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减重”可不是靠意志力这么简单!

作者:王文基   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要说现在什么最流行,“减重”绝对是流行元素之一。而说到节食,就不得不涉及到“意志力”和“节制力”。但事实上,我们天然人性中根本没有本质上的“意志力”及“节制力”!怎么回事?

身体节食?

 

现代的都市人流行一种“减重”热潮,这件事情本身还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之处,我们的饮食使得自己的身体营养充足,甚至充足过度而成了肥胖;我们一方面借着饮食维持着身体健康,但在饮食之后又损害了身体健康,这种两极性的特色有时候会令人感到无奈。 

 

一直以来,只要想到“减重”,大多数人会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节食”,节食代表着要改变一个人的饮食方式,而谈到要改变饮食方式,听起来已经有点不可思议,而真实去做却如同经历一场灾难般,成功机会不高。

 

我们要对自己的身体进行“节食”,除了是受到某种关于“身体”及“饮食”的文化氛围使然,内中意涵也带有信仰生命的元素。我想其中最主要的当算是“意志力”及“节制”了,这两种元素都是存在于我们的生命中,表面上看起来我们是全然的自由运用,但实际上却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就以“节食”为例,君不见人们在这事上的意志力有多薄弱?而且在自我节制上更是一败涂地?当人们对自己的内心下达“节食”的警示后,我们的意志与节制就如同落入试探之中,“今天没关系啦、先来一点点就好,我明天一定不会再碰这个的…”这些是不是我们似曾相识的最佳借口呢?

 

我想提出的批判性反思正是:我们天然人性中根本没有本质上的“意志力”及“节制力”。现实中有太多律法式的规条可以禁戒我们这个那个,但都是不管用的;我们信任这种来自文化塑造出来的理想元素,却往往把我们带到适得其反的方向去。

 

我们想透过控制饮食来得着健康的身体,在某方面是好的,却仍有不足之处,因为意志力及节制只有在基督信仰里始能找到稳固的锚,被上主的真理重塑的意志力与被圣灵充满管理下的自我节制,才是生命改变之道。眼看今天的“节食”几已被世俗文化对身体美态之迷思所宰制,我们实在有必要对此继续作反思,让我们对“饮食”与“身体”的文化议题作出更多的信仰反省吧!

 

美食文化? 

 

论到现代美食文化,不少人会联想到“米其林餐厅”与专门评鉴餐厅及旅馆的《米其林指南》。法国米其林公司派出的评鉴员乔装成普通顾客四处暗访,藉此观察店家最真实的一面,《米其林指南》评鉴的权威性由此建立,于是很多人便根据这样的星级评等去寻访品尝各地的美食了。

 

“星级”的分等包括一颗星餐厅:“如果顺路,不可不试!值得停车一尝的好餐厅。”两颗星的餐厅是:“一流的厨艺,提供极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绕道前往,但所费不赀。”三颗星的餐厅:“完美而登峰造极的厨艺,值得专程前往,可以享用手艺超绝的美食、精选的上佳佐餐酒、零缺点的服务和极雅致的用餐环境,但是要花一大笔钱。”

 

英国畅销作家巴吉尼(Julian Baggini)在《吃的美德:餐桌上的哲学思考》曾提到他去了瑞典一家两星级的米其林餐厅,每人平均消费达三百五十欧元。笔者我什么「星级」餐厅也没吃过,也不会太执意的追求这种经历,而“美食”是历史与文化处境下相对的产物,实在不必太严苛的批判。

 

我比较关心的是:“美食”本身反映了什么文化或信仰意涵?一方面,我看到美食是一种生活的精致艺术表现,将食材以创意及卓越的方式烹调出来,使人产生了美感的欣赏和愉悦的情绪。

 

另一方面,我却看到美食是某种程度上的“排他”及“阶级化”的意识型态,此类“高级”的生活享受属于一种菁英主义,是高度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下某种“权力”的应用,在食材的生产、包装、运输及制作等过程中难免带有某些不公义的元素,这是食品科学的学者曾提醒我们需要注意的。此外,“美食”更可能沦为“贪食”,也属于生命试探之一!

发布日期:2016-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