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了重病的女儿,一位忧心忡忡的父亲,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网络,加上许许多多的路人甲乙丙丁,这些足以构成一个奇妙的故事。罗尔事件就是这样一个真实的传奇:一个有些穷酸的文人罗尔,他透过在微信公号上写文章来添补家里的开销。有一天,他的女儿患了严重的白血病,并产生严重的反应,送入重症室。一方面为寻求支持,另一方面为表达对女儿的爱,他写了一篇千字文《罗一笑,你给我站住》,得到无数转发,他也获得许多赞赏支持,一度突破微信的每日赞赏上限。后经朋友出主意,和朋友的公号一起搞了一个营销策划,激发读者转发,结果一发不可收拾,几天之内,居然收到赏金200多万。本来这是一个成功的营销,也是一个有效的筹资。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这件事性质完全变味。有人挖出,罗尔先生以前的文章中提到自己有三套房,因此声讨他是个伪善的大骗子,利用女儿的病情来捞钱。他自己努力解释,却越抹越黑。最后,他决定退掉得到的所有的赞赏金,以平息众怒。事情慢慢平息,但他女儿罗一笑因为救治无效,离开了这个世界。罗尔继续在他的公号平台上,书写女儿的身后事,寄托对她的思念,继续激起读者共鸣,许多人恻然。狄更斯在他的著名小说《双城记》中,开篇这样描述那个时代: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相信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的罗尔先生也会深有同感。
两则圣经故事
与罗尔同样是基督徒的笔者想起了圣经里的两则故事:
1. 父亲雅鲁的女儿濒危
马可福音5章说到,有一位会堂的主管,名叫雅鲁。他一看见耶稣,就俯伏在他脚前,迫切地求他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请你来按手在她身上,把她救活。” 耶稣就和他一起去了。 会堂是犹太人在安息日(周六)聚集、敬拜上帝的地方。在耶稣时代,很多会堂就是有钱的犹太人的家庭,这个家庭的主人就是会堂主管。可见,雅鲁是一个有脸有面的人,又热心肠,敞开自己的家庭以祝福其他人。但他的女儿得了重病,快要死了,相信他们已经试了很多办法,却没有成效。一听说耶稣身上有神的能力,可以行神迹、医治病人,他寻找耶稣,一找到了就俯伏在耶稣脚前,迫切的恳求他救活他的女儿。这个父亲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放下他的尊严、地位、脸面,只为能救活他的女儿。最后,耶稣到了他的家里,真的救活了他的女儿。 这样救女心切的父亲形象,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次又一次的看到、听到,甚至也亲身体会到了。罗尔先生是其中一个。他在女儿百日祭的文章中,提到纵使后来被别人痛骂骗子,他也不为自己所做的事后悔。我想即便当时他也有他的虚荣,但他的良心是无愧的,他站在父亲的位置上,做了一位负责任的父亲该做的!
2. 耶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
耶稣被钉十字架之前骑着驴进入耶路撒冷的时候,当时的人们热烈的欢迎祂,拿着棕树枝,唱着赞美诗,在路上铺上他们的衣服(对当时许多人来说,衣服是个不小的财产)。那时候,人们好像迎接君王一样的迎接耶稣进入耶路撒冷。但4天之后,同样的一群人,却声嘶力竭的喊着: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迫于群众的压力,当时的罗马官员就真的把耶稣钉上了十字架。这样的逆转着实是令人费解,却是真实发生的事。相信罗尔先生也真实的体验了人心的不可靠,后来那些向他怒吼、咒骂他的人,很可能就有一开始赞赏他的人。
当我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很多时候,群众的眼睛并不雪亮,原因不在于他们不愿意,而在于他们人性中根深蒂固的软弱。软弱有很多,包括行善的动机不纯,是为获得良心的平安,而不是出于真正的爱和怜悯;帮助别人带来的优越感;害怕受骗,担心自己做错了,担心被别人说成是被人利用的傻瓜;嫉妒心强,看得见别人失败受苦,却很难接受别人的成功快乐等等。软弱的良心是承受不了多少打击的,就如惊弓之鸟,仅仅是一个空荡荡的弓箭的响声就足以让其坠落到地上。
当这样一个软弱的良心要起来审判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的时候,结局往往是被利用(被人或者魔鬼),后果是可怕的。耶稣时代的人深深的被那种摆脱罗马帝国统治压迫的渴望占据了,他们的眼睛因此瞎了,看不到耶稣所要带来的自由跟他们想要的不一样。他们对耶稣寄予了厚望,却发现耶稣并不能满足他们,曾经的追随与崇拜就变作冷酷和仇恨,甚至跟了耶稣三年半的门徒也都逃跑了。这些人的心态就是:你既然不愿成全我们的心愿,我们又为什么要成全你?当有人蓄意要杀死耶稣,这些人的软弱就被利用,被忽悠,他们就附和着:钉祂十字架,钉祂十字架!一开始声音并不大,后来越来越大,直到他们的声音淹没了罗马官员的耳朵,淹没了一个无辜人的生命,淹没了涛涛的公平和正义。
情愿上帝来审判我
其实耶稣一生最反对的就是这样的审判。圣经约翰福音8章记载,有一个女人在行淫的时候被发现,被带到耶稣面前。那些人问耶稣该怎么办。这是在给耶稣出难题。耶稣看了一下那个女人,转身对义愤填膺的人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就可以拿石头打她。结果人群中,从老人到年轻人,一个个的出去了。没有一个人敢扔一块石头,因为又有谁没有罪呢?罪人凭什么能审判罪人呢?
某种程度上,耶稣的死就是对这种审判方式的一种否定。祂以无罪的身份屈辱的死在十字架上,和强盗并列。人间的审判把义的和不义的一同钉在十字架上,这就显示出了人间的审判不是完全公义的。
罗尔先生最近接受每日人物记者的采访1时,面对所经历的风暴,他吐露作为一个基督徒内心的心声,他说:我是个坏爸爸,唯有上帝能审判我。这不仅是他对自我的深刻反省,更是表达他内心的一种热切渴望,渴望被上帝审判,而不是被人审判。许多人不理解为什么,如果上帝是完美的、圣洁的,祂的标准岂不高过人间的法律、标准,让上帝来审判自己,等于让一个更严格的法官审判自己,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没有错,上帝公义的标准的确高过人间的标准,但同样上帝的怜悯也高过人间的标准。要知道:审判的基础不仅有公义,更有怜悯。在一个自我为王的时代,人们喜欢谈论自己的公义,却不肯给予别人公义,也不肯心存怜悯的心肠。没有一个罪人能达到上帝公义的标准,而靠着自己的公义靠近上帝;相反,所有的人都是因为上帝的怜悯而认识祂,并被吸引靠近祂。上帝让祂的儿子耶稣羞辱、痛苦的死在十字架上,是对所有祂所爱的罪人呼唤说:”孩子,来吧。不要怕,我爱你。你看我的爱子这么卑微、低贱、耻辱,祂降得这么低,是为了让你能够够得着。不要怕,来到我身边,我会饶恕你的过犯,洗净你的罪过。”即使是上帝所拣选的百姓,也是靠着神的怜悯而大大夸胜的。
在耶稣之前,有一个很深的认识上帝的人,叫大卫,他写了很多向上帝祷告和献上赞美的诗篇。有一次,他得罪了神。神派祂的使者迦得去问他想要什么惩罚(就好像今天的孩子犯错了,父母问要打屁股还是要Time-out)。迦得对大卫说:你要国中七年的饥荒呢?或是要在你敌人面前逃跑,被追赶三个月呢?或是要国中有三天的瘟疫呢?现在你要想想,决定我该用什么话回复那差我来的。”大卫对迦得说:“我非常为难,我们情愿落在耶和华的手里,因为他有丰盛的怜悯。不要让我落在人的手里。”
想必罗尔先生也是知道这个故事的。人言可畏,舆论能托起一个人,也能毁了一个人;甚至不仅是他一个人,而且牵连他的妻子、父母、亲人。但又有几个人的生活能够经得起审视和考验的,谁的言语、行为中没有破绽,相信他是领教了群众言论的厉害。而他是那么深的渴望怜悯,感谢神,他在他的信仰中找到了:只有上帝能审判我。是的!有一天他要面对上帝,上帝会给他有公正的判决。不过,远在所有的事情发生之前,上帝已经在耶稣基督的十字架上审判了他,定了他小信、悖逆、虚荣、骄傲、自私等等他意识到的和没有意识到的罪,然后上帝又在基督耶稣的十字架上赦免和饶恕了他一切的罪;因为耶稣代替了他;如今,他是一个新造的人,是神的孩子,是神国度的一个成员!
因此,笔者并不欣赏每日人物那篇报道的标题,说:女儿去世后 努力证明“我不是坏人”。这里引号中的话,并没有出现在罗尔先生的谈话内容中,只是编辑自己的总结。笔者感觉,这个总结实在有失偏颇。
不是证明自己不是坏人,而是活出新的生命
笔者阅读浏览了罗尔先生公号中所写的相关文章,从罗尔事件开始到最近女儿的百日祭文。从他的文章可以看出,他是个诚实的人,他不遮掩什么,敢于承认自己所做的对和不对的事,并及时做出回应和改变。他是个情感真实的人:对女儿、妻子的爱虽然有艺术的表达但并不娇柔造作。女儿去世后,他对女儿的思念,对父母隐瞒和愧疚的感情都着实令人动容。他说自己不贪财,从他全部退还200多万的赞赏金可以看出来。虽说是出于舆论压力,但这里面至少有部分是他完完全全正当得来的,他如此做也出于豪爽散财“消灾”的性格。
在信仰上,他坦言自己不是一个敬虔的基督徒,信主几年以来在教会里也没少和牧师争辩,也没有把信仰很好的融入生活中,比如他谈到女儿在他开车对违章的人怒不可遏时劝他不要生气。但在女儿得了白血病之后,他的信仰经历了很大的更新。而这是一个正常的基督徒所熟悉的生命成长历程:苦难是上帝化妆的祝福,叫我们生命成长;正如他自己也引用的话:神使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罗8:28)。他叙述他在患难中所经历的祝福:
• 感谢许多人的赞赏和鼓励;
• 感谢妻子的付出和承担;
• 感谢前妻的仗义;
• 感谢老朋友们的慷慨支持和信任;
• 感谢教会的弟兄姊妹并没有因为他写文章说自己要以耶稣为敌而远离他,反而是接纳他,鼓励他,爱他….
把自己放在罗尔的位置上——女儿在重症病房,又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几乎成为“全民公敌”,他没有抱怨上天,没有质问命运,没有逃避没有退缩,而是显示出了作为基督信仰者的本色:凡事谢恩。这些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天国:永恒的盼望
特别感人的是,他在女儿去世8天后(2016年12月31日)写的文章“回首一笑尽是爱”,他看女儿的离开是她使命的完成,他说:“宝贝,如今你已完成对爸爸爱的塑造,回归天国”。平平实实的一句话,但并不简单,里面有对那位超越现世、掌管一切的上帝的信心,有对这位上帝美善旨意的接受(没有无可奈何的宿命感,而是积极正面的态度),还有对天国真实的确信和盼望。
有人会觉得天国只是宗教提供的一种慰藉心灵的鸡汤,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乌托邦,并不足信。但如果没有天国,无数像罗尔一样失去儿女的父母,将失去生命的支柱,活在毫无意义的陌生世界中;罗尔先生妻子文芳的一句话:女儿不在了,春节过不过都无所谓了,可谓一语道尽其中的一切凄凉。如果没有天国,这个世界无数经历不公义的苦难的人,死去或者正在死去的,他们灵魂无法安息。如果没有天国,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荒诞不经的场所,人类的历史就是一场宇宙的闹剧;人们可以随意生活,吃吃喝喝,因为明天就要死了。
对基督徒来说,天国像这个世界可触可摸的成功一样真实,可以成为人生的目标。有个弟兄就这么描述他的人生意义:我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进入天国,并且带更多的人进去。
在笔者看来,罗尔先生在女儿去世后,他对生命、信仰的认识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洗心革面的改造”(回首一笑尽是爱,2016.12.31);他此后所做的“好事”,比如在公号上刊登寻人启事,帮助寻找亲人等等,不应该被消极负面的当做是为了赎自己的罪,或洗刷自己的清白,证明”自己不是坏人”;而应该被正确的理解成:开始新的生活。经历了所有的这一切,他不再是以前的罗尔,而是一个新的罗尔。用信仰的话来说,就是在基督里的新生命;这个新生命深深的扎根在神的爱里面,最终要胜过各样的恐惧,包括死亡、伤害、威胁等,正如圣经所说:
”靠着爱我们的那一位,我们在这一切事上就得胜有余了。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有能力的,是高天的、是深渊的,或是任何别的被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 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耶稣基督里的。”—— 圣经·罗马书8章37–39节
在这个最好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里,有信、有望、有爱,我想这大概是最美好的生活!
罗尔之罪:女儿去世四月后,努力证明“我不是坏人”
作者简介:
耶书仑,原名林伟清;曾经是北京一小教会牧师,加尔文神学院道学硕士毕业;现在就读加尔文神学院神学硕士,新约方向。同时也是丈夫和3个孩子的父亲。个人异象是国内神学教育和植堂牧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