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使孤独的人有家

作者:J.Ellsworth Kalas   来源:宇宙光
 
 

有人说,“孤寂”是21世纪的时代病。乍听之下,觉得毫无道理:明明这是一个异常繁华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社交也极为频繁,怎么可能会孤寂呢?

 

诚然,按着外在来说,的确没有哪个时代比今天更为繁华喧嚣,但是外在的热闹,并无法填充人们心灵的孤寂。只是,人们排解孤寂的方式越来越多元。

 

孤寂,是生命的本质,可是只有当我们在孤独中听到上帝的声音,孤独才会产生有益的作用。

 
 

 

神叫孤独的有家

使被囚的出来享福

——《圣经·诗篇》

 

 

寂寞无处不在

有一位英国学者,曾经做过研究,统计出三十至五十岁的人最寂寞。这份统计结果,或许反映出中年过渡时期的痛。人到中年,开始会感到有些梦想永远不可能实现,再加上不容易找到愿意倾听自己梦想的对象,因此常常会感到一种独特的孤寂感。

 

老年人呢?大部分的老年人觉得老来更加寂寞,因为丧偶使得他们在生理和人际上备感孤单。

 

中年人和老年人都被寂寞所苦,那么儿童又如何呢?有什么比被玩伴摒除在外、徘徊于游乐场边缘更痛苦的事?谁又能想象受虐儿或弃儿的感受?有些心理学家认为“孤寂感”是造成新生儿啼哭的主要原因之一,从他们只要一被抱起就停止哭闹的情况来看,他们并不是哪里不舒服,只是寂寞,想要被拥抱。如果真是如此,当一个小小的孩子因为寂寞而哭的时候,却被忽略甚至被处罚,他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科技发达,寂寞加深

现代化的生活让我们享受到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增加了我们的寂寞。见过世上最贫穷景况的特蕾莎修女曾说,孤寂是美国最大的贫穷。旅行布道家凡斯海夫纳(Vance Havner)曾指出,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美国拥有这么多的娱乐,却有这么多寂寞的人。

 

或许科技正是我们的敌人:电视给了我们一切,却让我们忽略了家庭中的沟通(除了那一句“别转台!”);过去我们会和银行行员哈拉几句,但是现在我们只对着机器使用塑料货币,越来越多的服务业聘用兼差员工,以至于我们很难在同一家店看到相同面孔的服务生。

 

我们发现少了这些人与人的接触,孤寂在无形中就成为很大的威胁,难怪有些老人对连续剧中虚构的主角信以为真,因为这些虚构人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呀!

 

寂寞的意义

有些人因为一生大部分时间处于孤寂之中,而承受极大的痛苦。如果在我们有生之年,不可避免的要和“孤寂”打交道,那么,它称得上是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老师。但是它到底教了我们什么呢?

 

有两项特别值得提出的。首先,孤寂可以让我们更富有创造力。例如小说家汤玛士沃夫(Thomas Wolfe),他的作品之所以有洞察力,部分源自于孤寂。他在孤寂中,敏锐的反映出人生,若不是因为他的孤寂感,或许就没有如此成功的作品。

 

此外,孤寂也使我们对别人的感觉更加敏锐。如果你经历过丧亲之痛,就更能体会那些刚失去亲友者的心情;如果你记得刚和初恋的男女朋友分手的感受,就不会对着那些正在为自己的失意而恍恍惚惚,终日无所事事的十来岁的孩子,不以为然的说这只是“青涩的少年之恋”。

 

我所知道的一些最好和最仁慈的倾听者,都经历过刻骨铭心的孤寂感,因此更能体会别人的心情。

 

另一方面,孤寂也教导我们,不可以把自己的快乐,过分的倚赖在别人身上,因为这对那人并不公平,也很可能带来伤害。有时候,我们会想要把自己的幸福,建筑在别人无止尽的付出上,但没有人能承担这不可能的任务。孤寂教导我们,为了别人和自己情绪的出路,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胸襟。

 

征稿 | 为基督写作
 
 
来稿要求
1. 真实可感、荣耀神的见证。
2. 记叙文体,字数2000-5000
3. 请在文末附常用邮箱、电话号码及作者简介。
4. 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
5. 欢迎附上和故事相关的照片(非作者本人照片需征得当事人同意)。
【审核】经编辑筛选入围的稿件,我们都将派专人审核故事之真实性。
 
评奖·作家培训计划
1. 本次征稿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20名。入围者经评选最高可获得5000元人民币作家基金以及不同奖品。
2. 获奖作品将由普世佳音、报佳音及yesHEis发布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部分优秀作品可以刊入《游子新歌见证集》且有机会被拍摄成短剧用于福音传播。相关入选作品普世佳音有可能进行补充采访和后期编辑。
 
愿这些可以鼓励你,用你的笔服事神!
来稿请发至邮箱:pushijiayin@qq.com
活动截止日期:2016年9月30日
普世佳音对此次征稿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
 

发布日期:201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