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恋爱这个问题上,很多人深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认为应该男生追求女生,男生采取主动;有的认为应该女生追求男生,女生采取主动。
这些观念和想法究竟是否符合圣经?真正的男女交往,最核心的是什么?
如果,眼前有一位“什么都好”的男生,独令人纳闷的是,他就是不来追你。这时,你觉得要不要主动去追他?——这一婚前状况题,根据某次交友营会的非正式统计,有七成的女性会犹豫。
反过来,如果男生眼前有一位“什么都好”的女生,令人兴奋的是,她到现在仍无人追。这时,你觉得你要不要主动去追她?而弟兄的犹豫率,约只有两成左右。
上述正反对照的现象,到底代表了什么意涵?男与女,对于“追求”与“被追求”,也就是“主动或被动”的在乎与坚持,又是什么?单就这两个数据来看,里面还是有不小的框框的。
讲白了,它背后想厘清的只有一点:男人在爱情上“要不要主动?”或是,质疑女人在爱情上“能不能主动”?好像这件事有个传统且不易打破的前设,现在大家很想去推翻它!
若要我回应,答案很简单:只要不违背圣经真理的,都充满弹性,没有不可碰触的。
圣经里不就有这样的例子吗?波阿斯对路得有好感,却迟迟未有行动,直到路得主动靠近,才让整个情势明朗化!再如以斯帖做足准备而被国王看上,当事人先预备好自己,不但是得着幸福的前提,有时也关乎成就神在你我身上的心意。
只是观念虽允许,为何许多人依然犹豫不前呢?乃因人是既软弱又爱活在习惯里的:女孩习惯被追,男孩心里习惯有个声音:“追我的女生就比较不那么珍贵”,甚至有点受不了会主动追求的女人!
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其实是文化中常有的“积非成是”,如果你认为女人绑小脚既残忍又无知,那么,如今早已是高举自由恋爱的世代,为何还帮爱情绑上这样的小脚呢?
我虽不鼓励“以恋爱为进入婚姻的途径”,因为恋爱对婚姻帮助不大;但若真要恋爱,那么谁追谁?就一点都不该是问题了!
可有趣的是,人类一开始在伊甸园的互动,“主动”的是女性!“女人见那棵树的果子好作食物,也悦人的眼目,且是可喜爱的,能使人有智慧,就摘下果子来吃了,又给他丈夫,他丈夫也吃了。”(创世记三章6节)
而女人为何被造?上帝曾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世记二章18节)帮助者,当然多半具有“主动”的特质!
但是,后来人类的发展偏离了上帝的心意,简言之,两性的差异本应是互补与合作,却因男人不肯好好学习疼惜女人,反而滥用权柄并打压女性,终至女性为了替自己争取权益及生存空间,逐渐被迫发展成女性主义;甚至到了今天,女人宁可不结婚免得受苦,男女形成“对抗”的关系!上帝看了怎能不感慨啊!
就像“男主外、女主内”也不是真理,其前提是夫妻分工,应当是谁适合,谁在家。只要有助于这个家,两人是彼此体谅与补位的。同理,就像有位被妻子主动追求的弟兄所说:“谁追谁不是重点,怎么让交往中的伴侣能步入礼堂,落实美满的婚姻家庭,才是现代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所在。”
我认识一位姊妹,她总是很骄傲地说:“这老公是我追到的。”幸福感洋溢在脸上!她说:“姊妹通常以静制动,但若观察到有满意的,就会制造机会给对方。比如询问大家一个话题,听听弟兄怎么响应?推荐一本书,看看弟兄有否兴趣读?揪团看电影或聚餐,增加与弟兄聊天互动的机会,也是好办法。”若姊妹自始至终都是“对牛弹琴”,她才只好把他当纯弟兄看待。
以婚前交友为主旨的珍爱社团,负责人坤宜弟兄曾说:“参加社团多年的弟兄,虽常有活动却仍单身,最大的原因是弟兄没有把握机会及主动表态!”其实一般若女性示好,弟兄愿意,关系很快就有进展了!
有人说,姊妹的自我心理建设要够,不然被拒绝会很糗也很伤。事实上,这一点岂是男女有分?主动的一方不论男女,都要能承受这情况。
有位弟兄就比喻说:男生的主动像海浪,女生则像打水漂,只要点一下下,就会达到效果;想聊天时偶尔先打给对方,想见面就偶尔提出想去哪走走的讯息,相处时偶尔贴心服务,如:递水、给面纸等。当然这是指刚开始,若已确认彼此有心,就不要再一直处于暧昧状态,久了对彼此都不太好。
现在在教会里,有种透过教会辅导进入交往的新方法,既安全又清楚,不用再讨论谁追谁。只要你对某位异性持续一段时间有好感,便可向辅导或牧者提出其名,辅导就代向那位对象询问:“是否有感动的异性?”若他提出了某一名字,正好此两人互有感动,便可向双方发出邀请,开始所谓的一对一辅导交往的第一步。
往下如何进行,在此先不详述。重点是,这样的方式对男女都不尴尬,尤其主动提出者透过辅导向对方探问时,名字是保密的,顶多一方有感动一方没有,事情就到此暂时停止。
若都有意愿,那表示双方都有好感,并无谁先谁后、谁追谁的问题,不像自由恋爱多猜想,看似自由实则多暧昧!这不是很有智慧的起步吗?也解决了千百年来此一古老无解的两性难题啊!
原文标题:《姊妹可以倒追弟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