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与人相爱的宁静中,这就是爱的本质。认识上帝的爱就是找着避风港,永不他迁。上帝的爱抓住我们,叫我们脱离玩世不恭,不再与轻浮的恋情牵扯,而是单单安息在他怀里。
父上帝爱我们,他所给的不是一些别的东西,而是他自己。
从人的角度来看,基督的恩典似乎在时间上有起点——耶稣的生、死与复活都有特定的日期,我们与耶稣相遇也是有时间性的,他的恩典遍布在难忘的人生经历中。对照之下,上帝的爱是永恒的,始于父的里面,是绝对的,超时间的,是源于三一真神的属性。就是在这样的起源里,早于我们未曾存在、宇宙未曾造成之前,我们已蒙上帝所爱,他已预定且呼召了我们。
我们颂赞父神,并非只因他在爱子里为我们成就的大事。耶稣的工作乃是恢复并完成父神在创造之时所开展的工作,就是按他的形像样式造人。保罗在《以弗所书》表达了这思想:
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疪。又因爱我们,就按着自己意旨所喜悦的,预定我们藉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使他荣耀的恩典得着称赞。这恩典是他在爱子里所赐给我们的。(弗1:46)
我们对父神的敬拜集中于他在创世之前所定的美旨。
向父神祈祷乃是对于他的奥秘和荣耀的探究。这样的祷告具有勇气、自信、坦然和充满盼望,另一方面,却也是满心惊畏、讶异、敬拜、赞美与钦羡。这些特性是从上帝对我们的爱而来,反映了上帝的本性。
默观祷告就像一面镜子,能反映出上帝的爱。默观上帝的爱,这个举动乃是全人投入的,因为这爱全然使我们着迷,使我们与他联合并被他所占有。我们不是单用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所谓“属灵”的)去祈求上帝的爱,相反的,上帝的爱融和了我们内在的矛盾,使我的意念与行为、祷告与生活、思想与情感都得到调和。
上帝的爱使我们可以按着本相而活。我们能饶恕,因为我们已蒙饶恕;我们使人得着医治,因我们已蒙医治;我们过着被救赎的生活,因我们是被赎的子民;我们爱,因我们已蒙爱。
上帝的爱奥秘奇妙,使我们彻底地正视生命,胜于昔日企图凭着自己控制一切。按照十架约翰的经历,上帝的爱是“燃烧的火焰”,身在其中,与上帝联合的心灵完全地焚烧火热。弗朗西斯·沙雷氏用普照万物的阳光比喻上帝的爱。乔治·赫伯特视上帝的爱为和蔼的主人,善于招待羞怯不配的客人去享受丰富的筵席,叫他一无所缺。对于大主教芬乃伦来说,上帝的爱无比真实,超越了一切需求,以至他愿意将生命化为祭物献给上帝,他说:
这种淡然地看自己以及所爱的一切之态度,不仅不会使美好的友谊变为干涸,也不会叫你的心变得麻木,相反的,它使你培养人神之间的情谊,既纯净又牢固,而且是亲切、坚贞、热诚、甜蜜温馨的。我们在其中寻着了最丰富的情谊,能满足人性所渴求的所有慰藉。
因此,爱上帝的人有双重的生活:一方面,他是个正常的凡人,与上帝的关系帮助他作一个好人,与人交往,转化一切关系;另一方面,他里面蕴藏着彻底而激烈的态度,唯有用极端的词语才可以描述得恰当———他被涌进伟大的急流中,被烈火吞噬,被汪洋所涵盖。被上帝的爱所护庇的生活就是如此。爱上帝的人在世生活如同隐姓埋名的人,偶尔之间,另一位爱上帝的人瞥见了他的光彩,像天使经过窗前一般。
活在与人相爱的宁静中,这就是爱的本质。认识上帝的爱就是找着避风港,永不他迁。这样静态的情境似乎与上文格格不入,事实上,上帝的爱抓住我们,叫我们脱离玩世不恭,不再与轻浮的恋情牵扯,而是单单安息在他怀里。
父上帝爱我们,他所给的不是一些别的东西,而是他自己。
所以,我们在祷告中的回应必须与他的行动相应,将自己给他。没有别的去处,没有别的恋慕,只求与他同在,因我们是他所造的。他的性格,与我们当初受造时的性格,原是互相匹配的。
《诗篇》说:“我常与你同在,你搀着我的右手。”(诗73:23)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亲自按着经验与心中的信念做决定:“但我亲近上帝是与我有益。”(诗73:28)
节选自:《转化生命的友谊》,侯士庭 著;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