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是中国文化的密码。中国古诗词中,咏月可谓是永恒的主题,从中国最早的诗歌集《诗经》到数不胜数的唐宋诗词,月亮在中国人的心底投下不可磨灭的光影。几千年的古老农业文化中,月亮留给这个民族至为深远的影响。
中秋节赏月,也因此成了一种风俗。曾几何时,月亮文化深入我们的文化基因,但是圣经中的月亮,你知道吗?
农耕与月亮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长期存在的历史悠久的小农经济之国,晚清以前的几千年历史,中国始终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农社会。农耕生活是这片气候温和的广大区域中人民最典型的存在方式。
当然,也曾有人厌倦了这种“土里刨食”的活法,想通过举孝廉或中科举改变命运,在他们春风得意进入仕途之后,远在农村的故乡,依然是他生命的最后依托,一旦宦海翻船,他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辞官归故里”。那个农耕的家园,是他永远不能放弃的生命之根,也是他有朝一日一败涂地之时唯一的安慰。
如果说,农耕是中国人的生存方式,故乡是中国人的生存环境,月亮则是这种生活精神的代表。三者是紧密相联的。
农耕生活让人与土地牢牢地拴在一起,彼此不可分离。于是,农民对土地才会有最深切的感情。这一点可以解释中国人的故乡情结。在全世界各族中,唯有中国人对故乡故土的怀恋之深,万难磨灭。在海外,到处都有中国人的同乡会,也只有汉语才有“乡亲”这样的名词。翻遍《圣经》,耶和华神呼召亚伯拉罕离开本地本族本家,到祂所指示的地去,亚伯拉罕应命而行,从此一百年再也没回过他的故乡——当时世界最繁荣的大城吾珥。从《创世记》中,我们从来看不到亚伯拉罕的“思乡”之情。他放弃了原来定居的生活,以及荣华富贵的家业,甘愿“百年孤独”,游牧一生。
农耕生活“靠天吃饭”。农业种植年复一年明确的周期性,要求对历法、气候、天象、季节有明确的了解,这导致了中国有着世界上最详尽清晰的历史纪年。中国人从远古就发明了天干地支纪年方法,以六十甲子轮回的方式循环不断。中国历史自公元前841年西周的共和元年开始,一直完整记录到今天,令西方史学惊异。
中国的历法为一种阴阳合历的特殊形式,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月,以地球绕太阳的周期为年。以大约十九年七闰的方式调整年与月的差值。这样,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了以日、月为基本单位的习惯。在印刷并不广泛的古代,百姓家中虽然没有历书,他们抬头望月,便知道这一天是几月几日了。
此外,需要掌握晴雨规律的农民,也在观察月亮的过程中,了解未来的气象情况。月亮不仅告诉人们现在的农时,月亮也告诉他们未来的日子可能是阴还是雨,所谓“月晕而风,日晕而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不怕初一雨,就怕初二阴”……都与月亮有直接的关系。
农民早出晚归,与日月相伴,月亮在他们的生活中结成了不解之缘。
作为这一文化遗留,中秋节到今天一直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温馨幸福的庆典,是集丰收、团圆、欢聚为一体的节日,而这美好的日子,又是与头顶的明月一同欢度。
月亮,作为农耕生活的象征符号,就这样在中国农耕文化的每一页都打上了它的印迹。月亮在中国人心中是如此重要,因此在中国,民间有“拜月亭”,皇家有秋天祭月的“月坛”,由此可见,月亮是多神崇拜之中国人的祭拜对象之一。
《圣经》提到月亮的次数是十分稀少的。在《圣经》前五卷的“摩西五经”中,唯有最后一卷《申命记》先后提到两次月亮。这两次,上帝耶和华都清楚无误地教训世人,唯有祂是神,人不可拜别神,不可拜日月星辰。耶和华说:“又恐怕你向天举目观看,见耶和华你的神为天下万民所摆列的日月星,就是天上的万象,自己便被勾引敬拜事奉它”、“(不可)去事奉敬拜别神,或拜日头,或拜月亮,或拜天象,是主不曾吩咐的”(申命记4:19;17:3)。上帝知道人心里所想的,因此上帝在三千五百多年前就藉摩西写下祂的诫命,警诫人不可以月亮为祭拜对象。
审美与月亮
农耕文化的固定与不变,导致了中国文化无论道家还是儒家,都侧重于静止的、不变的、稳定的、秩序的特点。农民守着家园,自然是“深固难徙”,直到王朝末期,兼并剧烈,农民失地,才会被迫成为“流民”。当不流动的农民开始流动时,社会秩序就走向混乱了。
“月者,阴之宗也”(《淮南子》),“月者,太阴之精”(《大戴礼》),都将月亮推为阴的极至,就这样,月亮责无旁贷地成了中国文化中的“人化自然”。以中国人的眼睛看来,宇宙间唯有月亮,最能表现中国文化所追求的静态的、阴柔的特色。这样,这轮离地球最近的月亮,与农耕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月亮,同时也是他们审美意识最直接的投射对象。月亮的宁静感,月亮圆缺规律稳定的秩序感,月光的柔和、婉约、含蓄感,月光之下万物的朦胧、蕴藉、淡远感,都与中国人的审美意趣相合。
以诗歌为主体的中国文学史上,有无数关于月亮的诗词歌赋,关于太阳却少得可怜。农耕文化与太阳的关系本应是更为密切的,为什么中国的诗人却绝少以太阳为抒情对象?究其原因,审美感受的巨大差距是这其中的主要因素。对于静态的阴柔的中国文化来说,太阳过于强烈了。在古典诗歌中的太阳,最多也不过是“夕阳、残阳、斜阳”之类近似月亮效果的落日。
在《圣经》中关于月亮的记载很少,以总数150篇诗篇为例,只有7篇提到月亮。在这些诗中,或以月亮为喻显示上帝的大能,如“我观看你指头所造的天,并你所陈设的月亮星宿”(诗8:3)、“你安置月亮为定节令。日头自知沉落”(诗104:19)、“白日太阳必不伤你,夜间月亮必不害你”(诗121:6)、“他造月亮星宿管黑夜,因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136:9);或用月亮表达时间的恒久,如“太阳还存,月亮还在,人要敬畏你,直到万代……在他的日子义人要发旺,大有平安,好像月亮长存”(诗72:5、7);或用表达整个宇宙自然对上帝的赞美,如“日头月亮,你们要赞美他。放光的星宿,你们都要赞美他” (诗148:3)。《圣经·旧约·诗篇》中这种有关月亮写法,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绝不存在的。农耕文化的实用主义和世俗精神最缺乏的就是《圣经》所展现的这种超越性、终极性。中国文化中对月亮的态度是,把上帝所造的高悬夜空的月亮拉下来,让它成为自己生命的点缀或安慰,让它与自己一起悲欢,让月光照耀下的人生多一点温柔平静。这种浓郁的世俗倾向是与《圣经》完全不同的。
如果说上帝用《圣经·旧约·诗篇》中的月亮向人启示祂的创造、祂的永远、祂的慈爱、祂应受的赞美;那么,在《圣经·新约》中共有三处关于月亮的经文则全是警示。其中出现在福音书中的,都是主耶稣在橄榄山对门徒的告诫:“那些日子的灾难一过去,日头就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众星要从天上坠落,天势都要震动”(马太福音24:29),“在那些日子,那灾难以后,日头要变黑了,月亮也不放光”(马可福音13:24)。中国人心中最温柔的月亮,在这里是可怕的征兆,是灾难的预示,警告世人末世的必然临到。
抒情与月亮
一曲“月亮代表我的心”,牵动无数中国人的感情。中国文化里的各种情感都可以藉月亮传达。比较而言,古文中关于太阳的别名十分有限,而关于月亮的别称则多而又多。望月怀远,观月有感,对月抒怀,月下悲秋,瞩月思乡……成为人在不同境遇下抒发心绪的方式。
李白《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照进古来无数异乡游子不眠之夜;杜甫《月夜》中的“今夜鄜州月”,更将乱世思亲之情展露无遗;苏轼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安慰了彼此思念的亲友之心。“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秦时明月汉时关”,跨越时空,寄托着历代思妇遥念征夫的苦情;“晓风残月”与“月上柳梢头”,道尽恋人的悲欢;而失意文人更是藉月亮抒发其满怀惆怅——“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可以说,若是将月亮从中国古典诗文中删除,那么中国文学会损失很大比例的佳作,中国文学的蕴藉婉约、绮丽缠绵的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中国人对生命哲理的表达,对宇宙永恒、人生短暂的追问与慨叹,不用说,更是与月亮紧紧相联。以阴柔、宁静、安稳为基调的中国文化,追求的是朦胧、空灵、妙悟的诗性思维方式,即一种典型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月亮可以说是这一文化的代表符号,月亮的柔和,月光的朦胧,月夜的幽渺,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一切,显然与阳光下的明晰性、确定性构成相反的对比。确定性与逻辑性是相关的,朦胧性与诗性相关。因此,中国文化缺乏逻辑性就不足为奇了。
在中国的六大传统节日中,“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其中两个节日都与月亮相关,占了三分之一,月亮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可见一斑了。《圣经》中,以色列民的节日也很多,但全与月亮太阳无关,他们的节日只是纪念上帝耶和华对他们的拯救,此外就是谨守每七天一次的安息日,守为圣日。这些节日带他们追想耶和华对他们的慈爱与怜悯,也让他们谨守自己的心。
被月亮所代表的中国人,在欢度月亮的节日“中秋节”之季,该驻足深思一番我们的月亮文化了。世人应当记住的,是《圣经·诗篇》中的话:“你(上帝)安置月亮为定节令”(诗104:19)。因此,月亮是上帝给人的一个美好的恩典。故此,面对月亮人最正确的表达,是应该赞美爱我们的上帝。
本文经作者授权选自作者博客,特此致谢!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