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客从何处来?——《历代志上》读后感!

作者:孙雅各   来源:网络
央视打造了一部追溯明星家族历史的记录片,名字就叫《客从何处来》。那些已被遗忘的人与事,因着与当代名人的关联再次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具有相当的鲜活性。据说该记录片播出之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我觉得比起什么《好声音》、《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了》等影响力差远了,甚至很可能连相亲节目都不如。

这是一个被娱乐化了的时代。小区保安的三个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往哪里去?只会被人拿来调侃,不会引起人的深思。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随着飞机和高铁快速流动的我们,鬓毛衰的同时乡音也早已改了。只是每年的春节和写在户口本上的“籍贯”一栏,还在倔强地提醒着我们:客从何处来?

小时候,坐在村口听老人们闲聊,总是提到我们村是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那里迁过来的。郁闷的是,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人给他们拍一部纪录片呢?说不定,比起这些明星的家族史更加波澜壮阔,至少收视率会高不少。我说这话可不是瞎猜的,前几年《闯关东》这部电视剧播出的时候,我们村(当然不是只有我们村)再现当年看《西游记》的盛况。原因不用问也知道,因为拍的是他们祖辈的故事,也就是他们自己的故事。

言归正传。

客从何处来?坐上王位的大卫必须回答这个问题,否则他作王就难以底气十足。充其量只是如扫罗一样,因着当时的需要,被上帝从众人中选出来,经过先知膏抹而为王。甚至他都不如扫罗!至少扫罗还是在公民大会上通过正式程序抽签选的,而大卫受膏时,撒母耳还是私下悄悄地行动。所以,人们会问:“以色列有十二个支派,大卫所属的犹大支派在兄弟中行四,他凭什么就作王统管以色列?”如果跟扫罗一样,那大卫和他的后裔随时都有被代替的可能。

历代志的作者这样回答:

“以色列的长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长子的名分却归约瑟。”(代上5:12

答案一出,疑问全无!

雅各的十二个儿子中,在承继君王应许的顺位上,因着哥哥们自身的问题,犹大已经成功实现了逆袭。

家谱明证,大卫确为犹大后裔。用今天的话讲,叫根红苗正。先知的膏立加上历史的依据,大卫家的王权容不得半点的质疑。换句话说,大卫之所以当王,不是上帝一时兴起的拣选,而是基于应许、秉承传统。

家谱既然如此有用,到了初期教会时期,有些假师傅便老拿家谱说事。保罗称之为“无知的辩论和家谱的空谈”(多3:9),提醒提多要避免跟他们纠缠在一起。

保罗之所以这样说,并非不注重历史依据,而是看到了更久远的根据。在他看来,基督徒被神称为义,成为后嗣,不是凭着家谱,而是凭着神在“万古之先的应许”(多1:2)。

很明显,这比一般的家谱久远多了,呵呵。

历代志不只是回答大卫和他的家族的出身问题,也回答祭司、圣工人、军官等人的出身问题,更回答全以色列人甚至是全人类出身的问题。

客从何处来?

大卫回答说:我从犹大而来!

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都会回答说:我们和大卫本是兄弟,都从亚伯拉罕而来!

亚伯拉罕从何而来?亚伯拉罕从亚当而来!

亚当从何而来?亚当从上帝而来!

因此,以色列人是有福的,他们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

唐朝大诗人贺知章虽没有《历代志》作者的深度,但至少他还能回到家乡,还能看到跟梦里一样的湖水,还能重温儿时的记忆。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现如今,当我们拖儿带女回到家乡时,孩子们对长辈们的问话常是一脸的错愕,只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一遍又一遍地回答:你说的我没有听懂!

领着孩子,逃离尴尬,去寻找在火车上讲了一路的童年。

空荡的街道上已鲜见儿童的踪影,倒是家家户户那墙壁上带着圈的“拆”字,显得格外醒目。当我发现那条让我学会了“狗刨”的小河已沦为鸭子都嫌窄的淤泥水沟时,我知道我的童年只能在记忆中寻找了。

“下次回来,我们村就不在这儿了。”村口的二大爷满脸兴奋地说。

我禁不住悲从中来,沉默良久,我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难怪国人宁愿相信人的根源在猴子,也不相信人是上帝造的。因为大家在稀里糊涂往前冲的同时,早已把自己整的找不到根了,干脆也就不在乎了。因此,对许多人来说有根有据的真理就显得太严肃。相反,那些天马行空、无根无据的谬论才符合我们的胃口,也符合当下的娱乐精神。正应了那句话:这就是个笑话!

客从何处来?

“别问那么多,我们在这里过的幸福就好!”若干年后,村口的二大爷这样回答他的孙辈们。

只是他不知道,没有答案,怎么会有幸福!

转载自微信公号磐石学房

发布日期:2016-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