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許多教會視網絡如洪水猛獸,然而一場疫情,卻迫使很多教會不得不重新調整牧養策略,開始重視以網絡進行牧養。然而,只進行線上聚會就夠了嗎?
差不多10年前,IM行動教會設立。從開始,這個教會就高度重視網路、新媒體和藝術。他們的故事和理念,相信經驗對今天的大多數教會,有著寶貴的借鑒意義。以下分享就是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松慕強在今年九月第12屆網路宣教論壇上的發言,因篇幅所限,有所刪減。
松慕強牧師
01
網路與宣教
從宣教學的定義上來講,狹義的“宣教”指的是去到一些未得之民的地方宣教,當然我們在每一件事情上都可以參與宣教。那在網路上有沒有未得之民呢?對某些宣教機構來說,網路上面的未得之民是比較少的,因為他們可以自己找到相關的資訊,透過視頻和文宣,他們可以看到關於耶穌的救贖的事。因此有些人會認為在網路上不需要宣教。
10年前大部分教會包括一直到現在,可能還有一些教會還認為網路或者是你使用任何的工具APP之類都只是一個附屬品,那現在經過這場疫情大家開始慢慢有一些想法的轉換,開始認識到網路上面可以是另外一個空間,在這空間上面我們也可以與神相遇。
我們教會叫作Inspiring Moment,它來自於兩個字的轉換,I是Internet,M是mobile。十年前成立的時候,我們那時希望透過Internet網際網路、mobile device移動設備來傳揚福音。因為我們認為它是一個入口,而且在那裡就是一個空間它不是虛擬的,在那裡可以跟很多人對話、互動。跟很多弟兄姐妹傳講福音,或者跟還不認識主的朋友們傳講福音。所以我們一開始對網路的定位,即認為網路不只是一個工具。我們把這兩個字I –internet, m-mobile轉換成Inspiring Moment。它有一個意義,就是我們希望通過網路也好,透過所謂的mobile device(移動設備),我們創造一個“鼓舞人心的時刻”(Inspiring Moment),讓人跟神、跟人相遇,這是我們一開始的一個想法。
這個想法延續至今。我們在教會、網路上的各樣的活動,一直還是延續這個想法,我們希望一直創造一個可以讓人與人相遇的一個時間點,那個moment,因為只有那個moment,人有機會遇見神,人的生命就有機會改變。
02
傳播與媒體
《詩篇》19篇1-6節提到:“諸天述說上帝的榮耀,穹蒼傳揚他的手段。這日到那日發出言語,這夜到那夜傳出知識。無言無語,也無聲音可聽。他的量帶通遍天下,他的言語傳到地極……”
這段經文描述了上帝的創造。有一次跟一位前輩聊天,他說到,“他的量帶通遍天下”,量帶的原文是“line”,即繩子的意思。那剛好也是我們常用的“line”這個App。他就開玩笑說,基督徒適合用line。當然這只是一個笑話,但是你發現有line,有各式各樣的社交App,可以讓我們來連結。
從這樣的一段經文裡面,我們看到上帝所造的萬物都在說明他是怎樣的一位上帝。我們看到海,看到山,感受到微風,其實都可以在其中體驗到上帝是怎樣的神——上帝是一位偉大的神,是帶出平靜並且有力量的神,也是一位非常使人敬畏的神。
除此之外,我感受到上帝是一位傳播的神。他本身的屬性,就是一位傳播的神。所有的被造物都可以成為他的工具,來傳揚他的美好。
教會,更是他最重要的傳播媒介,因為教會本身就具有傳播性。教會本身就是一個媒體,它承載了上帝的救恩,也肩負傳揚救恩的使命。
03
美感與感動
《使徒行傳》2章43-47節:“眾人都心存敬畏。使徒們又行了許多奇事神跡。信的人都在一處,凡物公用,並且賣了田產、家業,照各人所需用的分給各人。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地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上帝,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初期教會,使徒們一起禱告、敬拜神,過基督徒生活。他們在過一個聖徒的生活,然後神就天天把得救的人加給他們。
當我們開始過一個聖徒的生活的時候,我們就成為一個媒體,我們就成為“廣告”,我們就活在世人面前。上帝透過每一個聖徒,透過聖徒的相聚,把上帝的美、善、真發揚出來。世界什麼都有,就是缺少上帝的同在,缺少上帝的美、真、善、聖潔,所以世界的人看到這樣的事情會驚訝,他們就會被吸引,加入其中。
事實上,人類心中永遠在追求真善美,而這些是基督教最核心的東西。我們有真理,我們的神是良善聖潔的,我們的神非常美好,所以透過我們的生活,我們見證並傳揚上帝的真善美。
而如今,生活的形式發生了改變,不只是實體。在線上我們也要展現出這樣的生活。在線上,我們可能會發視頻、寫短文,這些都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而我們的生活就成為一個媒介,傳揚上帝的真善美。
而基督的救贖不就是最美好、最美麗的故事嗎?這樣的一個美好的故事,不就是我們應該常常去宣揚的嗎?
我成長於牧師家庭,我一直覺得我們有真和善,但是我們卻常常忽略“美”這件事情。我覺得可能是由於我們上一代,比較受現代主義的影響,他們很注重理性、證據、實用,卻常忽略美感的重要性。所以我感覺過往的教會對於上帝真理和良善的呈現,絕對沒有問題,但是我覺得美感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對於整個互聯網上的網民們,他們常常沒有辦法瞭解並進入我們,或者透過我們在網路上的生活的呈現而被感動,因為美感不夠。我們有真理,我們知道上帝的良善,我們也有一個良善的生活模式,但是美感不夠。而美感卻是使人遇見神,特別是在靈裡產生感動的很重要的一種方式。
04
如何看待委身?
從2020年2月疫情開始之後,我們教會做了一些調整,也在網路上做了一些嘗試。
我們做了一些新的論壇,包括“武林茶房”,舉辦神學的一些對話。
以上圖為例。我們以“信仰同溫層”和“信仰圈外圍”劃分不同的群體。左邊-5是最靠近基督教的,右邊5是最遠離基督教的。
-5~-4基本上等於是我們教會的人。-5當然就是最核心的人,一直到-3。我們使用網路或軟體,都只是為了內部建造牧養,我們有自己的社團,我們有自己的發佈社團活動的一些管道,我們可以連結在一起。
-3~0可能是我們教會以外的信仰群體,比如不同的教會和不同的教派,我們可以做信仰教育的交流。我們會做一些視頻,比如一些信仰問題的解答,或者是做一些圖,或者發佈文章進行交流。
0以外的群體就是我們教會最想接觸的人,也是現在網路宣教應該要花力氣的地方。
我是這樣分類的:從0~3、3.5或者是4,都是比較可以接受基督教的;0是對基督教有好感的,然後1~3可能就是沒有什麼感覺,或者是不熟悉,4跟5可能是敵視的,而5是絕對敵視的。
所以針對0~1的群體,是最適合使用網路工具接觸並影響他們。1~3的群體,他們可能沒有資訊,或者他們有一些錯誤的觀念,但並不敵對基督教信仰,所以是很容易在這個上面做預工。
而我們教會最想得著的一些人是從0~3~4這個區塊裡面的,所以我們在思想策略的時候,我們會把我們的資源放在那個上面。對內部比如說-3~-1,我們現在已經放棄不做了,因為我們想到因為有各地的教會,我們不需要再做一些所謂的信仰類的內容去供應基督徒,因為各地教會已經都有原本的講台,有自己的牧養體系。所以我們教會目前是把所有的能量和資源投入在1~4的開發上面。而4~5或者3.5~5,我們就繼續保持接觸,我們不大期待會在那裡有什麼樣的果效,因為4~5他們是非常敵對基督教的,在那裡只會引起辯論,所以我們盡量不去碰。
如果簡單地說,-5~-3是耶路撒冷,-3~0是猶大全地,還是我們同溫層。0~3或者4,其實是撒瑪利亞,他們可能跟我們很像,但是他們卻不大熟悉我們。而4~5是地極,對我們來講可能是未接觸的。所以這是我們整體的策略。
對於其他的基督徒,我們會做很多視頻,會做很多宣教教育。因為要驅動基督徒去宣教,所以我們會把更多資源放在-2~-1之間。對外,我們就透過一些宣教行動,還有志工行動,可以邀請別人,包括不信主的朋友們加入參與志工的服務。因為有志工服務,對於基督教有負面印象的這些人,可以提高他們的認同,因為基督徒也參與在這個社會工作上面。4~5的群體是比較敵對信仰的,我們也不可能做什麼事情,但是我們期待保持連結,因為你不知道上帝什麼時候就開始工作了。
就宣教來說,我們會把所有的力量放在0跟3的部分。以宣教來說,我們會把所有的網路資源放在-2跟-1,因為要鼓勵聖徒們可以起來回應上帝的大使命。
今年新成立的Move,則是一個我們訓練宣教士的差會。我們在內部也是一樣使用資訊的連結,但是因為我們不做牧養,因為牧養是教會的事工。MOVE主要在做一些宣教的資訊、連結。
05
教會未來的可能性
我個人對於未來教會有一個想像,就是未來的教會可能會分成不同的樣子:抵擋派,傳統派,兼容派,虛擬派,聯合派。
會有一些基督徒,他們不參與在所謂的網路的活動上面。有些很傳統的教會是不會改變的,他們覺得這樣就好了。有一些教會則像我們教會一樣,會有線上跟線下,目前就是屬於兼容派。另有些是虛擬派,他們完全沒有實體聚會,完全依托網路來活動。另外一種是聯合派,因為當有很大的虛擬教會產生之後,會有一些小型教會的牧者立刻會失去會眾一樣,那就可能會產生一種新形態的聯合。
抵擋派可能就會更多地有一些不碰網路的生活模式的形態,也會吸引一些已經在網路裡面壓力很大的人參加這樣的聚會。有些教會會進行很多戶外的活動,比如說衝浪等等。
虛擬派則可能未來會出現一個很大的震動,因為有些非常有感染力的講員有很好的節目安排,會吸引非常多的人去他的教會聚會。我的想像是,當這個網速跟技術達到一定階段的時候,人們將帶起VR眼鏡,進入到他的會堂,那這個會堂是無遠弗屆的,從1萬到100萬都有可能。而未來的教會,這會變成一個非常亮的亮點,因為年輕人,如80後特別是90後,他們是網路的“原住民”,他們很習慣這樣聚會,他們並不覺得是虛擬的,他們戴上之後就覺得參與在裡面。換言之,他們的資源直接會投入在這樣的教會裡面。他們甚至會在這些上面做奉獻,以至於有些比較小型的教會就會失去群眾,他就必須跟這些大型的虛擬教會合作。這是我對未來教會的想像,可能會有這樣的一些改變。
但無論你是哪一種想法,我覺得我們都要繼續宣教。無論你在大自然裡面傳福音,用美好的傳統傳福音,用虛實結合的方式傳福音,用完全虛擬方式傳福音,或者是虛擬跟地方教會聯合的形式傳福音,我覺得都很好,因為我們要繼續完成大使命。
而這樣的我們說它是工具也罷,或者說網路的連結也好,我覺得它更加可以使我們的教會跟宣教有更準確的使徒性,在開拓上面會降低很多成本。比如說以我們教會為例,我們有一個母堂,我們的實體教會在台北,但是我們在其他的點,比如說台中,我們就使用網路的傳播。而且現在可以是多點互動的,我們在那裡就可以用比較低的成本來開拓,而且速度會變快。
因為我們有大數據,有網路,我們甚至可以提前預測接下來要發生什麼事情。如果以後這種所謂的大數據運用在我們生活上面的話,我們可以看到我們教會的弟兄姐妹,或者是哪裡有機會可以設立一個教會,或者在哪裡有機會可以產生一個Inspiring Moment,跟當地的人或者在網路上面的人有互動,那傳福音就可以更加準確,因為大數據,這區的人或者這個年齡層的人他們的興趣是什麼。對傳福音的準確性是會相對提高的。
對牧養更是如此,我們可以觀察到這個弟兄姐妹或者這群人的需要,我們可以把我們製作好的,或者可以為他們設計好的牧養程序應用在他們身上。
06
預備福音接觸點
《使徒行傳》13章36節提到說:“大衛在世的時候,遵行了上帝的旨意就長眠了(大衛按上帝的旨意服侍了那一世代的人,就睡了),歸到他列祖那裡,已見朽壞。”
我特別喜歡那個括弧裡面講的,他說,大衛按上帝的旨意服侍了那一世代的人,就睡了,歸到他祖宗那裡,已見朽壞。
其實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時代的應對模式。大衛在那個時代所採取的模式就是使用甩機弦單挑歌利亞,我們每個時代都要找到我們這個時代的武器,如果我們還冥頑不化,企圖用上個時代的武器,或者穿著掃羅的軍裝去跟這個時代的歌利亞爭鬥,我們會死得很慘。所以我覺得我們要有智慧,要求神給我們智慧,找到我們這個時代在網路宣教上面好用的工具。
每次我在被邀請分享我們經驗的時候,我很少提到工具,無論是App或者是技術,我認為這些東西都不是重點,重點是作為神的百姓或者神的信仰群體,我們必須有一個很靈活的智慧去使用各樣的工具。
所以我們要在這個時代,特別是網路時代,我們必須去正視這個問題,在網路上怎麼樣用網路的能力去為主來傳揚福音。
《歌羅西書》1章28節:“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地獻上。”我們用諸般的智慧,要把人帶到基督面前。所以在網路上我們有更多的機會。以下,是我總結的基督徒參與網路事工需要留意的幾點“注意事項”。
第1、我們要有開放的態度,這是最基礎的;
第2、我們要有深根與真理,我們一定要有好的真理的能力,《聖經》的詮釋能力,我們在網路上面的宣教才不會偏離。我不覺得一定要有什麼網紅現象,但是我們一定要有一個所謂的真理的能力。
第3、是要有分辨的能力,我們一定要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不好的。
第4、你要強化關係,因為網路上很虛擬。在網路上面更可以有不一樣的亮點,換句話說,你不只是散播,我們要經營關係、社群,這會讓我們跟其他的在網路上面傳播他們理念的人不一樣。
最後一個才是善用工具。工具是會不斷變化的,如果我們把我們的盼望放在工具上面,那會得不償失。我們的盼望是基督,在基督那裡有智慧,有資源,有機會,我們一直盼望基督,基督會給我們智慧,我們就會有新的機會,也有可能找到工具,然後繼續在網路上宣教。
當用各樣的智慧,
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裡。
- 歌羅西書 3:16a -
- End -
松慕強,iM行動教會主任牧師
版權聲明:
今日佳音首發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立場,不代表本平台
版權歸原著者及“今日佳音”微信公眾號所有
轉載須聯繫授權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