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中最重要的15分鐘,讓你經歷更豐盛的生命

作者:王春鳳
 

作者:王春鳳

 

 

 

歷史上偉大的神秘家之一——依納爵·羅耀拉(St. Lgnatius Loyola,下文簡稱“依納爵”)相信,這種被他稱為“省察”(the Examen)的祈禱操練,會是每個人一天中最重要的十五分鐘。

 

 

 

 

回味 | 懇求 | 回顧 | 悔改 | 定志

 
依納爵.羅耀拉(St. Lgnatius Loyola)
 
 

01

省察是對神正在做的事敏感

 
省察是指在祈禱中回顧這一天的生活,它基於一個事實,那就是我們整天都在回應那位在所有事情中都臨在的神,當我們走向神或遠離神時,我們的身與心都會知道。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不會停下來去留意它,以至於被許多我們認為重要的、外在的事情影響並取代了,在做意識省察的時候,我們安靜下來,收起理性的思考,漸漸對神正在做的事敏感起來,能意識到,並作出回應;也漸漸對自己心的動態敏感起來,能關注、分辨並作出合神心意的回應。
 
省察是偉大的分辨性祈禱,它基於一個非凡的真相,那就是神臨在於所有的事情中,在我們的所有經歷中說話,並召喚我們去活一個更豐盛的生命。
 
 

 

02

省察的屬靈益處

 
 

省察使我與上帝的關係越來越緊密;

 

省察揭示上帝怎樣看待我每天的生活;

 

省察推動我為上帝所賜的無數恩惠獻上讚美與感謝,幫助我在這些恩惠中體會到上帝的臨在;

 

省察使我有機會明認所犯的錯誤,能為此道歉,並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所受到的傷害,感到哀慟,且從中獲得治癒;

 

省察帶領我看清自己在思想、言語、行為等種種表象之下的真實情況——深入我的動機、種種心計的根源;

 

省察幫助我分辨該如何面對棘手的問題,讓我知道自己需要從上帝那裡獲得什麼樣的內在恩惠,明天才能做出正確的事,並向上帝明確的祈求這些恩惠……

 

 

 

03

神今天如何對我說話,我又是如何回應?

 

省察是一個敏感的時段。當我們安靜下來,在那個安靜的時刻,我強迫自己從容的回顧,並評估這一天,在神希望的光中,看見這一天祂在什麼地方說話,我又是怎樣回應祂的話的?
 
當然,意識省察的目的並不真是為回顧這一天,而是為讓你經驗到神透過日常生活與你相遇,是為了明天當重要的事情發生時,我可以敏感地回應神。

 

從某種意義上說,成熟、老練的禱告者會常常省察,所以他們對於上帝說話的情形很警覺,當這樣的情形發生時,會激發他們回應。有經驗的禱告者,不必等到晚上才意識到上帝說話,但初學者會是這樣,因為當這些事情發生時,他們還沒那麼敏感能發現,從這個意義上說,省察是非常重要的。
 

省察不僅要回想我自己的失敗,還要回想自己與上帝之間的交流,這應該是對上帝如何在一天的事件中對我說話的回顧。比如:

 

 

當我回顧我的失敗時,我們應該看到這不是以法律標準來考量的失敗,而是上帝今天對我說話,我在回應上的失敗,如果我們的省察是這樣的,我們對這一天的回顧,永遠不會是枯燥的例行公事,沒有兩天是完全一樣的,因為上帝從來不會在兩天內,以同樣的方式說話,我們要越發敏感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回應,更主要的是上帝如何說話!

 

不過,我們沒有必要用“罪惡清單”的方法來認罪悔改,正如你得了一個急病的時候,不需要馬上處理掉身上所有的問題,你只需要先關注此病,專門醫治它,先在此事上回應神,同時請求上帝也醫治我們其他的一切疾病,這才是在心理上和靈性上更健康的做法。

 

 

 

04

省察五步走

 

馬克.希伯道克斯很有創意的把意識省察的五個步驟,簡化為五個R開頭的英文字,以方便讀者記憶,掌握該步驟的內涵,就能較容易地進入靈性的意識:
 
一、回味(Relish)。回味恩典,自然就會向神獻上祈禱的第一個內涵——感謝。

 

二、懇求(Request)。懇求聖靈帶領我回顧,所以意識省察絕對不是一個理性的動作,而是天人合一的開始,失去了這一點,意識省察很容易就變成良心反省,成為檢視一天行為的對錯、是非、善惡等倫理議題。
 
三、回顧(Review)。回顧一天的生活裡有什麼感受或想法是自己願意帶到天父或耶穌跟前深化它的。

 

四、悔改(Repent)。悔改,更符合內容的意思是皈依,在面對第三步驟的議題時,原先在個人內心有的情緒反應、想法,因著帶到天父、耶穌跟前傾訴、聆聽、對話而有了不同或更深的意義,也由此體驗到深度的皈依經驗,這是意識省察的核心,也是生命成長及翻轉生命的所在。
 

五、定志(Resolve)。面對下一段時光或新的一天,我所渴望活出的生命,這時我更瞭解,這不僅僅是個人的定志而已,也是神的恩典,因此祈求上帝給予光照與力量,使自己能夠更真實的活出生命。

 

 

 

 
 

05

五個實際的建議

 

當然,這內心的旅程需要每個人自己去經歷及操練,高妙的理論及解說只是紙上談兵。不過,知道一些基本條件及特色還是有一點啟迪的價值,董澤龍指出幾個可以在操練時作為參考的地方:

 

1. 留意情感的起伏,多於理智的推敲

 

例如:默想耶穌寬恕人的榜樣及要求,我們可以明瞭其意義及價值,設法追隨,甚至給自己定下一些「應該」作為目標。但若忽略自己在衝突的人際關係中那份痛苦,不去細嚼由這痛苦所引發種種錯亂的情緒、靈性枯乾等事實及過去的經驗,如逃避、發洩憤怒、否認憤怒、或悲傷失望等情緒,我們的定志是沒有力量的。嚴重一點,更可能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2. 開放及慷慨的心胸
 
依納爵的座右銘是“愈顯主榮”。“愈”表示更加,不滿足於已為主做了什麼。今天信仰中的人論告訴我們,人是要不斷走向超越自己,才是響應主的呼召。亞伯拉罕七十歲了,神還要他重新出發,成就一偉大的民族,這經驗是希伯來—基督信仰的典範。

 

我們的成長經驗會造就了某些待人處事方式,生活型態及價值觀等,例如內向,喜歡讀書,埋首計算機,拚命賺錢等。但這些型態不一定時時刻刻都在適當地響應主的呼召。我們要有開放的心及能力隨時作出調整及改變,以響應別人及環境的需要,這才是更榮耀主的。
 
內向的習慣可能要暫時放下,而主動地向有需要的陌生人展示親切的歡迎,噓寒問暖。不然,執著於某種型態及習慣就成了自己的救生網,這就是舊約關於罪的主題:崇拜偶像及心硬,人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歸宿及安全感,但代價是忘記及得罪於神,自己的生命力亦隨之萎縮。

 

當然,能時常恰到好處作出適當的調整及改變是對自己的挑戰,這就是在省察中不斷祈求的恩典—寬廣的心,為了“愈顯主榮”,不吝嗇於放下自己所執著的。

 

 

 
3. 留意渴望
 
在情感起伏的背後,往往代表著我們潛藏的渴望,依納爵要我們不要等閒視之,因它正是我們的動力所在。雖然不是每個渴望都同等真實。
 

舉個例子,依納爵受傷後在病床上休養,無所事是,流連於白日夢間:一方面想著將來平步青雲,追求仰慕已久的公主,快意盎然;另一方面閱讀聖人傳記及耶穌生平後,生出全心學習傚法他們愛心時,心中神慰滿溢。這兩個渴望都是真的,依納爵沒有立時壓制哪一個,反而讓它們徘徊在心中。

 

不過,他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兩種喜悅有甚麼不一樣?於是,他發現前者很快乾枯,後者卻回味無窮。由此,他體會到追隨基督及聖人的榜樣更是真實,於是踏上跟隨基督之路。依納爵深信,真實的渴望是來自神,在祂裡面我們會發現主的臨在。

 

4. 分辨善惡

 

依納爵相信人的精神生活不是中立的,它常在善惡間徘徊及抉擇,人若不留意或瞭解這些精神狀態,單靠外在的準則或信念是不夠,甚至是有害的。

 

例如在服務團體中,某人付出不少心力,這行為是值得尊重及推崇的。但若他因別人的冷淡或不足而驕傲、或自憐、或心灰意冷,或對人諸多批評,他就要留意這精神狀態是什麼意思,是否惡者在導引他遠離神?這樣做不是去懷疑自己為別人服務的信念,而是去分辨出惡者的勢力阻礙這理想的達成,並對這種消極的傾向斷然拒絕。

 

另外,聖靈常在日常生活中激起我們的感恩之情,有時是具體的,在一餐食,一杯水中突然意會到人間之愛,進入造物之愛,抗拒及戰勝了孤獨及自憐自傷的誘惑。有時是態度上的,意謂在逆境中,都相信及傾向體會神的臨在,活出信望愛。這時,我們要有一份確信,主與自己同行。同樣,我們會有不同的渴望,哪一個是更真實呢?我應該追隨那一個呢?這時,我們需要留意是否有從主而來的神慰。當然,分辨善惡要知道一些基本準則,這留待大家在做神操中當下地體味及瞭解吧。

 

5. 同行者

 

傳統稱之為“指導神師”或“避靜神師”。若人間的智慧及旅程需要老師及嚮導,更何況是走向神的旅程;同行者指在靈修生活中已有相當的學識及經驗,能陪伴做神操的人逐漸明白自己的經歷,幫他細嚼善惡兩股勢力的臨在及分別。

 

在正確的方向上給予適當的鼓勵,在錯誤中給予指正,在猶疑中予以忍耐,在恐懼中予以安慰,在退縮中邀請開放及信賴。其中關鍵之處是做神操者對同行者的開放及信任,能分享祈禱中種種內心的光景及個人的歷史。這樣,去分辨主的旨意及克服錯亂的偏情就能事半功倍。

 

 

 

06

實操中的兩點提醒

 

在開始意識省察前的兩點提醒:

 

1,保持簡短:依納爵強烈建議,每次的省察祈禱以十五分鐘為限。因省察不是進行一個深度自我剖析式的默想祈禱,只為提醒自己神的臨在,並且讓我重新轉向祂。

 

2,跳到最好部分:只在那些真正觸動我、最可能在我裡面引發沉思默想的地方,多停留、多體會;其他的,就溫和輕快的走過。

 

整體而言,依納爵邀請人在生活中找到神的臨在。因此,人要成為行動中的靜觀者。

 

一方面他肯定現世的價值,鼓勵人積極地在其中活動及作出貢獻,跟悲觀避世沾不上邊兒;但另一方面,人的這一切活動不能畫地自限,陶醉於現世的成就,而是在其中默觀主的臨在,祂無條件的愛,及聖意,並能爽快、活潑地回應,從而愈顯主榮。榮耀都歸給祂,阿們!

 

參考資料:

馬克.希柏道克斯著《意識省察》

董澤龍的《爵式靈修》

托馬斯.H.格林著《經歷神》

 

 

 

所以,

你要省察,

恐怕你裡頭的光或者黑暗了。

 

- 路加福音 11:35 -

 

 
- End -

 

 

作者簡介:

王春鳳,燕京神學院神學本科、更新神學院道學碩士,現在北京服事。結婚15年,育有1女。

 

 

发布日期:20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