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约圣经箴言第十七章二十二节说:“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想不到三千多年前圣经的记载,竟和现代心理学的发现完全吻合。
《心理学和人生》一书写道:“生活中失去了喜乐导致精神官能症”,这句话简单地告诉我们,精神官能症最主要的成因,就是生活中没有喜乐。可见,如果生命失去了喜乐,会对健康造成极其严重的危害。
怎样才能使生活喜乐?
精神官能症,归根结底其致病的原因就是生活中没有喜乐、缺少乐趣,没有轻松愉快的一面,犹如一架精密的机器,磨擦日久,得不到润滑油的滋润,难怪他要出毛病。因此我们说长期的生活不愉快就是病态,也不为过。而愉快的反面就是这些致病的惧、怒、怕等情绪,至今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教育学家还没有发现一种“处方”可以保留它们对人类的用处,而减少它们对人类生活的破坏性。
也许读者们读到这里会问:你光说生活中失去了喜乐会导致精神官能症,你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如何才能使人生有喜乐?是的,这确是个大问题,而且是芸芸众生梦寐以求的,可惜对于这样一个人生基本问题的答案,没有人知道它的全部,也许有极少数人知道一丁点。
现在以我有限的经验来试作回答:首先对那些拥有生之喜乐的人,要尽量保持这份资产,对于已经失去或将要失去的人,应该竭力挽回,可是做起来这二者同样的艰巨。
其次,我认为快乐的追求因人而异,世俗的快乐不外乎:名、位、权、势、财、色、物质享受等;精神上的快乐则有:知识、审美、理想的达成、情感的满足、哲理的体认、自我实现等,这些都是一般人认为快乐的来源。但是有个“恒久”因素必须考虑,这些世俗和精神上的满足是否能保证长期的存在、延续和不变,还是另有一些更高层的和恒久不变的喜乐,值得我们去追求。
我很高兴Psychology and Life 一书里,所用的喜乐(Joy)一词而不用快乐(Happiness)。这两个字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发之于内的一种心理状况,不因外在环境而改的;后者则偏重于某一些情境所产生的快感,虽然两者都是愉快的经验,但程度上喜乐较快乐要来得深远。
每当我见到菜场门口一些卖姜蒜、卖鱼干、卖廉价手帕的小贩们,他们兜揽顾客的热诚,以及生意成交之后脸上所流露的满足感,我的内心不自觉地会说:「他们多么有福气啊!」因为他们拥有的喜乐和满足,也许比身居高楼大厦享受华服美味的人,更来得充实。他们的生活也许很清苦,但是他们的心灵是单纯而知足的,我相信单凭这一点,他们已具备了精神官能症的免疫力。
该书又说:“失去与现实的接触导致精神病”,用市井俗话说,就是发疯,发神经病。所有精神病人共同的症状就是和现实脱离了关系;他们生活在一个幻想的世界里。大概现实生活太不安全了,压力太大了,被无情的现实利剑刺伤了,为现实锁炼束缚得太紧了,因此慢慢地逃避到一个较为“安全”的幻想世界,而切断了与现实的联系,你能说这些病人完全失去了理智吗?
保持和现实的接触
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不管人内心如何痛苦,只要他意识到自己问题的关键所在,就不致于造成严重的心理疾病;一旦使自己沉湎于幻想,或硬把痛苦的事情‘逐出’意识之外,那可怕的后果就会跟着来了”。这句话蕴涵着把痛苦和失常相比,宁可选择前者。
我们常听人劝说,要面对现实,正视现实,真正能做到这句话的,恐怕十不得一。
最普通的逃避现实的方法,莫过于做“白日梦”,然而“好梦由来最易醒”,美梦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冲突和失意,在现实生活里没有一个人能完全免于痛苦烦恼,那些能面对现实勇敢地生活下去的是胜利者,是心理健康者;那些经不起现实的打击而寄身于梦想幻觉的人,最终一定是悲剧人物。在这个竞争的世界里,如想过一个正常人的生活,就得要带着一颗喜乐的心,面对现实,才是唯一的办法。
纵观圣经,即便情商再优秀的人,也会遭遇情绪风暴,比如大卫哭泣地祷告说,愿他的眼泪可以把床榻漂起(诗篇6:6)。诗人用极尽感性的语言,描述出自己内心的纠结和苦痛。
因此,信仰并不是回避自己真实的心灵体验,而是在这种真实的体验中,把焦点指向上帝。基督徒的喜乐建立在上帝永恒的属性之上,因着上帝的同在,我们可以坦然处理一切情绪上的问题。
原文标题:《喜乐与真实感——心理健康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