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社交网络(SNS)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基督徒怎样看待社交网络”、“社交网络是否可以用来传福音”等议题,也备受关注。从正面的意义来说,社交网络确实为基督徒走向人群、接触人群,提供了新的工具。基督徒当然可以用社交网络传播福音,就像基督徒可以用电话、电子邮件、路边广告牌等传福音一样。但如何才能更有效的利用社交网络,我认为还有待探讨。在此,我结合自己和其他一些基督徒网友的经历和体会,谈一下我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
社交网络作为工具和媒介,有自身的特点和缺陷。尽管不同的SNS有不同的特点和优缺点,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以个人为中心来组织信息。这使得用户发布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富于个性化。平台的简单易用降低了发表和转载信息的门槛,使得海量的信息极快速地由用户生成。与此同时,用户自身阅读、浏览的内容则通过用户对自己关注、跟随和互动的人的筛选而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每个用户选择接触的信息只是整个社交网络产生的信息的很小一部分,社交网络以“过滤式”信息接收取代了传统网站的“海选式”信息接收方式。
社交网络如果得到善用,能帮助基督徒与他人沟通、建立彼此的关系、成为朋友,至少能为传福音铺路、在文化层面“松土”,这就已经是很有价值的了。我想社交网络能做的,更多是“撒种”、“松土”而不是“收割”。
如果有心用它来传福音,首先要对其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不能急躁,不能过于“功利主义”。比如,在微博和微信上,不时能看到基督徒抄发圣经经文或名牧语录,这当然是为了传福音。但我觉得,虽然这么做可能有些效果(如某段经文正好感动了有特定需要的慕道友),但很多时候反而让不信的人反感、觉得生硬。而且这种单向的“广播”,是浪费了社交网络超强的互动能力。
我个人认为,有心传福音的基督徒,不妨先“低调”一点,不必句句皆圣经、“言必称耶稣”,而是从小处做起,在平凡、细微之处见证上帝。我们需要认识社交网络个性化和草根性的特质,把社交网络作为走入文化、走进人群的一个切入点。基督徒与其在社交网络上高言大志却自说自话,不如坦诚、真实地与网友互动,通过分享日常的感悟、对时事文化的感想,反映出我们的信仰和不同于世人的世界观,做“荣神益人”的见证。
有人说“上帝在细节里”,我们的信仰是全人的,基督徒真实的生命流露没有“圣俗二分”的余地。基督信仰最看重“关系”,福音不但要修复人与上帝的关系,也要修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交网络如果得到善用,能帮助基督徒与他人沟通、建立彼此的关系、成为朋友,至少能为传福音铺路、在文化层面“松土”。这就已经很有价值了。有没有基督徒通过社交网络引人归主的例子?确实有!
除了跟慕道友分享信仰,越来越多的基督徒,也用社交网络跟主内弟兄姐妹交流、代祷、同工。在海外,基督徒用微信、脸书,关怀人、为人代祷、组织教会活动等,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我结识的一位国内的传道人告诉我:“我认为SNS最大的益处,就是可以让我身边的人更多了解我的信仰。因为在办公室里,大家只看到我催人干活、出错、回复邮件、写文档,但是不知道当我遭遇挫折和难处时,我是怎么想的。社交网络让他们知道,信仰是怎样帮助我走出困境的。社交网络把不同的朋友圈混合在一起,让教会的弟兄姊妹看到我工作中的劳苦愁烦,让我的工作伙伴看到信仰在我生命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SNS让我们在一个无缝的处境当中,表达信仰如何渗入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我对他的话,深有同感。
我在新浪微博、推特和微信上,常关注国内的文化人,主要是文化、时事、思想方面的。这些人大多数有一定的影响力,文字写得比较好看。其中有为数不多的基督徒,如小说作家北村、财经学者(兼诗人)苏小和、音乐人李广平、经济学者赵晓等等。他们在微博上有众多的“粉丝”,和令人佩服的影响力。他们的微博、微信都有信仰、福音方面的内容。我为这些“基督徒文化人”感恩。
因我在网上的年头很长了,算是公认的“骨灰级的人物”。关注我的人当中,基督徒、非基督徒都有。我被转发、评论得最多的帖子,都跟信仰有关。除了基督信仰和基督教文化的话题之外,我也常常讲些生活小事、亲子家庭、时事、历史等方面,或更轻松的话题。我尽量不给网友“被传教”的感觉,但也从不隐讳自己基督徒的身分。如有网友问我“心中盼望的缘由”,我已随时准备好“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他们。
我盼望有更多的基督徒能够善用、多用社交网络,让“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知识充满遍地,好像水充满洋海一般”,也盼望更多的基督徒能够藉着社交网络,走入文化、走进人群,在平凡、细微之处,见证我们的信仰和上帝的荣美。
拿起你的手机,对焦主耶稣基督,开始使用社交网络,报道你的今天!
作者来自四川,现在乔治亚州工作。作者的基督信仰专题网页“基甸连线”,网址为http://godoor.net/jidianlinks/ ;新浪微博网址: http://t.sina.com.cn/jidian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