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刷、刷!--- 网络时代的“刷”文化

作者:崔衍   来源:海外校园 / 举目

2009年末,微博风潮席卷而来,吸引众多领域的名人和草根的驻扎。随后,2011年微信又占据了智能手机程序下载的榜首。据调查,使用微博微信的人群多为8090,甚至00的年轻人。新媒体的发展不断扩张,年轻人爱在这些平台上交流分享。他们尽情的展示自我,发表言论,互相分享兴趣爱好以及人生价值观继而互动并影响他人。这种自我展示的方式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个人成就感的欲求。而对于基督徒青少年事工者--传递、感染、改变、提升则是福音事工的新甬道。

“刷”的新现象

“我们一起去咖啡馆,然后各自拿出手机刷微博,刷朋友圈。”这几乎成为年轻人约会的常态。他们随时随地更新微博,却几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上网。

在中国,有四大微博网站,其用户年龄分布各不相同。其中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的用户,多集中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调查显示,新浪微博与腾讯微博的用户,多集中于20-29岁,均占据各自用户年龄构成的60%左右。而腾讯用户中,24岁以下的人群占据其整体的40%。

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的用户,则更多集中于30岁以上的人士。

可以说,市场占有量最大的新浪、腾讯微博,集中了互联网的年轻族群。

“刷”是为了干什么?

对于微博,“寻找”、“表现”与“传递”构成了微博的主体行为。这代表了什么呢?

年轻人生活行为的新趋势,起源于他们的根本欲求,即“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效应,来伸张自身”的欲求。不断实施自我表现行为的人的比例,在90后中,占到了63%,而70后则只有36%。

62%的90后认为“即便没有购买需求,也会广泛寻找相关资讯”。随时随地寻找感兴趣的东西,不需要有目的的行为成为潮流趋势。

在自我展示上,90后倾向于“用加工的方式表现”,例如52%的90后,会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加工照片,然后发布在微博上,人数比例是70后的3倍多。90后爱“晒”,这种“晒”,除了自我形象,还有日常生活。他们渴望展示全部自我,并非只着重于特殊经验。

刷时代的“潮”行为

通过研究90后的微博行为,不难发现有三方面特征:休闲相关、以年龄群体为中心,以及注重风格。

他们通过娱乐的方式,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导致戏谑与反讽的文化产品的更受关注,如,大V的言论和戏剧性事件。(编注)对于这类文化产品,他们进行选择性的挪用与团体使用;透过特殊的消费仪式和风格(如解构),传达禁忌的意义(即,违抗权威)。

“刷”文化消

在此基础上聚合的群体,是一种流动性的“后现代部落”:偶尔聚合,然后解散。而文化消费,正是后现代部落之归属仪式,以表明身份、划分疆界为主。有趣的是,“正能量”的话语和真诚的生命,同样被视为他们所接纳的风格之一,却并非是唯一。

微博、微信的消费活动不再局限于以往知性、感性、体能为主的活动,起而代之的,是个性化、随性、自我表现。比起“向着理想和憧憬的未来生活蓝图迈进”,当下的年轻人则更享受“通过交流各自的兴趣和价值观来相互影响、丰富彼此的生活内涵,从而不断发现更多的新生活”。

因此基督徒青少年事工者,不妨这样考虑:在分享年轻人的兴趣爱好及价值观的同时,要触发他们提升自我存在价值之力,以及感染和凝聚他人之力,将福音传递出去。

 

发布日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