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焦虑的年代,我们需要喝一杯咖啡

作者:张文亮
咖啡起源

 

 

 

 

某个古老的年代,北非埃塞俄比亚有个牧羊人,名叫Awzulkernayien。一个晚上,他发现他的羊不肯睡觉,到了深夜,羊还在咩咩叫。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羊变得如此兴奋?他想到白天羊群经过灌木丛时,吃了灌木上所结的黑色果子。难道是那些果子产生的效果?隔天上午,他也摘那果子吃了,结果眼睛明亮,到了夜里,他也兴奋得睡不着。这消息逐渐传开了,这一灌木被时人称为“Awzulkernayien”之树。

 

埃塞俄比亚的东边,有个大城哈拉尔(Harar),四面环山,通风不佳,居民常常昏睡疲乏。哈拉尔人听到这传闻,就请Awzulkernayien将灌木的种子携来,哈拉尔人就在城市四周撒种种植。哈拉尔人问他,这果子叫什么名字?他答不出来,只知道灌木生长的地方,名叫Kaffa。哈拉尔人于是给果子取名叫Kaffa,并持续推广,作为附近地区治疗居民容易昏睡、疲乏的药品。

 

后来果子传到阿拉伯,阿拉伯的商人将果子叫成qahwah。阿拉伯商人将果子卖给土耳其人,土耳其人将它叫成kahveh。土耳其人又将果子转售给法国人,法国人将它叫成Café。法国人又将果子输入意大利,意大利人称果子为caffe,到了17世纪又改称为coffee,中文“咖啡”的读音,由此而来。

 

 

 

 

恋恋咖啡

 

 

 

 

咖啡已成为普世性的饮料,不单成为抑制易昏睡的药水,也有许多其他的用途。例如在中世纪,牛津、剑桥大学的老师、学生经常边上课边喝咖啡,甚至称“大学是师生一起喝咖啡的地方”,能够在这种场合受教育,是何等迷人之事。而为什么咖啡有助学习的功效呢?

 

也许是,咖啡让渐趋昏迷的眼睛,重获明亮;沉闷停滞的空气,变得香浓;压力紧绷的生活,有个出口;多少才智聪黠的讨论,增添个凝聚处。虽然咖啡只是一些热水,几颗磨碎的咖啡豆,或加一点牛奶、几粒糖。只要师生人手一杯咖啡,边喝边讨论,教室即可变成校园里最接近天堂的角落之一。

 

 

分享的促进剂

 

 

我在美国念大学时,常看到自己的指导教授从校园的咖啡店里出来,手上拿只黑色陶制的小杯,笑眯眯地走在校园里。后来我们知道,他若是边喝咖啡,边与我们讨论研究,他的心情就会特别好。之后同学参加讨论,便常带咖啡来,系上讨论的地方,也提供免费咖啡。

 

学校许多树下阴凉处设有露天咖啡桌,可以给人边喝咖啡,边讨论分享。学校的咖啡可以续杯,一杯喝完,又可到咖啡台前,自己再倒一杯。即使一杯又一杯地喝下去,也不会有人来瞪眼、擦桌、收杯子。有时没有讨论,一起默默喝杯咖啡,是享受轻松,也是轻松享受。

 

结婚时,父母自台湾来美国参加我的婚礼,在此之前,父母从未见过他们的媳妇。他们出机场时,看到我与未婚妻共饮一杯咖啡,你一口,我一口,边喝边聊天。后来父母告诉我,他们对这初次见面的媳妇很放心,因为他们认为能跟我如此喝咖啡的女子,一定是个理想的配偶。父母的看法果然正确,台湾有句谚语:“一人吃一半,感情卡未散。”一起喝咖啡,也可以模拟。其实,当时那样做,只是穷学生省钱的约会方式。

 

 

 

 

知识爆炸的危机

 

 

 

 

我后来回到学校当老师,教了二十多年的书,除了课堂授课之外,更觉得需要与学生在校园的大树下喝咖啡。

 

这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真理贫瘠的时代。以前的人,绝对不会想到现代的知识会有这么多。不过知识爆炸扬起的灰尘也多,有时反使人看不清前面真正的道路与方向。理由在,有些知识存在的目的,似乎只为产生知识,使人落入无止境的漩涡,让人疲倦;有些人具备知识之后,就像充了气的河豚,鼓着大眼瞧不起人,全身是刺,让别人不舒服。有些知识学习的结果,几乎没有用处,徒有知识之多,却无有益生命之实,高举次要,遮掩主要,挑出芝麻小事,却过滤掉重大意义;有些知识似是而非,全是吊诡,引人走上歧途;有些知识只能放在脑中,不能存在心中,否则将使心麻木;有些知识连在脑中也不须存取,放久了,还使脑袋忧郁。

 

我们需要喝一杯咖啡,让眼睛明亮,边喝咖啡边讨论,使我们看得更清楚些。真实的知识是有益且有用的,无论过去、现在或是将来。对自己有益,对他人也有益。

 

好的知识像是一面镜子,帮助人认识自己。不单在给人一技之长,更提升日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只是为某个行业服务,更能将行业转向有益人群的方向发展;不只是获得较高的薪水,更为满足多数人的需要;不只是想为人所知,也想默默帮助众人。

 

我们的社会要有美好的未来,关键在有知识的人能控制其财物欲与权力欲;而有财有权的人,仍继续读好书,追求美好的知识。有些人有好的知识,也喜爱与人沟通,这是老师的职责与功能。

 

如今,我仍然喜欢在校园的大树下,边喝咖啡,边发呆、默想、看云、听鸟叫,期待着与学生的讨论与分享。

 

这种美好的关系,不是大学教育所追求的吗?这堂课在教室上课,但在课堂外,老师常在校园里喝咖啡,让想找老师讨论的学生,可以带着杯子,来与老师边喝边聊。

 


节选自《当青蛙念到蜗牛大学:在大学点燃学习的动力》,张文亮 著

0.jpeg

 

 

发布日期: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