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当年轻人遭遇意外:虽至于死,要如何活?

作者:小北

 

作者:小北

2019年11月27日凌晨,35岁的高以翔在宁波录制一档综艺节目时突然晕倒,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最终离世。仅隔8天,年仅33岁的篮球运动员、前北京男篮队长吉喆因病去世。

 

这两位公众人物,都是热爱篮球运动,喜欢做公益,始终呈现出“好男儿”的正能量形象,然而当一份“死亡订单”发到他们手中,我们只能沉痛悼念。

 

当年轻的生命遭遇意外,我们从何处寻找生命的支点呢?

 

01

在生与死之间

 

如果死亡是一座永远无法走出去的迷宫,那么活着的人一定是在忍受“生不如死”的压榨。事实也是如此,许多人在痛苦中煎熬;而年轻人的死,仿佛只是媒体科普“如何不猝死”的题材。

 

很多人都在哀叹“这是天妒英才”,然而,广袤的天地、纵横的时空,交错着虚实、昼夜和年日,“死亡”就这样铺陈在我们眼皮底下。

 

“死亡”,更像是一位居心莫测的摄影师,对准多元陈杂的世界,毫无心机地按下快门,让我们不得不放弃当下最为看重的一切。

 

从古至今,我们仿佛都臣服于死亡的循环。就像《创世记》记述亚当的后代,通篇都是“活到多少岁就死了”。这章类似“死亡之书”的记述,好在有“生儿育女”的信息,才不至于让我们失去等候应许的心。

 

如果有人宣称自己不怕死亡,但事实是:有数据称,近九成以上的90后不敢看自己的体检报告、超过一半以上的80后不敢熬夜到凌晨,一些70后已经买好了大病险……诸如此类。在难以预料的意外面前,我们内心却常常如履薄冰。

 

我想,意识到自己的限度也是恩典,这样可以不断调整内心的挣扎,不再游离无措。我们需要在生与死的慌乱之间,寻求真实的力量。

 

 

02

虽至于死

 

如果年轻人离世令人惋惜沉痛,那么比这更哀伤的,莫过于很多人还不知道自己“为何而活”。在我看来,最极致的痛是“不知死后会怎样”。

 

我们这代年轻人,关注车子房子票子孩子、offer高薪、名誉地位和物质享受,眼睛可见的,连同肉体的情欲,混合着世界教导我们的杂乱的价值观,似乎只要学会“生存”就可以赢得光鲜亮丽的人生。

 

而意外的突然造访,却使这一切黯然失色。

 

东欧重量级波兰导演奇士劳斯基(Krzysztof  Kieslowski)在《十诫》之“眼泪”中,用镜头诠释“何为死亡”。当8岁小男孩波威意外坠湖,在哀恸的背景音乐之下,提出极其尖锐的问题:死亡,何处不在?何时不在?即或如此,我们该何时谈论“死亡”呢?

 

还记得波威生前因小狗的死引发对“死亡”的思考,他问:

 

人为何会死?

死了以后剩下什么?

灵魂存在吗?

 

波威的父亲显然没认真对待稚儿的疑惑,以为只是一种好奇心,继续忙着手头的事情。我在想,若他知道孩子不久将葬身冰冷的湖底,会不会后悔没来得及解释“死亡”,以及给孩子一个奖励的拥抱呢?

 

电影《十诫 Dekalog》剧照

 

奇士劳斯基的影片,处处保留着至高者的元素,当“意外之死”触动我们心弦,死亡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我们本性都在追求一种“确据”,但在死亡的命题上无法追根溯源,甚至都不知道它的突如其来将会中断谁的念想。

 

更重要的问题是:虽至于死,要如何活?

 

当我读到台约尔的传记时,欣喜地发现他在20岁之时就清楚自己一生的道路是前往中国宣教,为此,他全心全意领受呼召深造装备,后来成了华文铸字活版印刷史上关键性的人物,他的一生“全为基督”。

 

还有太多被我们遗忘的“先锋者”,他们为千千万万的灵魂献上生命,带着无限的悲悯走向永恒。

 

 

03

寻找那条路

 

几千年来,关于“生死”我们没有一刻停止过追问。这是一个足以让我们所有人抓狂的问题。尽管有人体验过濒死,却和“死亡”本身无关,而人类历史上仅有一位是从死里复活的,除耶稣以外,再无他人。

 

影响西方乃至世界的“数学之父”毕达哥拉斯自创“灵魂的轮回和吃豆子的罪恶性”,因不肯践踏豆子地,死于城市暴乱的棍棒之下;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得更悲壮,他的死成就了雅典法律吗?我表示怀疑。

 

大到叱诧风云的世界名人,小到默默无闻的草根百姓,我们都在承受特定时代下的苦难,一代又一代用生命作为代价。遗憾的是,我们终究未能解开死亡之“千古谜题”。

 

莎士比亚曾说:“我两腿早陷在血海里,欲罢不能,想回头,就像走到尽头般,叫人心寒,退路是没有了,前途是一片沼泽地,让人越陷越深。”

 

这一段令人扎心的话,仿佛诉尽了“生而为人”之悲苦。除了无可奈何,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人固有一死,不同的是每个人活着时的状态不尽相同。也许你正在职场殚精竭虑,为一家老小含辛忍苦,一路负重致远,却忘掉“我是谁”。忙碌就像一场瘟疫,所有人都避之不及,但所有人又无力招架。

 

不知道自己是谁,是件令人恐慌的事。我们都有一些社会身份,比如老人的儿女、孩子的父母,以及企业领导或同事。正因为我们很清楚这些“身份”,所以,每天会按时去公司打卡上下班,也会清晰地记得回家的路。

 

可是,我们除了地上的身份,是否体贴造物主的为父心肠?我们是上帝的儿女,即使我们没有什么值得被祂爱,但祂仍亲手搀扶着我们,祂还鼓励我们不要惧怕,因为祂已经胜过世界,包括死亡。

 

《新约》反复重申耶稣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尽管死亡的力量很强大,但一路有祂同行保守安慰扶持,我们得以看见“死亡之后”的出路,就是那永恒的生命,荣耀的复活。祂会擦去我们的眼泪,溶解人心深处的冰冷与坚硬,让我们看见,挫败是短暂的。

 

得着这份力量的人,时间不再是他们的法官。原来生命可以相互辉映,而爱是永不止息。

 

 

 

— 完 

 

作者简介:

小北,85后,第三代基督徒,确定文字侍奉是一生圣召。

 

版权声明

感谢著者汇寄,“今日佳音”首发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不代表本平台

版权归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众号所有

转载须注明来源与出处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发布日期:2019-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