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诗人读《诗篇》,原来信仰可以这么美

作者:荒原人

 

作者 / 荒原人

当我跟随着诗人的思维进入《诗篇》,那个与上帝相遇的新奇世界就变得非常生动而具体。信仰并不是抽象的,它与每一个当下息息相关。

 

多年前,我深受抑郁的困扰,每晚夜不能眠。那时最令我得益的是,朋友鼓励我阅读《圣经》的诗篇,《诗篇》的文字相对感性、具有文学美,总能令我产生共鸣。

 

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卫也有过抑郁经历,他以“每夜流泪,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湿透”的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纠结。

 

在阅读《诗篇》中,我对《圣经》渐渐产生兴趣,意识到这并不是一本高高在上、不问人间悲苦的宗教典籍,它非常真实地映射出现代人的心灵困境。

 

我想,既然上帝如此呈现那些跟随祂之人真实的挣扎和疼痛,说明这些痛苦具有普遍性,不仅仅是圣经人物个人性的经历。但上帝并不希望我们被痛苦淹没,而是能穿越疼痛,眺望希望的远方。

 

我期待着,如果有人能对《诗篇》进行解读,用现代人能理解的文字诠释古老诗篇的美学和内涵,真会成为许多人的心灵指南。

 

 

令我特别兴奋和感恩的是,作家、诗人施玮老师制作的有声节目“《诗篇》里的心灵之约”,正是这样一个系列专题。

 

当我跟随着诗人的思维进入《诗篇》,那个与上帝相遇的新奇世界就变得非常生动而具体。信仰并不是抽象的,它与每一个当下息息相关。

 

诗人对《诗篇》的理解和诠释,并不是学院派或某些释经学课程那般略显枯燥,而是非常接地气,用真诚的情感与被救赎的理性与我们一起共读,并且观照当下的自己,会发现“道不远人”,真理的光芒可以照射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节目中,作者并不是试图告诉我们标准答案,或提供某种对《诗篇》的“信仰正确”的解读,而是把自己置身在《诗篇》营造的人对上帝的追问、呼求、祈祷的氛围中,与我们一起经历生命的医治和更新。

 

 

例如:

作者在读《诗篇·5篇》时,以大卫恳求上帝“留心听我的言语”对照中国文化中的神观,看见的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的神观对人的影响;

 

在读《诗篇·26篇》时,作者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分享她经历的熬炼和走过的旷野,她说,“作为一个基督徒,只有献在祭坛上才是我们存活的最安全的方式。”;

 

在读《诗篇·13篇》时,作者通过大卫对上帝真实的追问“你忘记我要到几时呢?”,反思人生的苦难与信仰的真实。她说,“每一次来到主面前是不需要戴着面具和伪装的,不需要好像强撑着自己,我们可以哭倒在他面前,这才是信心,因为相信他必搀扶我们起来。”

……

 

 

这些对诗篇的全新领悟,其实也会改变人们对基督信仰的某些“刻板印象”。比如:

 

许多人认为信主了人生就会一帆风顺,而作者的解读却使我们看见,信仰之旅并非坦途,但上帝总会在某些恰如其分的时刻,使真理与我们的生命无缝对接,我们在踉踉跄跄的行走中,生命被雕琢,以至于这个世界也失去了对我们的控制力;

 

比如,许多人认为基督徒的生活不够真实,或者以基督信仰为精神寄托,以此逃避现实生活的难处。但作者对《诗篇》的解读,让我们看见在上帝面前赤露敞开、完全真实的心灵。

 

作者并不刻意规避生活的艰难,甚至她多次“现身说法”,将自己经历的难处带到上帝面前,然后以《诗篇》的祈祷成为自己的祈祷,最终能完成生命中宝贵的飞跃。

 

这种真实的解读和对话,本身是足够励志的,它使我们确认,《诗篇》中的每一句祈祷,都赋予当下的生活新的动力。在作者对《诗篇》的阐述中,“宗教”的身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鲜活的真理与心灵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从某种角度讲,《诗篇》的心灵之约,其实也是一趟美好的灵修之旅。作者以深邃的灵性和朴实的文笔,提醒我们应当在这个日益物化的世界,回归心灵的地带。

 

唯有以真理之钥打开心灵之门,上帝的话语才成为我们在日光之下行走时的“脚前的灯,路上的光”。

 

值得一提的是,施玮老师有着平和温情的讲演风格。文字的传播更直观,更易传承,声音的传播则更具有现场感。

 

这个系列采用声音和文字相结合的呈现方式,可以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喜好。无论是阅读,或是聆听,相信上帝不仅仅是向作者说话,也向每一个愿意寻求祂的人说话。

 

正如作者的期待,“愿我们的心像《诗篇》作者们一样柔软,一样地对主的话敏感,并且得着在主救恩里的活泼的生命。”

 

— 完 

 

版权声明

来源: 每日箴言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今日佳音编辑整理 | 转载需注明出处

发布日期:2019-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