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的宗教改革和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关系?

作者:佚名   来源:基督教论坛报

现代教会需要的宗教改革是什么?今年即将迎接宗教改革500周年,对教会来说,宗教改革不能只停留在500年前,而应继承其“教会必须不断改革”的精神。对当前的教会及基督徒而言,这个不断改革的挑战,至少应当包含哪些要项呢?

 

从底层看世界的眼光

 

首先,许多教会领袖及专家学者都指出,今日的教会及基督徒应当效法耶稣的眼光,来操练“从底层看世界”的眼光。虽然“经济全球化”现象已成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却也带给这个世界许多的不公平竞争和残暴行为。基督徒应从底层看世界,转而以“慈悲全球化”来作为现代人的生活目标。这是当前基督徒生活观及价值观上,一种迫切而必要的重大改革与转化。

 

500年前的宗教改革,主张得救并不是靠赖善行,而是“因信称义”。在今日,慈悲的实践也不能只从人的慈善行为来出发,更要学习耶稣的眼光,来效法天父那般的慈悲,如同耶稣所说:“你们要慈悲,像你们的父慈悲一样”(路加福音六章36节)。这种慈悲还必须与公义紧密连结,而活出耶稣的教导:要“爱仇敌”并且“以仁慈对待我们的邻舍”。

 

其次,“圣经”仍是进行宗教改革的基石。当今许多不同版本的圣经译本陆续出版,也意味着我们更应鼓励现代的基督徒更加用心研读圣经,运用自己能理解的语言来读,同时也透过灵性来领悟。更要积极与经文进行生命的对话,用生活来体现经文的精义。更可透过彼此分享、肢体交通的方式,让各阶段的生命经历、多元的社会角色所体认的教导和心得,交织成真正能转化现代人心的更新力量。

 

万民皆祭司,工作即圣职
 

今日的宗教改革不应只是教会组织体制的再造,更应激励各人展开更加丰富多元的现代信仰表达方式,并扩大关怀层面而成为一种全方位的宗教改革,学习使用各种语言来谱写新的诗歌、祷词、信仰告白。扩展基督徒的关怀范畴,除关心个人外,也关怀国际苦难、基本人权、环境保育、气候变迁等等,并常常为之迫切代祷。

 

另外,加尔文曾指出,基督徒有好的工作表现,就等同于见证救恩的一种圣职模式。马丁路德曾提出“万民皆祭司”的理念,加尔文则进一步认为每位基督徒都应在各别的工作职场成为“祭司”。在利益挂帅、绩效至上的现代工商世界中,今日的基督徒更应抱持着工作即圣职的生活态度。

 

今日的宗教改革,在社会各阶层都讲求个人权益及自我利益优先的歪风下,必须不断改革每位基督徒的信仰理念及态度,而从僵化、宰制人心的各种名利捆绑当中获得释放。并学习依靠基督信仰,来转化寡占、宰制、垄断真理的错误心态及传统体制。

 

推动当前宗教改革的最佳方式之一,就是持续破除昔日那类不当的宗教特权,从而深化教会内外的民主对话精神。普世教会协会(WCC)的总干事特维德(Rev. Dr Olav Fykse Tveit)牧师曾指出,今日许多关于宗教改革500周年的研讨,都一再回顾16世纪教会分裂的事件及各种教义分歧和冲突。然而,我们更应关注如何从宗教改革运动学习到宝贵的教训,以有助于面对当前的时代变迁。他认为推动当前宗教改革的最佳对话方式之一,就是运用“回忆治疗”(reminiscence therapy,意即大家一起纪念、回顾宗教改革的历史,并且重新寻求对话与理解),以便进一步共同寻求“昔日的宗教改革和现代的我们有什么关系?”

 

现代基督徒和教会的灵性改革

 

吾人虽言“不断改革”,但今昔仍是相互关联的生命共同体。昔日的宗教改革家加尔文说:“灵命最重要的是信心;信心最重要的表现是祷告。”现代的基督徒和教会所需要的灵性改革亦然,我们仍然必须时常抱持祷告的心,来积极实践“教会必须不断改革”的时代精神。

 

这时代迫切需要不断推动各项革新的宗教改革,只要我们能在基督信仰上站立得稳,即使面对严苛的挑战与误解,同样也可以坚定宣示出当年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那般铿锵有力的告白:“这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求神帮助我,阿们!”

 

发布日期: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