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孩子网上失衡,从网下开始!

作者:马睿欣   来源:根基成長教育
 
 
 

现代人因为涉足网络太深,对“什么是网瘾”,“什么是上网太多”诸如此类的问题越来越不好回答。作者指出,从“强迫性”、“戒断性”、“耐受性”、“影响正常生活与否”4个方面可以判断上瘾的症状。可是,要解决孩子网络成瘾的问题,要从网下的生活开始;因为正是现实生活的空虚与无助,使他躲藏在网络的里面。

 
 
 

辨别真正的网络成瘾

失衡的感觉本来是一种身体本能的保护力,每次一倾斜,我们就被提醒:大事不妙了,该调整,该改变。失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失衡后,把不平衡当成新的平衡。

把不平衡当成新的平衡去享受,就是瘾。

我看过一些对已经有严重网瘾的青少年的访问,他们都不认为自己有瘾,只认为拥有一种正常的,无害的偏好。

亚洲这几年扬起网络沉迷的尘埃,有高科技开过的地方,就风沙满天到让人睁不开眼,泪直流。

最严重的是全力发展网上游戏软件的韩国,十八岁以下,包括儿童和青少年中,高达30%有程度不同的网络沉迷征兆。而中国的状况也挺严重,几年前的估计,就已有将近15%的孩子沉迷网络,到家长完全束手无策的地步,为此,造成了至少有两百五十个戒网瘾中心,遍地开花。

回顾在2008年中国发布出来的“网络成瘾临床诊断标准”中,曾有一项是用一个人上网时间一天超过六小时,一周超过四十小时,来判断是否有网瘾。但不到十年间,这标准已经不合用。如今网络已经似河,流到现实生活的每个层面:孩子放学回家后就立即开网,查看每一堂课的功课和成绩要上网;做功课要上网;跟同学讨论在网上;找资料在网上;看日历在网上;整理行事历在网上;听音乐在网上;连需要买本书都要上网订购。在美国上学的高中生常态,就是每天到晚上睡前,把网络和灯一起关上。

生活,不再是网上网下的二分法,而是现实和网络成了左右手,紧紧相扣,时间多寡已经不能直接显露沉溺与否。很多父母都告诉我:“每天电脑都开着,也不知道是在做功课,还是在干吗!”

根据哈里斯互动的调查,这个世代的学生上网时,53%边听音乐,40%边听电话(网上社交通讯 ,如脸书、微信、Skype等),39%边看影片(YouTube),24%边做作业。

难怪,就因为无法完全了解连于网络的生活实况,当许多父母发现不对劲时,儿女通常都已经深陷无法自拔。

当然,也有另一个极端,是从第一代网络原住民的父母眼中看过去,儿女那种被“一网打尽”的生活,就是成瘾,没啥好讨论的!

“不然是什么?”他们问。

家里行事历一大堆何必要用谷歌网络日历(GoogleCalendar)?有电话不拿起来讲,何必网上聊?有表不戴,有字典不翻,网上的就特别好用?

 

网络上瘾者4个症状

什么是网瘾?对这群有意识以来, 生活就被网罩住的新世代来说,怎样叫作上网太多?网络生活失衡?

由于网瘾的专业研究不断在更新,从“网络成瘾”,渐渐改成“网络沉迷”或“强迫性上网”,成天挂网上的人,究竟只是主动选择的生活方式?或是无可控制的瘾?随着网络与生活越靠近,这些都越难以划分。

于是——也造成身为“网络移民”的父母和“网络原住民”的儿女之间争吵不休。

对孩子的网络生活,我们究竟应该怎样介入和不介入,才能够在配合科技脚步的前提下,保护孩子不致将失衡的生活误为常态?

先从理论着手,目前专家普遍同意,网络成瘾者通常会出现的状况包括:

1. 强迫性:不能克制上网的冲动;当父母强制断网时,孩子会明里暗里不择手段地达到可以上网的目的。

2. 戒断性:不能上网时出现了身心症状;真的不能上网时,孩子的情绪变得非常焦虑,身体残弱好似生病,甚至吃不下睡不着,无法正常生活。

3.耐受性:上网的欲望越来越不能满足,所需上网时间越来越长。

4.因为上网,而无法正常生活,无论在时间管理,健康,或人际都受到负面影响。

观察,交谈,再观察,把以上这些征兆告诉孩子,让他们也学着自我反省。然后,还有更重要的一步,爸爸妈妈们,扪心自问:我——是这样的人吗?

 

网络问题的根,在现实中

走出理论,网络问题的根,总是深植在现实土壤中。

其实多半孩子远在网上生活失衡以前,都已经先在网下生活失衡。

在记录中国戒网瘾中心的影片《暴走的青春》里,当一个孩子被问到为何如此沉迷网络时,他回答:“因为现实生活里的人都很虚伪!”“我觉得网上的人还真实一些!”

那话很利,跟他脸上的稚气毫不搭嘎。

我叹息:这孩子啊!恐怕在网上迷路以前,已是世上某个角落里,蜷着身子孤单地颤抖着的,一只被忽略的小猫。

怎样的人会把虚拟世界看得比现实世界更真实?

难道真的是网络对他撒了个大谎,下了迷药,骗得他头昏脑胀,真假不分吗?

或者,是他在网下的现实生活里先失去了平衡,才以扭曲的视野,去毫无忌惮地,拥抱虚拟世界的诱惑?

看起来,所有网络失衡的检测,真的要从网下生活拆解起。

(本文摘自《直面网络》)

发布日期:2016-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