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娜·卡列尼娜是19世纪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塑造出来的经典绝代佳人。在她的时代,因为她的出轨,人们远离她,指控她是一个堕落的女人。但托尔斯泰为我们打开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她的内心然骚着对爱的渴望,却嫁给了一个只有政治野心,内心冰冷无情的男人。孩子8岁之时,她邂逅了一个年轻军官,并无可救药的引诱他,并爱上他。经历了几多波折之后,虽然能和所爱的人在一起;却依然无法填满内心对爱的渴求,最终在嫉妒和怨恨中卧轨自杀,令人扼腕叹息。托尔斯泰以其精妙的手笔深刻细腻的描述了各个人物的内心活动,向世人刻画了在婚姻和爱情中男女的真实喜乐和痛苦,也指出人生的幸与不幸从何而来。 (编者)
《安娜·卡列宁娜》的第一句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可是,这句话背后至少有两个问题:幸福如何而来?不幸又是如何而来?当我读完托尔斯泰写就的这部巨著时,我心里有了答案。
《安娜》一书有两条主线:安娜追求爱情、最终失去爱情甚至更多;列文追求人生的意义、最后在跟佃户的交流中意外找到答案。乍看之下,这两条线毫不相关。安娜跟列文是十足的远亲,若不是列文死心塌地的爱着基蒂,也就是安娜哥哥斯蒂瓦的老婆多莉的妹妹,他们俩也许不会有任何交集。至始至终,安娜与列文真正的交流只有一次。托尔斯泰为什么要安排这两条线呢?
托翁的编辑拿到手稿后也有这个疑问,为此还专门致信质疑列文这条线的意义。托翁回信的大意是,如果你看得足够仔细,你早晚会意识到这两条线内在的关联。我想表达的是一个非常宏大的主题,而对这个主题任何直接的描写都不能完全把它表达出来,所以我最终安排了这两条线。而真理,你能从这两条线的间隙中悟道。
这两条主线的关键之处就在于安娜与列文性格的相似,和生命追求的不同。这两个人表面上看完全相反,一个最终以悲剧收场,另一个却找到了真理。但实际上,他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真实。在列文与安娜唯一一次正式的会面中,列文深深的被安娜的气质所吸引,虽然当时她已经处在千夫所指的尴尬境地。在列文眼里,安娜除了高雅,聪慧,美丽迷人以外,她还无比真诚,她不愿隐藏自己的苦楚。而列文自己,也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人。他不愿剥削压榨佃户,不愿因为自身是贵族就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他甚至不顾自己的社会地位,亲自到农田锄地,经手所有农杂。而更有说服力的一个细节,就是当他还不是信徒时,也在跟结婚前跟基蒂坦白自己失贞的事实。所以,在安娜的世界里,安娜是最孤独的一个;而在列文的世界里,列文也是最孤独的一个。可是,安娜的世界和列文的世界却少有重合之处。
但安娜跟列文有一个巨大的不同点,那就是人生追求的不同。安娜18岁嫁给卡列宁,生了萨廖莎后生活平淡而充实,第一次离开儿子时她思念无比——她当时的生活很简单。直到,她的欲望被弗龙斯基唤醒,她的童真一去不回。从车站那场相遇开始,安娜的生命有了新的追求——爱情。弗龙斯基的翩翩风度、他的英姿、他对安娜执着地追求化解了安娜内心的最后防线。和弗龙斯基在一起,对安娜来说便是幸福,便是开心,便是一切。这个追求在当时的俄国,迫于种种压力,自然是很难实现的,但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说,除非从心里出发,不然我无法行动。她忠于内心,而非道德准则。她后来对卡利宁造成的巨大伤害,以及最终她决定报复弗龙斯基,都基于同一点——安娜是忠于内心的。她要爱情,爱情!她绝不要虚情假意,绝不伪善。
跟安娜同样真实的列文,只是因为追求的东西不同,最终的命运跟安娜迥然不同。他追求的是真理,是人生的意义。对列文来说,不理解自己谁,为什么在这里,生活是不可能的事。列文曾经是基督信徒,可是那时随着进化论和其他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开始抛弃宗教信仰,改做无神论者。由于进化论和创世纪看上去的冲突,因为列文实事求是,他也变成了无神论者。可是,没有了上帝,生命的意义就变得无从解释。人为什么要活着,如果人是从猴子进化来的,猴子又是从其他生物进化来的,难道人就是偶然出现在地球上的吗?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吃喝拉撒、生儿育女吗?为了找到人生的意义,列文不断阅读,跟上流社会的其他人交换意见,孜孜不倦地钻研哲学著作。可结果都是惘然。直到最后,他遇到了一个佃户,他说了很简单的几句话,可对列文说却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他的希望,让他重新找回失散多年的耶稣。那位佃户说,每个人都不一样,有人为他想要的东西而活,此外再没有别的;而有人为他的灵魂而活,他没有忘记神。
而安娜,无疑就是为她想要的而活,而列文却是坚定地要为他的灵魂而活,要为上帝而活,要正直地活着。
托尔斯泰的小说对我而言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剧情、不是结构、不是文笔,而是人物的刻画。我从来没有见识过这么仁慈这么充满爱的作家,他笔下的每个人物都仿佛是他亲生一般,他不仅无比了解笔下的每个人物,而且完全不会给他们”扣帽子“或下定论,而是让读者们都切身同情这些人物,没办法不去理解他们。为了防止读者评判安娜,他甚至在书的扉页写了: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出自圣经《罗马书》12章19节).
安娜的哥哥斯蒂瓦、她的丈夫卡列宁、她的情人弗龙斯基、她的嫂子多莉;列文的妻子基蒂、列文的哥哥谢尔盖和他的弟弟⋯⋯托尔斯泰笔下的人物是活的。他们虽然各自都有一些小缺点,可读来却依然令人喜爱。而在《安娜》中,这些人物还有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安娜和列文的对比。安娜追求内心,列文想以不违背内心的方式追求真理。在这两个极端之间,许多人物都可以对号入座。
弗龙斯基追求欲望,他爱安娜,可他不只爱安娜。他还爱赛马,还渴望仕途,还留恋上流圈。虽然在安娜分娩时,他的所有其他渴望都瞬间消失了,可在跟安娜私奔后,他的其他欲望又苏醒了。跟安娜一同私奔去意大利后,他发现,“即使内心久久的渴望得到了完全的实现,但那不是完全的快乐。他很快发现,渴望得到满足带来的快乐,不及他内心所期待的万分之一”。弗龙斯基的心理变化道出了人性的真理之一:人们总误以为幸福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跟安娜生活在一起后,他感到满足,可这满足感并没持续多久。他的内心马上开始涌现对欲望本身的渴望。所以,弗龙斯基是为了满足欲望而活着。
卡列宁则是忠于原则地活着。他是虔诚的基督徒,生活无比规律,每天从起床,上班,回家,吃饭,看书,入寝都是精确到分的。每次遇到棘手的问题,他都会理性分析,反复确认自己的行为是不违背原则的。他的冷静开始有点让人难以接受,我很惊讶,他得知妻子出轨后居然不勃然大怒,而是努力控制情绪,思考离婚、分居、和好等等情况下对自己的利弊,各自情况是否有违基督教准则⋯⋯可是,他对原则的捍卫不是佯装出来的,不然,他也不会在安娜的病榻前原谅她跟弗龙斯基。卡列宁一生都尊重原则,丝毫不怠慢,最后也收养了安娜跟弗龙斯基收养的女儿,可以说也是问心无愧了。我是越看到后来越越喜欢他。
斯蒂瓦、多莉、基蒂也都有许多独特的地方,她们活着都有不一样的追求,结果也不尽相同,这里我就不一一展开了。但我真心想说的一句是,没有人可以像托尔斯泰那样可以塑造出会犯错,会发疯,会令人愤怒,可同时却又惹人怜爱,令人喜欢的角色。他没有强加任何道德枷锁给任何一个人,他爱并且尊重笔下的每个角色。你甚至很难读到负面的形容词。
另一方面,托尔斯泰的心理描写也堪称一绝。他让读者真实地听到了安娜和列文内心的声音,他似乎就是住在人物心房里的人。一般的小说叙述者都挺统一,要么是第一人称,要么是第三人称。可《安娜》里却有多种声音,有的章节是以安娜为第一人称写的,有的是弗龙斯基,有的是卡列宁,有的是斯蒂瓦,有的是多莉,有的是基蒂。当然,这些叙述的过渡都无比自然,但我忍不住猜想,托尔斯泰是要有多了解人的内心,才能写得如此细致啊!
大家都说《安娜》这书主题极为复杂,我才疏学浅,可能现在看到的只是其中的几个方面,希望大家多思考多探索。回到开头的问题,幸福和不幸福的原因,我找到的答案是:幸福或不幸福,在于人生追求什么。
幸福不来自于真诚或忠于内心,因为安娜没有得到幸福。幸福也不来自于绝对的境遇,因为全书最惨的卡列宁,因为安娜失去家庭失去声誉甚至失去了对儿子的爱,可最后却因为遵循耶稣的教诲,原谅了他们,找到了内心的平和。幸福也不来自欲望的满足。因为弗龙斯基至少有一段时间,既有钱,又有才,又有仕途,又有人们的尊敬,还有他爱的安娜,可即使是在那段时间,他的内心依然是空虚的⋯⋯ 还有多莉、基蒂、斯蒂瓦,他们生活安逸,可我却不认为是真正的幸福。
全书,唯一找到幸福的,我认为是列文。或许你又不同的想法,何不离开这个世界的嘈杂肤浅,打开小说,去里面找寻答案呢?
(原标题:幸与不幸,从何而来?来源:豆瓣书评|yihan爱书橱,编辑略有修改)
1. 真实可感、荣耀神的见证。
2. 记叙文体,字数2000-5000。
3. 请在文末附常用邮箱、电话号码及作者简介。
4. 原创首发,请勿一稿多投。
5. 欢迎附上和故事相关的照片(非作者本人照片需征得当事人同意)。
【审核】经编辑筛选入围的稿件,我们都将派专人审核故事之真实性。
1. 本次征稿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鼓励奖20名。入围者经评选最高可获得5000元人民币作家基金以及不同奖品。
2. 获奖作品将由普世佳音、报佳音及yesHEis发布在网络和社交媒体上,部分优秀作品可以刊入《游子新歌见证集》且有机会被拍摄成短剧用于福音传播。相关入选作品普世佳音有可能进行补充采访和后期编辑。
愿这些可以鼓励你,用你的笔服事神!
来稿请发至邮箱:pushijiayin@qq.com
活动截止日期:2016年9月30日
普世佳音对此次征稿活动保留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