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人的父亲就是流血流汗但是不流泪,情感不轻易表露。有一个普遍的父亲形象就是:暴躁易怒动辄生气。另外有一个木讷寡言的,不管事的形象——在家里不管事,但是在上班的时候就是很管事。有一位女士告诉我,她说她那个丈夫都不管事,也不说一句话。整天就是坐在他的椅子上抽烟,看电视吃零嘴看报纸,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面。我觉得那些木讷寡言和不管事的父亲都是缺席型的父亲。也许由于一种错误的观念,有很多做父亲的认为这些都是母亲做的事。形象就是你的内在的素质展现到外面。所以如果你的内心没有真正关心你的孩子,你在行为上表现的就是不说话,不管事。就会导致孩子认为父亲在他的生命当中变成了一个“不相关者”。其实心中有爱有情,你对孩子很关心的话,你一定会主动地问他们,和他们讨论一些事情。
我们自己想想:我是不是老是取缔纠正,不带给孩子希望?这样就慢慢的塑造孩子低落的自我形象,他就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的人。我们的孩子在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都沉浸在无限的挣扎里。因为别人打压他,他要挣扎着自己站起来。又被父亲取笑或者责备轻看批评的时候,他好像溺在水里他又要挣扎着起来,这真的是很可怜的。
在2006年的时候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斯蒂文他用了24年的时间研究追踪2200对的亲子关系,总结出父亲的形象:他在儿女成长过程当中所展现的样子跟教养模式,对子女成年之后的生活以及在职场上的表现有很深的影响,所以他写了一本书《父亲因素》这本书列举了5种类型的父亲形像:第一种是功成名就型,第二种是定时炸弹型,第三种是被动消极型,第四种是疏忽缺席型,第五种是父同情心或导师型的父亲。
听起来前面四种都是比较负面的,只有后面这种是比较正面的。作者是这么写的,比方说功成名就型的父亲还好,可是他说这些功成名就历史上有名的这些人,通常他们的儿女都没有什么功成名就,可能他需要达到功成名就的这个巅峰,他需要付出许多在职场上的代价,就很容易忽略他的家庭,也或许呢他平常就忙着打拼他的事业,虽然功成名就,给家庭好多的钱,在我们中国人的历史里富有人的家庭,他的儿女常常不需要费吹灰之力,不需要勤奋就可以享受,坐享其成。因此确实看到有许多爸爸很能干,反而儿子就很不能干。如果功成名就型的父亲虽然他也打拼他的事业,可下班之后他把家庭时间看为重要,他愿意每一天拔出半个小时来陪着他的孩子,一起玩游戏,一起讲故事,或者是给青少年的孩子讲他人生的遭遇,这个父亲可以把他在职场上的风风浪浪传授给他的孩子,甚至在上班的时候,如果孩子们刚好放假,他可以带着他去看父亲工作的情形,把他带在身边。家庭有坏掉的东西,他也带着孩子修理,我觉得父亲可以打拼事业,如果不疏忽给予儿女时间的话,那么功成名就型的孩子也能够跟父亲一样可以成为一个非常有用的人,那就需要父亲在过程当中来引导他有磨练的机会,有学习的机会,反而我们的儿女会做出比我们更大的事业。可是如果你把所有的时间都在商场都在你的单位里面去打拼,一点时间都不给你的孩子来引导的话,你赚了再多的钱只会制造出更没有用的下一代。
你会为你的父亲做一副怎样的画像,他为你的人生留下了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