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0后的抑郁、空心,并不可怕!

作者:高智浩   来源:举目
导语

90后生活在物质蓬勃时期,他们深受后现代文化的影响,追求个性和自由似乎是这一代人的真实写照。当他们遭遇心理困境时,许多90后往往不知所措,“空心病”也因此成为他们心中的噩梦。而此时,外围的你,应该如何面对和辅导他们呢?

 

上帝的真理适用于不同时代,从圣经的真理出发,我们可以找出相应的方案,来有效地和他们沟通、倾听。

 

个案

 

遇挫折,如何面对?

 

加拿大卑诗大学的一角,浰沁述说着心情,甚至激动到落泪。团契的辅导雅熙,连忙递上面巾纸。

 

这个月,浰沁因为注意力不足过动症(ADHD)再度发作,上课时完全无法专心听课,跟不上教授的进度,继而引发恐慌症袭身,不知所措,甚至想休学。

 

雅熙专注地聆听浰沁的陈述,不时回应她、鼓励她。

 

雅熙:“听起来你对学业很担心。当你无法专心听讲与学习时,你觉得很沮丧,而且充满了挫败的感觉,甚至想放弃学业,休学算了。”

 

浰沁:“雅熙姐,我真的好灰心,好害怕!真的想休学,明年回来重读。”

 

雅熙:“你真的很沮丧,因此你认为休学是现阶段唯一可能的解决方法,是吗?”

 

浰沁:“除非精神科医生为我出具诊断证明,让我可以向学校请假,不参加期末考试,改在下个学期开学前补考,像上个学期一样。”

 

“你的病是否又发作了,而且连带引发恐慌症?若是,赶快去请医生开药,减轻你的症状,并出具诊断证明。”雅熙用温柔的眼神看着浰沁,说:

 

“期末考试请假是件大事,要做这样的决定不容易。以前我也遇过挫折,要放弃一些学习与服事。我只有抬头仰望上帝,向祂祷告,求祂赐给我力量。

 

“接下来的几周,我会天天为你祷告,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你也要好好祷告。《诗篇》91214-16,

 

(耶和华)是我的避难所,是我的山寨,是我的上帝,是我所倚靠的……上帝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我就要搭救他; 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他若求告我,我就应允他;他在急难中,我要与他同在……现在,我们一起来祷告,求上帝帮助你,好吗?”

 

浰沁点点头,露出了许久未有的笑容。她像个小女孩般,闭上了眼睛,跟着雅熙,开始祷告。

2.jpg 

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团契的辅导除了“传道”——教导真理,“授业”——培育门徒,还需要“解惑”——辅导学生。尤其是今日的90后族群,更需要贴心的辅导来导引人生的道路。

 

辅导有四个过程:倾听——专心地聆听;同理——温暖的扶持;澄清——促成其反思;导引——真理中建造。

 

在雅熙辅导浰沁的过程中,可以清楚地见到这四个层面:倾听中了解情况,同理中建立信任,澄清中重整思绪,最后在真理中导引方向。当中最重要的,是同理与导引,这就是“辅”与“导”。

 

辅导的过程,不在于给求助者提供答案,而是帮助对方澄清情况,找到困难的核心与重点,辅助对方找到解决难题的方法,进而导引对方步入改善。因此,辅导的过程比导引的结果更为重要。

 

方案

 

辅导的四个步骤

 

 
 
 

倾听,专心地聆听

倾听代表尊重,在真诚中建立彼此的关系。

 

倾听时,要专注地注视对方,让对方感受到你的真诚、尊重。要引导求助者表达感觉,以期充分了解他的困扰与难题。要聆听求助者的弦外之音,更深地懂得其内在含义,并深入了解他内心世界的困扰。

 

在倾听中,不要马上诊断对方的意图与感受。此举会使辅导者产生预设立场,使后续的过程变调。

 

曾经有位牧者,在辅导的过程中,因有先入为主的立场,扭曲了求助者的原意,导致导引时产生偏差,极大地伤害了前来求助的弟兄。因此,专心而不带任何批判的聆听,才是合宜的。

 
 
 

同理心——温暖地扶持

在辅导与关顾的过程中,近乎3/4是温暖的尊重与同理的扶持。因为这正是求助者所需的——用他能够接受,且不受伤害的方式,帮助他解决困扰!

 

同理,是以对方的思维角度来回应对方。先去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思考模式转化为对方的,象是他在思考。然后用你的方式去表达对方的内心世界。

 

同理的过程,检验辅导者对于求助者的了解程度。因此,同理的历程必须在彼此平等、互相尊重的心态下进行,因为人最深层的需要是被爱与被尊重,正如“赐各样安慰的上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样患难的人。”(《林后》13-4)

 

安慰的原意是在旁边陪伴、靠近人、给予安慰、劝勉、恳求。同理不但带来温暖的扶持,让求助者产生觉得被了解,也帮助他更了解自己,加深自我探索。

 

然而同理≠认同,认同≠同意,同意≠同理。辅导者不需一昧的同意求助者的观点来表示认同,只需要以同理心来拥抱与接纳求助者:

 

1. 以辅导者自己的方式,将求助者的想法与感觉,运用简述语意(编注:用自己的话,提纲挈领、简单扼要地将当事人所表达的内容回应给当事人),或是重复对方话语,以开放式的问句或是直述句,摘要陈述对方的话语内容。

 

2. 说出求助者的思想及话语内含。

 

3. 指出求助者想要表达的感觉。

 

在此过程中,切忌立即给予标准答案,强迫求助者接受辅导者的评语与判断,使求助者有被操控的感觉。尤其是,辅导者没让求助者在倾诉的过程中尽情述说,打断了程序的进行,直接进入圣经真理的导引,以至于产生了尴尬。

 

辅导者:“我不喜欢你的想法与做法,不符合基督徒的身分!只有上帝的话语才能帮助你,所以我让上帝的话语直接管教你!”或者,“这个情况只有上帝才能帮助你,你去祷告吧!”或者,“你的状况没什么。只要按着我教你的步骤去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啦!”

 

求助者:“又来了!……每次找他谈话都是如此!很受伤!他不愿意了解我的困难,只喜欢发表自己的意见,将自己摆在聚光灯的中心。我不想吃他这一套啦!”

 

圣经多处的经文,显示同理的重要:

 

《罗马书》1215:“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约伯记》3025:“人遭难,我岂不为他哭泣呢?人穷乏,我岂不为他忧愁呢?”

 

《希伯来书》133:“你们要记念被捆绑的人,好像与他们同受捆绑;也要记念遭苦害的人,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内。”

 

同理的过程中,要不断在心中祷告,求圣灵在我心作主,在我的心思意念中动工,使我认知自己的有限,以免在辅导的历程中出了差错。

 

同时,要尊重求助者的隐私与自尊,要保持坦承与真诚的态度。若是发现自己帮助不了求助者,当及早转介给合适的人。并切忌带着牧者或团契辅导的属灵优越感,这会使自己对他人产生轻视;更要避免施恩的心态。无条件的接纳与尊重,是同理中最好的关怀。

 
 
 

澄清——促其反思

求助者在寻求协助与辅导时,常常因心中焦急而思绪混乱,无法系统而逻辑地表达。此时,辅导者可藉由问句,让求助者解释疑点,澄清想法,重整思考模式和做事方法。

 

澄清是催化剂,让接下来的导引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澄清时,尽量聚焦在求助者的身上,尽量不要用辅导者的自身经历来解释求助者的思绪。

 

 
 
 

导引——真理中建造

澄清之后,即可帮助求助者开始反思。要注意到合适的切入点,将话题转化到导引,让上帝的话成为建造与解决问题的途径。

 

几乎每个人都会导引。人会使用圣经的话语、个人的见解、专业的知识等进行导引。只是,导引的时间点与话语的内容是否适切,使求助者立定志向寻求上帝,让上帝来解决问题,在求助者的心中动工,使他有所作为,愿意开始行动。(参《腓》213

 

让上帝感动求助者的心,使他渴慕真理(参《彼前》22);让上帝的话语改变生活模式,活出基督的样式(参《雅》122);让圣灵在求助者的心中,使他心意更新而变化,成为新造的人(参《罗》122)。

 

辅导的过程,不是辅导者的经历、能力与学识帮助人成长,更不是辅导者的圣经知识、灵命深度帮助人茁壮,而是抚育人在生命中成长,带领人在生活中成长,协助人在工作中成长……

 

辅导者始终都是外人,只是推手与催化剂。只有圣灵在求助者心中动工,才会使他愿意面对问题、解决难题(参《歌》84)——让圣灵在前引导辅导的每个步骤,让求助者自己找到解决难题的方式。这,才是辅导者该做的。

原文标题:《辅与导——浅谈对90后的辅导》

发布日期:2016-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