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有方: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作者:私塾夫人   来源:根基成长教育

权威管教,是为了让孩子的生命习惯在一个于他们有益的法则和规律里。这些习惯,往后要成为他们生活中的能力。界限不是刻板的规条,而是带下生命祝福的法则。成功立界限的关键,不仅在于知道清晰的界限,更在于父母信实、忍耐、言行合一的品格。立界限,不仅建立孩子,也考验父母。但难也好,会感到难,才不容易掉进人性在权威运用中最大的陷阱:骄傲。

首先,举个摸火的例子。疼痛,是摸火之后的得到的自然惩罚,但却没有一个孩子在摸火之后,只是怕痛,而不怕火。因为每次摸火都会痛,不可能今天火生气了才给他痛觉,所以摸火带给孩子的经验是疼痛和火连在一起的。

    再举个例子吧!妈妈叫小倩收玩具,小倩不肯。没有一个孩子爱收玩具,大人也不爱,所以,不需要为孩子不愿意或不悦的态度生气。

   孩子第一个反应是拒绝,这是情绪上的直接反应。爸妈要给予简单的解释,告诉他积木是他的,必须要收好,不能撒一地,这是责任。如果孩子还是不理,甚至正面说: “不! ”这就是不顺服,违抗权威。小倩的妈妈,不应死劝或活劝,劝到没有耐性再发脾气骂他或处罚他。许多 “小倩的爸妈 ”反对权威管教,不愿意处罚孩子,拼命想 “劝善 ”,当孩子不顺服时,就一直忍,忍到忍无可忍,才火山爆发,一发不可收拾 .

    其实,如果在孩子不顺服的第一时间就进行管教,父母的头脑和情绪都会比较冷静,孩子也比较能够把处罚当成越界的后果,而非 “惹爸妈生气 ”的结果。

   这个例子,用权威为孩子立的界限是:玩具玩过,要收好。孩子会忘记这个界限,会懒惰不想收,你不需要因此处罚他,而要有耐心地提醒他。但是,当孩子正面拒绝父母叫他收积木的命令时,就是要违抗权威,要越过界限,那就一定要有后果。

    “如果你不收完,就不可以离开这里。 ”父母可以再一次表明界限,并提醒孩子和越界的后果。这时候,孩子可能站在那里一两分钟,然后想办法逃走。

    僵持中,执行权威的爸妈必须守在现场。如果爸妈想一心二用,先去接个电话,喝杯水,吃点东西,做点别的事,等一下再回来吼孩子: “玩具没收完不可以走,你怎么跑掉了! ”这样就很难让孩子对权威尊敬。记住,当父母要行使权威的时候,一定要先对自己的权威负责。不可以立了界限,人就跑掉。

    小倩的妈,你要待在那里,表示对自己刚刚发出的命令负责。孩子如果不肯顺服,僵到失去耐性,可能会找借口说要喝水,要上厕所,你可以告诉他: “太好了,那赶快收完就可以去。 ”

    有的孩子这时候可能会发飙,想来硬的,直接要逃走,你拉住他,他就开始耍脾气,甚至反控诉你说: “你不让我喝水,不让我上厕所。 ”小心!你千万不要进入那个可不可以喝水上厕所的讨论里面。

    管教的焦点,要非常专一。别想一次教完孩子认清所有的界限!你可以告诉他: “我很想让你去喝水,但你要先顺服听话,把积木放好。 ”

    我看过一些父母在孩子发飙之后就心软,开始告诉自己: “唉呀,他还小,收玩具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小时候也不爱收玩具,现在还不是很爱整洁。 ”“口渴不给喝水简直太残忍了吧! ”这些父母继续说服自己,仿佛再拖个十分钟孩子就要脱水送医。如此,他们当然很快就会妥协,为了不让自己表面看来那么 “没原则 ”,就让孩子丢三个积木到柜子里意思意思,放他走。

   整件事上,收玩具真的不是重点,父母的目的不是养出一个会收玩具的孩子,而是一个尊重权威,顺服权威的孩子。  

    妈妈让小倩放三个积木就走,小倩就学到:以后爸妈叫我收玩具,我可以讨价还价,加加减减敷衍一下。这,成为妈妈教给小倩的,和权威互动的方式。

    在学校,职场上,都存在这样和权威互动的人。当老师,老板坚持命令时,他们不但不反省,反而责怪权威,怨恨权威太严厉,没得商量。

    对所有父母来说,运用权威管教是个学习的过程,我们都爱孩子,爱,有时让我们软弱,无法坚持,害怕冲突。所以,让我再简单地分享权威管教中的几个重点:

   · 1.  界限要非常清晰

   · 2.  态度要前后一致

   · 3.  说到做到

   · 4.  冷静

    难吗?坦白说,一面写着这四个重点,我一面自省,仍为自己的许多不足汗颜。但难也好,会感到难,才不容易掉进人性在权威运用中最大的陷阱:骄傲。

发布日期:201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