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的崇高在于给予

作者:汤盖瑞   来源:康培思文化

有一次作者的弟弟打电话问他,结婚好还是单身好?作者想了想,回答说:“如果你想自由服事耶稣,就保持单身,这是毫无疑问的;因为,婚姻生活会让你投入许多时间。不过,如果你想更像耶稣,那就结婚吧!因为,婚姻生活会将你单身时永远不需面对的性格议题,硬生生地摆在你面前。
 

婚姻帮助我们活出无私的生命

婚姻提供一种生活情境,使我们学习将被人疼爱呵护的渴望,转化为一种更高贵的渴望——服事他人,甚至牺牲自己。这个呼召针对丈夫也针对妻子。婚姻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每天24小时,时时刻刻都在激励着我们无私地服事另一个人。在疲惫不堪、筋疲力竭、感觉自己最悲惨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借着起身服事配偶,来对付自怜的心态。

这是传统基督教信仰发展较薄弱的领域。有数个世纪之久,基督教信仰几乎等同于“独身信仰”,玛莉安·奥莉维说这“并不完全,有时甚至有害,对夫妻而言更是如此。”

奥莉维接着将独身信仰定义为“一切排除性关系的宗教生活模式,在其中,人的首要责任乃是自己,他的理想关系模式,则是一种没有束缚、能够收放自如、自给自足的关系模式。”

尽管奥莉维的说法或许过于严苛——虽然许多修士修女都活出慷慨仁慈的生命,他们满怀怜悯并能真挚地关爱他人——然而你不觉得她所描绘的这种自我中心的形象,正好与耶稣基督所提倡的无私生命背道而驰吗?愿意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献给神,是值得称许的事,然而如果一个基督徒选择在献身于神的同时,也将生命奉献给另一个人,与他成为共同服事的终身伙伴,一起抚养并服事他们的孩子,以培育荣神益人的下一代,这样的人就不值得称许吗?

这个观点长久以来遭到埋没的原因,在于绝大多数的人在步入婚姻时,并没有准备要成为一个谦卑服事的奴仆。婚姻关系往往被视为是自私的关系,因为我们结婚的动机确实多半出于自私。然而我渴望能重新宣告,婚姻可以是基督徒活出无私生命的最佳选择之一。 

 

求婚是一种给予,而非请求

要圣化这份婚姻关系,我们必须依循耶稣的生活之道:将自我牺牲与服事当作每日的操练,来与另一半同心经营婚姻。正如耶稣为我们舍去生命,你我也当为彼此付出自己的精神、体力与生命。

凯瑟琳与托马斯·哈特夫妇谈到了婚姻关系的“复活奥秘”,也就是夫妻在生活模式上的死亡与重生过程。每一天,我们都要在自己的渴望上死去,以奴仆的形象重生。每一天,神都要我们认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并借着他的复活重新得力。我们埋葬自己的期望、要求与恐惧,而在妥协、服事与勇气上重生。

就这一层含义来说,真正符合基督教精神的求婚是一种给予,而非请求。当我们邀请另一个人共筑人生时,我们不再是问:“你将会给我这些东西吗?”真正的问题应该是:“你愿意接受我所要给你的吗?”

如果能以这个眼光面对婚姻的每一天,我们将不用再谈婚后的失望与幻灭。因为夫妻双方会一心一意关心自己有没有好好服事另一半。

 

(本文摘自:《在婚姻里得胜》,江淑敏 译)

发布日期:2016-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