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人人想追寻、想掌握,但是当真理站在我们面前,我们到底会如何对待它?我们对真理的态度,会决定我们活出的人生。
克尔凯郭尔的《重复》、《恐惧与战兢》两本著作,为我们总结了三种不同的人生:第一种是美感的人生;第二种是肩负道德责任的人生;第三种是以宗教情操全然委身的人生。
三种不同的人生
抱持美感人生观的人追求真理时,是用一种欣赏艺术品的态度,看到真理的完美、和谐与壮观,便会感到一种无法言说的惊讶、赞赏和满足。不过,这类人只会远远地站在真理面前欣赏,好像一个去看画展的人观赏名画,赏心悦目,伫立良久不愿离去,但他最终仍不会进入画作并活在美丽之中。
这样的人好像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一样,建立一个最完美、最无懈可击的思想系统,宛如一座壮观宏伟的宫殿,但是建筑师本人不住在里面,而是住在旁边破陋的木屋中。若是看清楚些,那座伟大的宫殿不过是一个虚幻的堡垒,根本不是能供人居住的地方。
情圣唐璜(Don Juan)也是类似的例子。他不断追寻爱情,但他经历爱情的快乐只在追求,而非真正地实践、体验爱。于是,他有了一段又一段的爱情,却从来不进入婚姻。他要爱情,却不肯为爱而委身,不肯为了爱而无条件为所爱的人投入与付出。
抱持美感的人生面对真理,却保持抽离,不愿投入,也不愿委身。他不要被委身所拖累,他要自由。问题在于,他不久将发现他的自由是假的,是空的,因为他未曾运用自由去作真正要付出的决定。克尔凯郭尔曾经体会过这样的生活。
第二种人生是肩负道德责任的人生。这样的人晓得要活得真实,就必须活出自己所认定的真理。他知道真理不是要用来鉴赏,而是要活出来。因此,他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起责任,他必须投入、委身。“ 道德行动将理想(ideality)化成真实(reality)。”换句话说,道德指向理想,以达成这份理想为任务,并且假设人有能力做到。
然而,我们如何掌握永恒不变、放诸四海皆准的道德原则?若是掌握了这原则,人是否又有能力实现道德理想?
企图委身道德的人,时常犹疑如何肯定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常在判断思考的犹疑中,撕裂于行动与不行动之间。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他坚信自己的理性,并且建构出一套道德原理或规范。
但是,理性整理出来的原则,是否可以对应极其复杂的人生?肩负道德责任的人,是否真的能根据这些原则去做各种决定?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同时,这类人最大的问题是绝望。他越是要负起道德责任,越是发现自己里面那种反道德的倾向,以致他越清楚地看见立志为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他只能为自己订立道德规则,然后鼓励自己向这些道德原则负责。
这类人一方面在投入中常有所保留,避免错误判断的风险;另一方面,他会成为律法主义者。然而,他也会因觉察自己生命的软弱而受到罪疚感的沉重压制。
第三种人生是宗教体悟的人生。这类人听到真理的召唤,便以信心、信任全然投入,即使晓得需要冒险也毫无保留、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献上。
在《恐惧与战兢》一书中,克尔凯郭尔以亚伯拉罕献以撒的经历,清楚地表述这种全然投入真理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对比肩负道德责任的人生。上帝要求亚伯拉罕献以撒,所要他献的不是生命,而是要得着亚伯拉罕视为比自己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毫无保留的奉献。
换作是肩负道德责任的人,绝不会容许真理吩咐他要怎样做,因为他仍然将决定权握在自己手中,由他来判断真理。哲学家康德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建立了理性的道德通则,以致他只向这通则负责,甚至不在乎上帝的命令。康德在论述亚伯拉罕的经历时便表明他不能听命于神。第一,这命令违背他所立的道德原理;第二,他不能肯定吩咐献以撒的声音是上帝的声音,纵然这声音是从天上而来。
然而,亚伯拉罕却以信心跨越犹疑,将人间的道德原则暂时“搁置”,完全顺服上帝的命令,毫无保留地献上自己。因为面对那绝对的上帝,一切人间的标准都显得相对。
活出真实而丰富的人生
克尔凯郭尔认为,假若真理的确是真理,它便配得我们绝对的顺服,如同孔子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种决心。同样地,若是上帝真的向我们显现,向我们发出召唤,他配得我们全然的顺服。唯当我们下了这样的决心,才能真正完全投入地为真理而活。
克尔凯郭尔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所缺乏的是清晰的领悟,到底我该做什么?我需要了解自己,知道上帝要我做什么,也就是找出那对我完全真实的真理,那让我能为之而生又为之而死的信念。找到那所谓客观的真理又如何?倘若我掌握了所有的哲学体系,并对每一个系统内存的矛盾了如指掌,那又有何用处?倘若我能解释基督教的精义,却认为它对我完全没有什么意义,对我的生命无关紧要;倘若真理赤裸裸地站在我面前,我却冰冷地,毫不在乎自己是否认得它;若是我只在内心引发恐惧,而非一种出于信任的委身,这于我有何意义?”
克尔凯郭尔最终发现,他不是凭一己之智力而掌握真理。不!是真理将他掌握,将他抓住。他终于明白,凡靠理智所确立的任何知识基础,至终都会崩塌下陷。
真正的阿基米德点(Archimedian point)是上帝亲身的启示,他以无限的爱将自己展现在人的面前,那就是道成肉身的基督。上帝赐下启示,不是为了使人对他有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将自己的生命赐给人。这就是他给世人的真理—他的生命,他的爱,也正是他的本体。我们能做的只是接受、听命、跟从、投进他的生命中。因此,追随基督、学习他的样式、单纯地寻求他的国和他的义才是人生意义的所在。
克尔凯郭尔在出版《非此即彼》及《恐惧与战兢》期间,又写成并出版《重复》,探究“重复”的意义及其影响。追求美感人生的人不久便发现,就算最刺激的美感生活也逃不过重复的命运。每天周而复始地过着了无新意的生活、做一些不断重复的动作,必会感到沉闷不堪而致苦闷。然而,书中那位追寻美感生活的年轻发言人康斯坦丁(Constantine Constantius)慢慢发现,这样重复的沉闷生活是有出路的,出路在于悔改、转向委身的生命。他发现全然投入真理、委身上帝,沉闷的生活便顿起变化。同样重复的生活和动作,骤然变得毫不沉闷,因为它每次都产生出新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产生本质的改变。
举例而言,特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每天清早到忙碌的街道寻找被弃的垂死之人,将他们送到“仁爱之家”(Asha Daan),每天都是如此,从未间断,20 年、30 年以至40 年,每天都是如此,没有例外。这个一再重复的动作并没有叫特蕾莎修女感到沉闷;相反地,那些重复的动作散发出爱的香气和属灵的感染力。一旦完全的委身和爱的奉献注入一个不断重复的动作,便会将它提升到另一个层次。做这动作的人,会在重复中不断经历心意更新而变化的操练。对特蕾莎修女来说,每个早晨都是新的,她所服侍的每个生命都独特地向她说话,爱心的劳苦让她活得更真实、更丰富。这才是所谓真正的刺激。
本文节选自《攀生命高峰》,余达心 著;略有删改,小标题为编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