巴顿因严厉训斥一位士兵遭到媒体的谴责,铁血将军只得公开道歉……然而长于战争的巴顿又迎来了新的重任……
获第5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和最佳男主角奖。莫扎特4岁时创作了第一首协作曲,7岁时又写出第一首交响乐,12岁创作了第一出歌剧的人。本片从一个宫廷乐师萨里埃利的角度,为我们呈现了音乐天才莫扎特的一生。萨里埃利是维也纳音乐界里有名的人物,自视甚高的他自从遇到了莫扎特,心里的妒嫉之火便熊熊燃烧不能平息。莫扎特总能以他超乎常人的音乐作品赢得全场惊叹,他的《费加罗的婚礼》等歌剧,都成了传颂千古的经典。
萨里埃利对莫扎特又羡慕又嫉恨的心理已经发展到几乎扭曲的地步。他在莫扎特的事业上一次次的从中作梗——故意缩短歌剧的上演周期,恶意删改莫扎特的作品,在莫扎特承受着丧父之痛时给他无情的精神折磨。贫穷虚弱的莫扎特在生命最后的几年里,写就遗作《安魂曲》,一代大师35岁就与世长辞,留下不朽作品。而萨里埃利,早有等待他的宿命般的结局。
获198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原创剧本等八项大奖。本片记录了印度圣雄甘地史诗般传奇伟大的一生。1893年,24岁的甘地受邀前往南非任律师职,决心在当地带领印度移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的抗议活动,并因此入狱。出狱后甘地回到祖国,在三八朗地区建立了高僧修行所,加入了国大党领导的印度独立运动,宣传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理念。
运动中甘地曾四次入狱;在其不懈努力及国大党的带领下,印度独立终于提上议事日程,甘地也于1931年赴伦敦参加商讨独立的圆桌会议。然而随着独立的临近,印度国内穆斯林与印度教人民之间的宗教矛盾日益突出,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又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新挑战……
与《曼德拉传:漫漫自由路》一样,这是又一部讲述曼德拉的传记电影。
关于前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是个赤脚通山走的乡村男孩;他是个高呼自由万岁的热血青年律师;他是反政府的武装革命领袖;他是个被监禁、放逐及劳役27年的政治犯;他是南非史上首个民主选举中当选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南非,严格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让在那里生活着的两千五百万黑人面临着悲惨的命运。为了维护种族的权利,一部分黑人们奋起反抗,但等待着他们的结局不是驱逐出境,就是被关押在罗宾岛监狱之中。
片中的第一主角并非曼德拉,而是狱警詹姆斯•格雷戈里,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扼要地再现了曼德拉累年的牢狱生涯和他品格的力量,影片又借助格雷戈里的所思所想,深刻表述了人类之间从仇视漠然到相互理解再到友谊弥笃的过程,而这个心灵沟通达到和解状态的历程显然是该片的主旨,同时影片也勾勒出了南非彼时那段不堪回首的种族隔离历史。
布洛克除了是一名过气的拳击手,还是三个孩子的父亲。当他的拳击生涯走下坡路后,紧接着而来的是生活的拮据和入不敷出的家庭状况。幸好有贤惠美丽的妻子梅理解支持,她的从不埋怨和勤劳持家,令这个家庭不至于毫无生机。
布洛克放下自尊去排队领取救济金,却挡不住严冬的即将来临,家里食物短缺,生存问题迫在眉睫。布洛克终于决定重上拳击台,这是他可以挽救家人的唯一办法。他的复出引来了民众的关注,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平民英雄。他在比赛中英勇挥拳,为了男人的尊严,为了家人的生存。
(原标题:他们曾影响过世界——10部伟大人物传记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