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是女性的天性,将自己打扮得独具魅力是很多女性的追求,但是生活中,有太多的女性并不懂得如何打扮自己,要么过分露骨以显性感,要么紧跟潮流生怕OUT。不合适的着装,往往会让自己的个人形象大打折扣。
那么,女性应该如何在着装上打扮自己呢?且听佩蓉老师为你道来。
有一点大家要切记,职业形象和魅力或是性感是有差别的。某一个装扮可能会使你看起来非常漂亮,但如果它给人的感觉是漂亮但不职业的话,那么它传递给别人的感觉还是负面的。它会让人感觉你做事低效、为人虚荣,从而大大降低客户对你能力和信任度的评价。而且这还可能分散客户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将关注点放在了你的身体,而不是工作的质量或是产品的质量上。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一位女士为了避嫌就要穿得像男人一样,但在打扮自己留一些空间展示个性上要把握好度。因为有一点是我们必须清楚的,那就是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的穿衣方式是能够为其能力和职业度“代言”的。
以下这些错误是那些努力让自己在办公室中显得“更加耀眼”的女士们所常犯的,这些行为会使他人的注意力严重转向你的身体:
·指甲油太亮,颜色太鲜艳或有过多图案;
·衣服领口过低,穿无袖的或是过紧或过于暴露的衣服;
·低腰裤、低腰裙,短裙或者迷你裙;
·穿短裤或者紧身裤;
·化浓妆或是香水味过浓。
·穿衣不分场合:
·佩戴过多的珠宝首饰;
·穿凉鞋时配连裤袜或短袜;
·穿带圆形金属亮片的衣服;
·穿夜店或者晚宴上穿的衣服上班。
以下行为会降低自己的专业形象:
·头发蓬乱或者盖住前额;
·染发过重,发色奇异;
·湿发;
·过高的高跟鞋。
当穿衣难以选择时,记住以下的三个原则:
1、宁愿太严肃也不要太随便。在商务活动中,穿着越正式越表明你对他人的敬意;相反,穿着过于随意则意味着你对他人缺乏尊重。
2、为你想要的工作职位而穿,而不是为你已有的工作职位而穿。一个人穿衣的选择与此人的自信度和别人对你的认知度有关。为你想要的职位而穿,意味着你在向自己以及别人同时发出这样一个信号:我希望表现得更好,我希望我的职业发展迈向一个新阶梯。
3、当你的穿衣风格难以定位时,朝你的老板靠齐。
在有关交际的部分中我们已经讲到,人际沟通中,只有25%靠语言沟通,有75%都是我们通过非语言的信号,比如面部表情、身体语言等传递出去的。同样地,对于个人形象的树立而言,如何说话办事和如何穿衣打扮是一样重要的,甚至是更加重要的。有的时候即使是一言不发,或是危急关头时你的某一个微小的非语言行为,都能给人以一种你很自信、友好、开放的感觉。所有这些将大大影响对方对你的印象,以及你能对对方产生的影响力。下面几条至为关键。
微笑
想一想当一个陌生人走进房间时,他的微笑会向你释放多么大的善意和友好。这并不是什么电影中的桥段。因为微笑会让人感觉容易接近,值得信任,让别人愿意和你在一起,它甚至能让说不同语言的人会谈也不觉得尴尬。微笑对于沟通的意义特别重大,好好想想如何才能让你自己在大部分的时间内都常保笑容,即便不说话的时候,至少也要保持微笑。
眼神交流
在上一章里我们已经谈到了眼神交流在与人沟通中的重要性,它可以表现出你的友好、尊敬、开放和自信。其实和他人进行眼神的交流不仅在彼此聊天时才重要,在任何一个场合,比如逛街、等电梯或是在公司开会时都非常关键。
从你的眼睛里能给外界哪些信息呢?你是否曾经从他人的眼神中看出过他对你的尊敬,或者你是否曾经从某人的身边走过但却装作没看见?如果这些问题问得有些抽象的话,不妨回忆一下我们平时在开会或是小组讨论时每一个人所透露出的眼神。讨论时你专注的眼神往往在告诉其他组员你对自己的观点很有自信,无需掩盖,且对对方抱有一种尊敬的态度。开会时,你的眼神也非常重要。有些人在发言时会或有意或无意地只关注领导或是老板的表情,但实际上在这个会议室里听你发言的可不只是老板。这么做的后果,往轻里说,会让别人觉得你说的话题与除老板外的其他人没有关系。往重里说,会让另外的十几个在场者认为在你眼里他们没有领导或是经理重要。其实,一个真正称职的领导或是同行中的带头人必须是眼神的“善用者”。你不能只“照顾老板”,而要顾及到每一个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对整个团队都产生影响力。
其他非言语信息
在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除了微笑和眼神之外,我们还会传递出很多其他的非言语信息。如果你仔细观察别人的对话,就会发现这一点体现得非常明显。当你看到一个人做出交叉双臂、后背倾斜、身体往下滑、边转动眼睛边摆弄头发或揉搓双手、咬指甲等动作时,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些动作背后体现了他怎样的心态呢?或许解密他人的肢体语言对你来说很容易,但是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可就难了。人对自己说话,尤其是不说话时所表现出的非语言信息几乎是没有任何概念的。你真的了解自己的身体语言吗?如果你想了解的话,不妨常去照照镜子。当然,如果你能将自己的行为动作录下来,或是请一个好朋友或同事告诉你他们是怎么样看待你生活中非语言信息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节选自:《佩蓉谈商务礼仪和沟通》,蒋佩蓉、李佩仪 著;西木、于乐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