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基督教被称作景教。景教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曾经给中国文化带来深远的影响。唐朝大诗人杜甫写过一首绝句:
(左右滑动读全诗)
“花卿”指的是蜀中著名将领花敬定。这首诗的意思是,他从花敬定那里听到的音乐太美了,就好像是天上的音乐一样。
杜甫在花敬定那里听到的,是景教音乐。也就是说,杜甫这首家喻户晓的小诗,记录的是当年他听基督教音乐的感受。杜甫称赞这样的音乐是从天而来的,实在是太恰当了。
本文将剖析这个看法的理由。
花氏与景教的渊源
首先,花氏族原是景教姓氏,发源于灵武。
河南洛阳地区是古代中华文明的中心。汉唐时代曾在洛阳设河南县,后来就用河南来称呼中原地区。可以这样说,先有河南县,后有河南省。
三国以后,中华帝国解体,周边草原民族纷纷以洛阳为他们内迁的最终目标。南北朝时代,北方草原地区兴起的鲜卑民族日渐繁盛,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很多鲜卑政权,最后归结为魏国,称为“后魏”。因为建立后魏的鲜卑族姓氏为元,因此也称为“元魏”,今天通称为“北魏”。
北魏后期分裂为东魏和西魏,这两个王朝后来又被北齐、北周取代。这些朝代统治者的主体都是鲜卑人,他们是草原民族与汉民族联系的纽带,也是沟通东西方文明的桥梁。景教最初就是通过他们传入黄河流域。洛阳作为都城,是佛教传入中原的立足点,也是景教传播的基地。早在北朝晚期,景教就已经到达这里了。(2) 洛阳地区曾经出土过很多遗物,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交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景教遗物。最近几年,景教考古更有很大的进展。
大约2004年前后,洛阳郊区出土了《大秦宣元至本经经幢》(3), 其重要价值足以和过去发现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相媲美。(4)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为景教在大唐时代的传播历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而《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经经幢》则为复原景教神学提供了线索,并对解读敦煌出土的景教文书有所助益。
此外,近年一些专家在整理洛阳出土的唐朝墓志时,发现了唐朝景教信徒花献和他夫人安氏的墓志。(5) 这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让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景教信仰给正在形成的中古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中唐以后中华文明的复兴,并且为北宋关洛地区新儒学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素材。
“花”姓的考证
1
“花”字的起源
“花”字出现较晚。《唐韵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见於书,晋以下书中闲用花字,或是后人改易。唯《后汉书·李谐·述身赋》曰:‘树先春而动色,草迎岁而发花。'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艺之英华。'花字与华通用。而五经、诸子、楚辞、先秦、两汉之书,皆古文相传,凡华字未有改为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余,颁之远近,以为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晋以下之新字乎!” 清·段玉载《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这些说法让我们相信,花姓的起源,决不会比北朝更早。
2
《花献墓志》
花姓是一种外来姓氏,主要流行於唐朝以后。大家耳熟能详的,有《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红楼梦》中的“花袭人”等等。但是因为花姓是外来胡族,人数不多,在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影响力的花姓人士就比较罕见。
《花献墓志》的结尾颂辞中有这么一句话:“灵武之氏,代不乏贤。谧物化洽,与时为天。”这句话清楚说明:“灵武之氏”是花氏的郡望,可见唐代花姓起源于灵武。
宋代著名学者郑樵《通志·氏族略》说:“唐有花敬定:成都猛将有花卿。”宋有尚书郎花尹。并云:“花氏出《姓苑》,出自何氏。”南北朝时代的何氏,起源于中亚何国,是昭武九姓之一。他们迁居中国后,带来了许多先进的工艺技术,最著名的就是建筑师、玻璃陶瓷专家何稠。 (6) 按照郑樵的说法,花姓是从何姓的一枝,这种说法是可信的。何姓是昭武九姓之一,是早已归信耶稣的粟特人之后。隋唐之际,在信仰伊斯兰教的大食政权压迫下,被迫向东迁徙,湧入大唐帝国。进入灵武地区的何姓后代,改为花姓。灵武是景教信徒的聚居地,他们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投奔到郭子仪麾下,构成了朔方军的主体力量。考察门阀势族的渊源,汉晋灵武地区,并没有花氏存在。花氏敢于将“灵武”当作自己的郡望,不怕被人嘲笑门第低微,是颇有胆识的。这种架势就好像几十年前,有的旅美华侨不满於被看成日本人,特別在自己的胸前掛上一个小牌子,上面写著“我是中国人”一样,是很自豪的。
3
灵武与武陵
花氏郡望,特立独行,同当时一些入华胡族牵强附会,自称是李耳后人,攀附皇族姓氏的做法,真是大相径庭。今天的花氏源流中,有一支自称为“武陵花氏”,我猜想,可能源于“灵武花氏”。因为灵武一直是中原和草原地带的交汇点,不是中原内地,随着汉化的加深,花氏将灵武改为武陵是可能的。同时,武陵的出名,和“桃花源”传说有密切的关系,我在《景教探索与红楼梦》一书中,曾详细说明桃花源传说和基督教的渊源关系,故此,花氏郡望从灵武演变为武陵,实有脉络可寻。(7) 综上所述,花敬定和花献同出于有浓厚景教背景的灵武花氏,是可以接受的说法。
勇将花敬定
其次,景教信徒在平定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大量湧入军中。其中的佼佼者成为高级将领,例如捐资兴建《大唐景教流行中国碑》的伊斯,早年追随唐肃宗,深得信赖,官拜“朔方郡同节度副使”。他帮助朔方郡节度使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建功立业。碑文中说:“大施主金紫光禄大夫、同朔方节度副使、试殿中监、赐紫袈裟、僧伊斯。和而好惠,闻道勤行。远自王舍之城,聿来中夏。术高三代,艺博十全。始效节於丹庭,乃策名於王帐。中书令汾阳郡王郭公子仪,初总戎於朔方也,肃宗俾之从迈。虽见亲於臥内,不自异于行间。为公爪牙,作军耳目。” 伊斯的经历和花敬定几乎完全一致,都是在安史之乱的过程中崭露头角的。花敬定最初在西京长安,后来才进入军中。他建功立业的地点是在成都地区,协助主帅,平定叛乱。世人敬畏他,北宋还给他立了庙宇,受到后人的敬仰。
花敬定是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上元二年(761年),梓州剌使段子璋叛乱,袭击东川节度使李奂,占据绵州,自称梁王。花敬定奉命攻克绵州,斩杀段子璋。但是段子璋残部逃至丹棱,花敬定在清剿的过程中,被叛军余部杀害。 (8)杜甫当时正在成都旅居,和花敬定多有交往。当花敬定斩杀段子璋的捷报传来,杜甫做《戏作花卿歌》:“成都猛将有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用如快鹘风火生,见贼唯多身始轻。绵州副使著柘黄,我卿扫除即日平。子章髑髅血模糊,手提掷还崔大夫。李侯重有此节度,人道我卿绝世无。……” 花敬定殉国后,受到后人景仰。北宋年间被追封为忠烈王。宋·吴泳《鹤林集》卷11引《成都府永怀庙神封忠烈广福仁佑文惠王制》云:“(花敬定)英风盖世,勇略过人。当子璋僭叛时,卿特成都一牙将耳,乃能手锄元凶,以五六州契还唐之职方,使高祖当此时,必不兴猛士之叹,孝文当此时,必不起良将之思。其明威义烈,亘万古而如在,所谓镇蕃部,擒溃贼,特其细也。爰即旧封,再加美号。”
杜甫听景教音乐
第三,景教信徒崇尚音乐。
花献的夫人精通音乐。《花献墓志铭》云:“ 夫人安定郡安氏,明洁宣慈,酌仁怡愉。好音韵,为丝竹。宫唱商和,礼翔乐优。”可见当时在景教信徒家中,音乐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这和《圣经》中重视音乐的教导是一致的,《圣经》鼓励人们要用丝弦的乐器赞美神(参,诗篇150:4)。 普通的信徒尚且如此,作为高级将领的花敬定,完全有条件主办一场景教音乐盛会,邀请杜甫参与。杜甫听了以后,就写下了这首诗,赠送花敬定,表达谢意。
杜甫是一位大诗人,幼年成长在富裕安静的环境中,用功读书,为日后的创作打下了雄厚的基础。早年他有雄伟的抱负,立志致君尧舜。可惜他的理想被安史之乱搅黄了。国家不幸诗家幸,饱经丧乱的后半生,使他的人生阅历得以拓展,诗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他旅居四川期间,交友范围也大大改变,有收藏瓷器的韦处士、歌伎黄四娘、将校花敬定等。这些都不是风雅相尚的文人,也不是当朝显贵,但是 杜甫与他们都结下了深情厚谊,写诗赠送他们。《赠花卿》就是和景教信徒交往的记录。
结语
综上所论,杜甫《赠花卿》一诗,所言音乐便是基督教音乐。花敬定是一位景教徒,其音乐是赞美上帝的,杜甫听了以后,深受感动,就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
文内注解
1. 关于这首诗的主旨,清·仇兆鳌《杜诗详注》云:“窃谓:此诗非歌妓所能当,其为花敬定无疑。其人恃功骄恣,故语含讽刺。能得几回闻,言其必不能久也。”又引焦竑语曰:“花卿恃功骄恣,杜公讥之,而含蓄不露,有风人言之无罪,闻者足戒之旨。公之绝句百余首,此为之冠。”杨伦(1747 — 1830)《杜诗镜铨》认为:“似谀似讽,所谓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也。此等绝句,何减龙标、供奉。”这种说法渊源可以追溯到北宋时代。杨慎《升庵诗话》即说:“花卿在蜀颇僭用天子礼乐,子美作此讥之,而意在言外,最得诗人之旨。”沈德潜《说诗晬语》也说:“诗贵牵意,有言在此而意在彼者,杜少陵刺花敬定之僭窃,则想新曲於天上。”这类说法论据相当薄弱,不足为信。见左汉林:《杜甫〈赠花卿〉诗意新说》,《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 李民举“基督教入华年代管 ” ,见《恩福》2005年4期。
3. 李民举《宣元至本经经幢内容浅析》(待刊稿)。
4. 被列为世界四大碑刻之一,现存西安碑林。
5. 毛阳光《洛阳新出土唐 代景教徒花献及其妻子安氏墓志铭》,《 西域研究》2014年2期。
6. 唐·李延壽《北史》卷90《何稠传》,中华书局点校本,1975年。另见唐?魏征《隋书》卷68《何稠传》,中华书局1974年。
7. 李民举《景教探索与红学研究》, 中国基督教理学协会(波士顿,2012年),页21-52。
8. 花敬定,又名花惊定。《旧唐书》卷1 11《崔光远传》云:“(上元)二年,(崔光远)兼成都尹,充剑南节度营田观察处置使,仍兼御史大夫。及段子璋反,东川节度使李奂败走,投光远,率将花惊定等讨平之。将士肆其嫖劫,妇女有金银臂钏,兵士皆断其腕以取之,乱杀数千人,光远不能禁。”又《旧唐书》卷111《高适传》云:“后梓州副使段子璋反,以兵攻东川节度使李奂,适率州兵从西川节度使崔光远攻於璋,斩之。西川牙将花惊定者,恃勇,既诛子璋,大掠东蜀。”有的学者据此推断,花敬定不能约束部属,为日后被叛军所杀,埋下了祸根。
作者简介
作者现在美国
俄州牧会
曾任北京大学
考古系讲师
要用角声赞美他,
鼓瑟弹琴赞美他。
诗篇 150:3
转自:藉我赐恩福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