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主日】幸福生活:有房子,更有家

作者:保罗·史蒂文斯   来源:陶土文化

家庭对一个人属灵生命的成长有决定性的影响。正式的宗教教育或属灵操练——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都不能有效地代替或克服家庭关系中缺乏的正面成长。但同时,破碎的家庭在神的恩典中是能够被救赎的。即使是不好的家庭经验,如果正确地处理,也可以变成一份恩典的礼物,让男人或女人在基督里成形。将我们的心转向家庭是潜在地将我们的心转向神。

 

旧约律法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当神打算在地上建立一个群体,让他可以栖居在其中时,他以一个包括一个丈夫和一个妻子的小家庭开始。那个家庭的成员是亚当和夏娃。这个家庭是世上最古老的群体。家庭先于国家和教会。后来,为了救赎人类和赐福万国,神拣选了另一个家庭:亚伯拉罕、撒拉和他们的后代。族长的故事交织着一个真理,神会与这个家庭同工,而且承诺永远不会离弃他们。他的确信守诺言。

旧约很多法例都是家庭法,与家庭团结、家庭礼仪和家庭责任有关。那时人们心目中的家庭远比现代的核心家庭大,包括亲戚、奴隶(申十五12—18),甚至外来移民(申十19)。在这样的背景下,安息日是家庭日,也是一个家庭节日,正如逾越节(出十二26)和普珥日一样。正如费希尔(Eugene Fisher)所说:“在犹太教,家庭是宗教崇拜的团体。这是今天基督徒透过与犹太人对话可以学到的与家庭有关的主要教训。”《犹太法典》(Talmud)充满了关于家庭生活的美和属灵尊严的见证。

 

新约的家庭观超越了宗族和血缘

旧约和犹太教给了我们一份有关家庭生活的丰富遗产。但当我们转向新约时,情况便复杂得多了。

福音书记载耶稣呼召人们对他要比对父母、丈夫、妻子和孩子有更大的忠诚。虽然耶稣的家庭(约瑟、马利亚、耶稣和他的弟妹)是一个模范(路二51—52),耶稣自己却与门徒建立了一个新的群体,是跨越家庭界限的,甚至连他自己的家庭也跨越了。他在一个新的家庭中献出自己,作为我们的兄弟(可三31—35)。他预期天国的激进呼召会为某些家庭带来分歧(太十21—22、34—39),因此他将亲属的要求相对化。信徒永远都不会孤单。

耶稣是一个完美的典范,他将自然家庭和神家庭的要求连结起来。在迦拿的婚宴,耶稣发现了一个方法,既可尊重他在地上的母亲提出的要求(响应需要而行神迹),又可以服从他在天上的父亲(不太早泄露自己的身份,约二1—11)。在被钉十字架时,他使世界与神复和,同时也为自己的母亲打算,安排约翰的家庭“收养”她(约十九26—27)。所以耶稣和他的百姓都属于两个家庭—— 一个是自然的,另一个则是超自然的。而两者都是塑造灵性的场所。

此外,使徒行传描述了整个家庭一起接受基督教信仰(徒十六34)。最早的教会在家庭内聚会(罗十六3—5),而且那时的教会真的是扩大了的家庭。保罗用家庭语言形容教会为“信仰的家庭”(RSV)和“信徒的家庭”(加六10)。以弗所书五章21至33节提出了基督徒婚姻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作为一个行动的比喻和神圣的奥秘,将我们与基督和他的教会联结起来。这段经文也为家庭提供了一个新的政治动力:恩典的政治——彼此顺服(五21)。与耶稣以婚姻形容神的国的比喻(太九15,二十五1;可二19)一致,在圣经最后一卷书中,神子民的最后异象是完美的婚姻(启十九7—9,二十一2,二十二17)。

关于家庭生活,新约的书信含有很丰富的教导。最重要的教导是,神自己栖居于那称为三位一体不可测透的奥秘之中,而从某种有限的意义上来说,三位一体也可以说是一个家。从他的家,每一个天上或地上的家都得到名字(弗三15)——或者说得到它的尊严和意义。所以家庭将我们与本身也是家庭的神联结起来。

 

属灵操练不能取代家庭生活的实际

地上没有完美的家庭,而且,除了我们因着出生或被收养,或透过婚姻的盟约进入的家庭,没有更好的家庭可以让我们更完满地成为成熟的基督徒。安德森(RayAnderson)指出:

透过日常和在家庭里的亲近而对我们的生命提出要求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反面或正面地决定我们的灵性模塑……正式的宗教教育或属灵操练——无论是个人或群体的——都不能有效地代替或克服这些关系中缺乏的正面成长。

无怪第五条诫命(当孝敬父母,好使你……得享长寿)是第一条带着应许的诫命(弗六2)!但这个应许还附加了另一个向度,是很少人提及的:即使是不好的家庭经验,如果正确地处理,也可以变成一份恩典的礼物,让男人或女人在基督里成形。将我们的心转向家庭是潜在地将我们的心转向神。

 

有房子,更有家

《卡拉哈里沙漠的失落世界》(The Lost World of the Kalahari)描述一个卡拉哈里丛林居民,即使离开自己居住的井50英里远,途中只有一些弯曲的小径,也令人惊讶地能够有“家”的感觉:

他们永远都在中心。他们无需自觉的努力便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正如我们从很多其他令人困惑的事件中看到的证据那样。事实上,有一次,他们离家超过150英里后,当人们问他们自己的家在哪里时,他们便立刻转身指出那个方向。

在这个所谓的文明世界,我们已经失去了家的感觉,我们已经失去了中心。或许我在肯尼亚的基库尤(Kikuya)族朋友更准确地指出了问题所在。他们说男人在城市工作,而他们的妻子却居住在耕地(田地)上。他们有家,但却没有家庭。他们告诉我:“我们有一个基库尤故事,说有烟从一个茅屋屋顶冒出来,但当你走进屋里时,却发觉那些木头太湿,不能烧着。那里有烟,却没有火;那里有家,却没有家庭。”

(内容摘自《七日灵性生活》,陈永财 译) 

发布日期:2016-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