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饶恕的三个阶段

作者:奥伯格   来源:康培思文化

有人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来形容人和人之间无法避免的冲突和伤害。对于成熟的人而言,既不逃避这些伤害的真实存在,同时又愿意寻求最佳的解决之道,而不会让伤害演变成更严重的灾难。

 

这个最佳的解决之道,其实就是两个字——饶恕。选择饶恕的时候,就等于释放了一个囚徒,而那个囚徒,正是你自己!

饶恕的第一个阶段,是决定不在那个伤害你的人身上试图制造出等量的痛苦。

 

当我饶恕你,我便是放弃以牙还牙的权利。即使你蓄意伤害我,也确实深深地伤害到我,我却将报复的心理束之高阁。我抑制报复的本能反应,不采取让你不安的举动,也不纵容自己乐见你局促的窘状。当我饶恕你,就把你从我心中小小的牢房中释放出来。我努力停止一些让自己快乐的复仇幻想,例如你饱受折磨或被老板开除,或突然增加了二十多公斤。

 

饶恕的起点,始于我们放弃要求扯平权利之时。这很困难,因为受伤心灵的自然反应就是满脑子想着如何扯平。有关复仇的故事,总能攫取我们的注意。如果电影院放映的影片,半数以上的主题是复仇,也不足为奇。

 

海格乐(Dave Hagler)是业余棒协的裁判,前一阵子,因为在冰天雪地的科罗拉多州波德城(Boulder)超速,被警察拦下。他想法子说服警员放他一马,别开罚单,否则他的保险费会暴增,比如他通常开车都很谨慎,等等。警察说,若他不服,可上法庭申诉。

 

下个赛季的第一场球赛,海格乐站在本垒板后面担任裁判,第一个上场打击的——你相信吗?——是那位警察。那个警察步入打击区前,四目相遇,认出彼此。沉默了好一阵子,警员问道:“罚单的事,结果怎样?”

 

海格乐说:“最好你每棒都别落空。”

 

甜美的报复。

 

不过对于深沉的伤害,结果显示,报复之后,并非能够“扯平”。扯平的问题在于,没有人对于痛苦的感受程度是完全相同的。像史密德所言:“洛杉矶街道上的血帮(Bloods)与瘸子帮(Crips)能扯平吗?绝无此日。他们会互相残杀,直到双方全部死光,否则他们绝对不会扯平的。”当我们决定停止报复,饶恕才开始。

 

当然,不报复,并不代表放弃公义。公义仍然必须伸张。绑架的罪犯或许能被受害人饶恕,但他仍然需要偿还他欠社会的债。公义包括追求公平,复仇则处心积虑地要惩罚对方。复仇的本质是永不满足的。

 

饶恕第二个阶段,包括崭新的观念与感受。

 

深深受伤时,就是看到那个伤害我们的人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人——而只是伤痛。在耶稣这个故事里,不饶恕人的员工没有看到另外一个人;他只看到一笔收不回来的呆账。

 

我们死命不肯饶恕他人的时候,往往只会看到对方的坏。想到他们时,只会想到他们在我们身上造成的伤痛。我们想要忽略他们的人性。

 

前一阵子,有位我心目中的知己告诉别人,我是他生命中的“难缠人物”。他从来没有告诉我类似的话。我知道后,深感受伤,有被出卖的感觉。自此,我一想到他,只想到他对我造成的伤害。他这个人当然不仅于此。他是个人,就像我一样,受造奇妙,又反复无常。

 

当我们彼此饶恕,就逐渐能够看得清楚。我们并未忽视伤害,只是看得更为深远。我们重新发觉对方的人性。他不再只是一笔痛苦的呆账。因他的父母都会犯错,他也不例外。他孤单、容易伤害人、脆弱、短视——就像我一样。他也有神的形象——和我没有两样。唯有认清这一点之后,我和他这两只“豪猪”才能开始迈向断断续续的复合之旅。

 

饶恕的第三个阶段,是显示出你已经有些实质的进展,即当你发现自己真的是希望对方安好。

 

你不再只希望他们接到的电话尽是商品推销员或是国税局打去的。你发现自己的祷告不再陷入愤怒的幻想,例如对方终于领悟到他对你如何恶劣,不过为时晚矣,来不及弥补了,他必须在无法疏解的罪咎中,永受煎熬。

 

你希望他们一切顺利。别人夸他们好时,你不会在内心呐喊——给我时间反驳。你诚心希望他们和神有良好的关系,而且人际关系健全、生活快乐。当然,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通常无法一次搞定。你会有些退步,有些时候你会希望听到他们秃头、痴肥或被婚恋公司退件的消息。不过心灵的轨道是朝往正确的方向。当你为深深伤害你的人祝福时,你就能相当确信,那位伟大的饶恕者已在你心中动工。

节选自《褥子团契》,康培思文化策划出版

发布日期:2017-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