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也是宗教改革499周年纪念日

作者:祁伯尔   来源:我爱报佳音

10月31日,是宗教改革499周年纪念日。是的,和万圣节同一天。

读今天的微信,我们想在10分钟内,改变你对“宗教改革”一词的看法。它不是个晦涩难懂的术语,而是一连串精彩纷呈的往事。就连与万圣节的“撞车”都充满神满满的美意。

 
 
499年前的10月31日
 

改教运动在“时候满足”之时来到。它的开始并非由于一个名叫马丁·路德的人反对教会而来,乃是经过长期酝酿,直到各方面条件成熟,才发展出来的运动。

 
告解礼的重要性
 

中世纪教会非常强调罪,以及罪所带来在地狱和炼狱中的刑罚。当时教会和今日天主教均认为炼狱是在人死后上天堂以前,灵魂被火炼净的地方。在世期间,一个信徒越忠心遵守圣礼,将来死后在炼狱所受的苦刑也越短。根据罗马天主教的规定,有四个圣礼是有关赦罪、除罪及免刑的。它们是洗礼(baptism)、圣餐礼 ( the Eucharist ) 、告解礼 ( penance ) ,和抹油礼(anointment of the sick )(原称临终膏油礼extreme unction)。


德国名画家霍尔斑所绘马丁路德读书图

在路德的时代,告解礼是教会最重要的圣礼。这项圣礼的重点于神甫的宣赦(包括罪的赦免及永恒罪刑的解脱)。犯罪之人若要得赦罪,必须做三件事:(1)痛悔。(2)向神甫认罪(3)因功补罪。

神甫在看见悔罪者的痛悔又亲听他的认罪后,就可以宣赦。赦罪文的内容是:向悔罪者宣布罪得赦免、永刑得解脱及恢复蒙恩的地位。

然后,神甫就要决定悔罪者当行之善功,以期能“因功补罪”。善功的方式很广,也看所犯之罪的大小而定。大体上善功包括:念诵数遍祷告文、禁食、捐项、朝圣、参加十字军及苦刑。

 
赎罪券(indulgences)

经过一段时期后,告解制度有了新的发展。教会开始准许悔罪者,以偿付某种款项来代替苦刑或善功。教会则开出一张正式的声明书,宣告该悔罪者已藉付款方式,从刑罚中释放。这样一张公文,或“教皇票”,被称为“赎罪券”。


这是一份用中世纪拉丁文所写的赎罪券,右下角的印鉴使它成为正式的官方文件。

这种取代刑罚而付的钱,渐渐演变成所谓的“罚款”。一个人不但可以为自己买赎罪券,还可以为已故的亲友购买赎罪券,以减少他们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

天主教颁发赎罪券乃是根据“分外善功”的教义而来。这种善功是指超过律法规定而做的额外善行,而且这些善行可以赚得赏赐。耶稣基督因为有完全圣洁的生命,已经做了超过拯救世人所需的善功,因此,基督在天上积聚了一个丰富的“功德库”。

历代圣徒们也在这库中加入了功德基金。教会教导信徒们说:“福音不但给人当守的诫命,也要人成为完全人。”这种教导是根据马太福音十九章2节耶稣对那位已经遵守所有律法的青年官所说的话“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教会教导说:“如果这个官遵照耶稣的劝勉而行的话,他就可以做到“分外善功”,并且因他的德行,得到报偿。历代圣徒们已经这样做了,因为他们变卖了家产,送给穷人或教会,所以他们的功德积蓄在天上。”

这个由“分外善功”积成的功德库,已经交给基督在地上的代表——教皇所管。正如我们开支票从银行提款一样,教皇也可以为缺少功德的罪人,开出赎罪券,从天上的功德基金中,支取功德。

帖次勒售卖赎罪券

这种制度推行下来,真是皆大欢喜。因为付钱总比受苦刑容易。人们宁可为死去的亲人付钱,以减少他在炼狱中逗留的时间,而不愿意为死人一遍又一遍地念诵祷告文。教会方面更加欢喜,因为赎罪券带给教会庞大的进项,金钱滚滚而来,流进教皇的财库。

渐渐地,教皇的赎罪券越开越多。虽然赎罪券不断涨价,购买的人却更多。赎罪券“行业”越发达,所产生的弊端也越多。有一位道明会修道士帖次勒(Tetzel),善于辞令,是个高压推销员。他在萨克森边界的威登堡城(Wittenberg)附近,以不正当手法,贩卖赎罪券,他夸大地说“看哪,当你将金币投入钱箱的一刹那,你母亲的灵魂就跳出了炼狱。”

就因为帖次勒的行为,才使马丁路德对赎罪券开始批评。这件事如何发生?以及马丁路德如何成为改教运动的引火者?且等我们先认识他本人后再详述。

 
路德的早年
 

马丁路德于公元1483年11月10日生在德国埃斯勒本城,在他襁褓时,全家搬到曼斯非定居。双亲都是敬虔信徒,父亲是个辛劳的矿工,刻苦度日,积蓄钱财,为了使他聪明的儿子可以受较高的教育。

马丁受完小学及中学教育后,进入耳弗特大学就读。公元1505年,获得硕士学位,使他父亲非常高兴。为了迎合父亲的愿望,他继续攻读法律;半年后,一些事情的发生,使他突然放弃学业,进入耳弗特奥古斯丁修道院。

路德的父亲是个顽固而暴躁的人,他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儿子有一天成为有名的律师。现在这个他所爱的儿子,竟然忘恩负义,使他多年的期望幻灭。他不仅失望,更是光火。

然而,马丁和他父亲一样,个性顽强;父亲越生气,他越坚持。半年考验期过后,他正式宣誓为修道士。这时的他,一心认为自己将终身做个修道士。以后,他改攻神学。公元1507年被按立为神甫;第二年,被派到威登堡担任该大学教师。在那儿,他拿到第一个神学学位——圣经学士。

一年以后,路德又被调回耳弗特。在那儿,他拿到第二个神学学位——修辞学硕士。以后,他被派教授当时的神学标准课本“彼得伦巴的句语”。这样,路德以一个二十六岁的年轻人,在神学界占一重要地位。

 
路德的归正
 

路德生长在基督教环境中,自幼吸收教会的教导,塑造成非常敬虔的个性。他对自己灵魂的得救极其关切。根据教会的教导,他得到的结论是:人要得救的最佳途径是逃避这个世界。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会如此不顾父亲的忿怒与忧伤,毅然埋进修道院的原因。

在修道院中,他过着最严格的禁欲生活。他竭尽己力,为了赚取灵魂的得救。他乐意承担最卑下的工作,祷告、禁食、鞭打自己,甚至超过修道院最严格院规的要求,使他看起来形同一付骷髅。就是在最冷的寒冬,他的斗室也不设暖气,他经常彻夜不眠,偶然或在席子上睡一下。

他被自己极度的罪恶感及失丧的情况所压,时常落入最深的幽暗和失望之中。不管作怎样努力,他总觉得还赚不到自己的救恩。在归正以后,他写信给教皇说“我经常忍受强烈的、类似地狱般的痛苦,如果这些魔力再延长一分钟,我会就地死去”。


路德在耳弗特的斗室中勤勉苦读

然而间或也有几道光芒,射进他灵魂的暗处:他从明谷的伯尔纳的作品中,得到不少安慰,因为伯尔纳强调基督白白的救恩;修道院的助理施道比次也常常鼓励他;奥古斯丁的著作帮助他很多;更重要的是,他开始研读圣经。

约于公元1512年年底,他坐在威登堡的斗室中,展开圣经,开始研读保罗写给罗马教会的书信,当他看到罗马书一章17节“义人必因信得生”时,他一边读,一边揣摩、深思。突然间,一股无法言喻的喜乐,充满他的心中,灵魂的重担刹那间完全脱落。在这以前,他一直在努力行善,想赚取救恩,却始终没有“做够”的感觉。现在,神亲自告诉他:“人得救非藉善行,乃藉信心”罗马书一章17节成为路德的“天堂之门”。

这就是路德归正的经过。

 
九十五条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帖次勒的行为会引起路德对赎罪券的攻击。因为现在路德灵魂里充满了喜乐、平安和盼望,他开始用新的眼光来看他周围的人、事和教会。他开始看到教会的许多错误,他越来越明显地、大胆地说出他心中的不满。

赎罪券交易早已产生许多丑行。现在帖次勒竟然在威登堡城门口,以无耻的方式,叫卖赎罪券,而路德亲眼看见人们在受骗。

他立刻走回黑色修道院的小室中,拿起笔来,写下他对赎罪券的九十五条看法。公元1517年10月31日,约当正午时分,他将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门上,使所有人知道他对赎罪券的看法。

路德此举并不代表改教运动,这只是带进改教运动一连串活动中的第一个行动而已。


路德将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门上

 
张贴条文本为常事
 

以当日习俗而言,路德把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门上,并非不寻常之举。威登堡教堂的大门,就像大学的布告栏一样,因此,张贴条文在上面,本是一件常事。路德这样做,是为要引起一些神学博士们的注意,说不定他们愿意公开为赎罪券辩论,这样,他可以达到澄清真理的目的。

 
九十五条被传阅
 

当路德公布九十五条时,他根本没有意思说:“我要开始宗教改革!”没有一个人比路德本人更惊讶于此举所带出来的后果。当时,没有人出来接受路德的挑战,直到两年后,才出现对手。

到底当时发生了什么事?这却是一段有趣的故事:威登堡城属于撒克森郡,当时的选侯是智者腓勒德力,他是一个非常敬虔的天主教徒。他从世界各地收集了不下五千件遗物。为了放置这些遗物,腓勒德力盖了威登堡教堂。

路德将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门上的那天,正是万圣节。按照惯例,要将教堂里的神圣遗物展列出来,给来自远近各地的人观赏并从其中获得恩助。这些来宾很自然地看到教堂大门上张贴的大纸。他们驻足而读:回家后,报告给邻里四坊的人;这些人又传给别人,于是这件新闻像野火般地传开了。

当时印刷术刚发明不久,这九十五条以拉丁文写成的条文,立刻被译成各种语言,付印,传送,以令人无法置信的速度,传到西欧各国。不到两个礼拜,全德国都知道了路德的九十五条。四个礼拜后,全西欧的人都读到了。这九十五条即时而巨大的影响是:几乎停止了赎罪券的出售。

麦音慈大主教对这件事非常不悦,因为他可以从帖次勒所赚的钱中,分到一部分。他立刻送了一份九十五条的抄本去罗马,给教皇利奥十世(Leo X)。教皇起先并不看为严重,只是叫威登堡修道院院长劝路德安静下来。

帖次勒和他的一些朋友们,另外印了一套为赎罪券辩护的论著。曼受利尼是一位道明会修士兼异教裁判所裁判员,他在罗马写了一本书,大大批判马丁路德的结论。神学教授厄克也著了一本小册,回驳路德。路德立刻出版另一本小册,再反驳他。路德的朋友们并不支持他这一点,因他们认为他对别人的批评,态度太过份;这件事令路德相当不舒服。

公元1518年4月,所有奥古斯丁派修道院,在海德堡召开年会。在会中,路德发现反对的势力比他预期的要强得多。无论如何,讨论还是在坦诚和友善的气氛中进行,把路德带到较乐观的境界。

在回威登堡的路上,路德向所有反对者,写了一本书,书名是《剖析》(Resolutions),该书一开头是以教皇为受书人。在书中,路德很谨慎地,把他的九十五条,逐条解释分析。

 
九十五条的真正意义
 

路德的九十五条并未攻击赎罪券本身,他所攻击的是销售赎罪券时所带出的弊端与恶习。对这些弊端,威克里夫和胡司早已提出抗议,然而路德的抗议所带出的冲击远超过前人所作的。路德靠着圣灵的引导,提出对赎罪券的质问,他的手大胆地指向罗马天主教最敏感的焦点上。

教会和它的首脑人物教皇,因赎罪券的售卖,可以获致大笔进项。尤有甚之的是:这时期,整个教会系统已经腐化到一个地步把圣礼和圣职人员抬举到最重要位上。罗马天主教规定,只有神甫可以主持圣礼;若没有告解礼、宣赦及赎罪券,就没有救恩。一个人的得救与否,全操在神甫手中。因此,教会对信徒产生了一中奇特的控制力量。

这就是为什么当路德提出对赎罪券的质疑时,他着实震撼了教会。九十五条所表达的意义,有将信徒自神甫手中释放出来的意向。这一下.教会不但只是略受震撼而已;事实上,路德所摇动的,正是当日教会的根基。

 
改教运动的基本观念
 

改教领袖们所强调的基本内容是:

(1)改教领袖们主张回到使徒教会形态。他们深信使徒教会才是教会当有的形式与属灵光景。初期教父们如耶柔米、居普良、俄利根、亚他那修的著作,重新出版,给改教者们很大帮助;奥古斯丁的著作,尤受偏爱。从这些圣徒的著作中,他们认识了早期教会的单纯,和他们当日充满繁复仪式的教会,截然不同。因此,改教领袖们致力于减少教会的仪式习俗及传统,而强调传扬“真道”及“因信得救”的福音。

(2)他们也强调“信徒皆祭司”的看法。意思是:每个人可以直接与神交通。人得救不是藉着教会,只因信基督便可成为教会的一份子。罗马天主教以祭司称呼圣职人员,表明他们像祭司一样站在神和人中间,代替人说话。改教者则着重每个信徒都是祭司,每个人都可以与神面对面交通,不需经过教会所扮演的“中保”的角色。


教皇需要大量金钱建设宏伟建筑,上图所示为梵蒂冈图书馆

(3)改教领袖们认为教会是信徒的集合,而不是“圣品人员的阶级组织”。这种观念早于一百年前胡司时代就已提出。他们把教会看成一个有机体,信徒们在这个活的身体中彼此相属;他们绝不认为教会是由圣品人员组成的“机构” 。在行政的功用上,改教者也承认教会“组织”是必要的,只是在救恩的获得上,却不需要经过这个组织。

(4)改教领袖们强调圣经是信仰与生活的最高权威。早在改教运动以前,已经有许多教会领袖主张将圣经分给一般信徒。威克里夫将大部分“武加大”译成英文;丁道尔也翻译了圣经。但罗马天主教严禁非官方的翻译,以致丁道尔付出生命的代价,被火焚而死。路德翻译了全本圣经;慈运理将伊拉斯姆的希腊文圣经中的保罗书信手抄下来;赖非甫尔将新约译成法文,加尔文也翻译了圣经。每一项改教原则是否被接收,全看这原则能不能从圣经中找到支持和印证。因此,圣经成为当日的试金石;圣经的研究和精读,也成为一切宗教教育的基础。

本文引自《历史的轨迹:基督教会2000年史》

作者:祁伯尔 译者:李林静芝

发布日期:2016-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