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鼓浪屿申遗成功,惊艳了一个世纪的历史你知道吗?

作者:综合整理

21211.jpg

第41届世界遗产大会目前正在波兰历史文化名城克拉科夫举办,在当地时间7月8日下午17点多(北京时间23点多),经过审议与发言,大会主席雅采克·普尔赫拉先生(Mr. Jacek Purchla)宣布,中国又一申遗项目——“鼓浪屿国际历史社区”正式通过了世界遗产大会的终审,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2项世界遗产项目。

 

鼓浪屿,是厦门岛西南隅一座面积1.8839平方公里的小岛。鼓浪屿见证了清王朝晚期的中国在全球化早期浪潮冲击下步入近代化的曲折历程,是全球化早期阶段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与互鉴的典范。

 

然而,提到多元文化的交流,就不能不说到基督教的传入。也许可以说,百余年前鼓浪屿所代表的文化的冲突和交融,是以传教士进入中国而开始的。鼓浪屿是基督的福音在中国最早登陆的岛屿之一。一百年间,在不足2平方公里的海岛上,基督教各教派纷纷来此传福音,来到岛上的教派包括新教各宗派(美归正会、英伦敦公会、英长老会、安息日会等)、天主教及各华人自立教会(小群会、真耶稣教会等)。一座座庄严雄伟的教堂,成为鼓浪屿岛上万国建筑博物馆中最珍贵的藏品。

 

至今,在鼓浪屿,仍有许多当年传教士的墓群,它们默默地见证着那个时代的景象。上帝的福音,那个年代透过这些传教士们的努力而进入中国,改变这块土地的面貌。

 

 
 

教堂群像 

 

 

鸦片战争后,厦门成为通商口岸,西方传教士相继到鼓浪屿建立教堂。1842年2月7日,美国传教士雅俾理登上鼓浪屿,建立归正教。1844年,英国传教士施约翰建立英国伦敦会。1850年,英国长老会派遣用雅各医士、宾为霖牧师到厦门开展教务。以上三个教派各自成立公会,时称“三公会”。“三公会”设于鼓浪屿。1940年前后,蔡志文医师及郑瑞麟牙科医生成立“基督教聚会处”的宗教团体。在岛上建立了许多教堂,有福音堂、协和教堂、讲道堂、基督教“小群”堂、基督教聚会所教堂、基督教聚会处教堂、安息日会教堂、真耶稣教会教堂、三一堂等不同教派的基督教堂。鼓浪屿的宗教活动场所以基督教为最多。

 

福音堂.jpg

福音堂

 

19世纪40年代末,英国伦敦公会传教士来鼓岛于和记崎附近建筑三幢二层旧式洋楼,其中一幢楼留下作为传播福音的教堂,就是福音堂的前身,楼上作为客厅与牧师宿舍。教堂除星期日做礼拜外,其余星期一至星期六皆空置。教会即利用教堂空置时间创办一家福音堂小学。后来与邻近的民立小学合并在福音堂小学上课,并各取一字为校名,称为福民小学(后改称笔山小学)。1880年,伦敦公会与长老公会合并,福音礼拜堂即搬迁到鸡母嘴口与泉州路口交叉处的“杜嘉德纪会堂”(1880年兴建的,现编为泉州路门牌82号)举行礼拜,直至1905年又搬迁到岛上晃岩路(现编门牌40号)新落成的福音堂举行宗教活动。

 

福音堂总占地面积1385.69平方米,为一座西平屋造型。堂内北面设置讲台,讲台之下排列供信徒听讲的坐椅有500个座位。首任牧师为周芝德,再依次为陈秋卿、周清泽牧师,陈琪凯传道。1957年之后,福音堂即停止宗教活动。

 

协和礼拜堂.jpg

协和教堂

 

位于岛上鹿耳礁的英国礼拜堂,始建于1863年,修建于1911年,系由英、美教会牧师用英语讲道,故称英国礼拜堂,是专供外国教徒做礼拜的教堂。后来,懂英语的中国教徒也可以进入参加礼拜。因此,改称“协和礼拜堂”。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发生后即关闭。解放后,厦门市第二医院利用它作职工开会的礼堂,后由于建筑残破而废弃。

 

讲道堂.jpg

讲道堂

 

1930年,福音堂因做礼拜时人满为患,执事乃于鸡山路门牌18号购地建一座小教堂,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60多平方米,名为讲道堂,由传道士陈琪凯偕其夫人王丽珍为主持教务。讲道堂遂成为福音堂的支堂,直到1958年厦门市教堂寺庙合并举行宗教活动时,该堂传教人员与教友合并到三一堂进行宗教活动。该教堂遂空置,一度作为区办纸盒厂,后又作为鸡山居民委员会办公地点。落实宗教政策后,产权归还基督教会。2005年,仍有住户向教会租住。

 

复兴堂.jpg

复兴堂

 

基督教聚会处教堂原会所在内厝澳322号。基督教聚会处成立于民国19年(1930年),由蔡志文医师及郑瑞麟牙科医生等创办。原会所在内厝澳322号,信徒100多人。后人员增加,便在四丛松352号盖新会所。后又在福州路122号盖两幢建筑,称为黄家渡聚会处,并在龙头路77号及内厝澳134号高聚会点。黄家渡聚会处为一座杉木平屋的教堂,占地面积1000多方米,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该教堂沿用基督教聚会所的宗教仪轨,由于该教堂执事蔡志文等人大力宣传造势,教务发展迅速,教友剧增,与福音堂、三一堂成为岛上三大教堂之一。

 

三一堂.jpg

三一堂

 

民国16年,新街、竹树、厦港联合倡议兴建礼拜堂,经“厦门区会”审批,于民国23年在鼓浪屿安海路71号破土动工,民国24年落成,因该堂系3个教会共同兴建之教堂,故名为三一堂。该堂占地面积171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1956年该堂与讲道堂、福音堂合并。1966年,该堂停止聚会。

 

1979年9月该堂获准复会。次年5月由该堂长执会建立《三一堂总务规章制度》,这是该堂有史以来第一次制定管理章程。

 

鼓浪屿中的基督徒身影

 

 

鼓浪屿,曾经走过无数仁人志士的脚踪。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是基督徒,甚至是传教士。他们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无远弗届。

 

鼓浪屿中的“廖家别墅”,也是林语堂故居。从马约翰纪念广场进入漳州路,路北的一条深巷内,有一块小场地,它的西、北两侧,一座建筑面朝西,建在高台基之上,另一座面朝南,名为“立人斋”,这两座建筑就是廖家别墅。林语堂与廖家千金的婚房就在该建筑内。

 

6597367734308210227.jpg

林语堂故居

 

林语堂故居一座U形的别墅,是鼓浪屿最古老的别墅之一,约建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距今已有150多年了。1919年8月9日,林语堂与廖翠凤举行婚礼,新娘房就设在廖家别墅前厅右侧的厢房里。

 

许多人对林语堂的基督信仰颇多微词。诚然,虽然林语堂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在信仰上经历过彷徨期。他曾经写道:“许多人问我:为什么多年来自认为无宗教信仰的我,现在又回到了基督信仰?要我解答颇不容易,因为信仰的本质是很偏向于个人的。但我相信许多人在寻找一种可满意的信仰时,曾遭遇和我相同的困难。

 

三十多年来,我唯一的信仰乃是人文主义:相信人有了理性的督导已很够了,而知识方面的进步必然改善世界。可是观察二十世纪物质上的进步,和那些不信神的国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我现在深信人文主义是不够的。人类为着自身的生存,需与一种外在的、比人本身伟大的力量相联系。这就是我回归基督教的理由。我愿意回到那由耶稣以简明方法传布出来的上帝之爱和对他的认识中去。”

 

林巧稚.jpg

 

林巧稚,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她出生于鼓浪屿,1908年就读于蒙学堂,之后曾就读于鼓浪屿怀仁学堂、鼓浪屿高等女子师范学校。1919年毕业于厦门女子师范学校,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之后进入协和医院工作。作为基督徒的林巧稚,在产房里度过了60多个春秋,亲手迎接了50000多小生命来到人间。她没有生过孩子,却比谁都理解产妇的痛苦和感受。如果她见到产妇疼痛,就会主动伸出双手抚慰产妇。产妇常常会把她的手捏得青紫肿胀,她却一声不吭,默默忍受。临终前,她说:“只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场所便是病房,存在的价值就是医治病人。”这是林巧稚的墓志铭。世间难寻林巧稚,踏平底布鞋,着素布旗袍,挽中式发髻,这位八闽才女,医技达炼,医德服人。她不是母亲,却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她以爱来回应基督对她的爱,留给世间一个美好的见证。

 

罗啻(Elihu Doty),美国人,1809年生于美国纽约。1836年由神学院毕业,作为牧师到东南亚传教,接触了闽南人和闽南语,1844年初受雅禆理邀请来到鼓浪屿,1850年罗啻发起与打马字、养雅各医生等宣教士一起,创造了以拉丁字母联缀切音的闽南语白话字。

 

4eccea59gb68ae876f1a8&690.jpg

雅裨理牧师

 

雅裨理·艾贝尔·戴维(David Abeel),生于美国,是基督教美国归正教会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之一。1842年2月24日,雅裨理抵达鼓浪屿,租用黄氏小宗建立布道所,成为最早进入厦门的基督教传教士。1844年,雅裨理被任命为福建布政使徐继畲与英国首任驻厦门领事会晤的通译。雅裨理向徐继畲传福音,徐继畲向他询问了许多有关世界各地的情况,成为近代放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之一,为徐继畲编写《瀛环志略》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001JEVnTgy6IpNESuvY26&690.jpg

打马字牧师

 

约翰·凡·涅斯特·打马字(Rev.John Van Nest Taimage),1819年8月18日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萨马维尔。他生活的年代正值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第二次大觉醒运动,福音复兴之火燃遍北美大陆。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年幼的打马字就立志到海外宣教,将终生完全献给主。1845年,他毕业于新泽西州纽布伦瑞克神学院。次年,被归正会按立为牧师。1847年,受美国亚比丝喜美总会(美部会)派遣到中国宣教,同年4月10日,离开索摩维尔,8月19日搭乘纵帆船卡罗莱号由香港抵达厦门。

 

打马字到厦门后,在竹树脚租赁民房为布道所。1850年7月16日,原竹树脚民房上加盖一层,楼下作聚会用,可容纳100人。12月23日开始正式礼拜,主日上下午聚会。他在竹树堂传道近二十年。

 

1865年6月1日,他的第二任妻子马利亚来到厦门。1867年,她开设“周课”,教妇女读《圣经》,1870 年,在竹树堂办女学堂。1874年,打马字长女清洁(Katherine·Talmage)和二女马利亚(Mary·Elizabeth·Talmage)也来到厦门,她们被厦门人亲切地称为“大姑娘、二姑娘”她们积极参与妇女福音事工及教育事业。竹树堂女学堂后来迁到鼓浪屿田尾,当地人称为田尾女学堂或花旗女学(1889年改毓德女子小学),由二姑娘接办。大姑娘也于田尾设妇学堂(田尾妇女福音学院)1895年,二姑娘发起厦门戒缠足会,为厦门废止缠足陋习做出了贡献。

 

1867年,母校纽布伦瑞克神学院授予打马字神学博士。1889年夏,打马字退休,偕其夫人搭乘阿拉伯号汽轮回到美国。他于1892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包恩溪安息主怀,享年73岁。

 

 

002uaZ6Izy6Y7YxtGshe9&690.jpg

 

002uaZ6Izy6Y7YvUsY26a&690.jpg

 

1840年以后,日本人在岛上浪荡山脚下设有墓葬地。西方的传教士、商人死者均葬于旧称“大宫口”的洋人墓地内,也被称为“番仔墓”,位置处于鼓浪屿岛中央。该墓地后来因建设音乐厅而仅有部分墓碑保留下来。华人基督教教徒墓园位置则靠近安献楼,位于鸡母山西麓,至今保存完整。该墓地埋葬的基本全为华人基督教徒,也包括华人牧师、传教士,被誉为“从事切音运动第一人”的卢戆章的墓和墓碑也完整保存于华人基督教教徒墓园内。

 

……

 

华人基督徒所熟知的宋尚节、倪柝声等,生前都曾在鼓浪屿开过布道会。当宋尚节在鼓浪屿开布道会时,没有用话筒,向许多民众传讲福音。而唐崇荣的母亲陈织娘,是在宋尚节的布道会中得到生命的复兴。

 

可以说,这些云彩般的见证,给鼓浪屿注入了新的血液,使其不仅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座文明的地标。

 


本文根据“厦门记忆”、《厦门基督宗教史稿》、《基督徒医生林巧稚:以非凡之爱,做平凡之事》等资源整合而成

 
 

 

 

 

发布日期:2017-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