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假我的阴影(上)

作者:范学德   来源:范学德

如今,这个世界充满了假货,假食品,假药品,假文凭……甚至连“我”都是假的。假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我要说了算,我要作我命运的主人,换言之,这就是一个抛开了上帝的我。

三十多年前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读书,第一次接触到了培根的“四假象”说,这四个假象分别是:“种族假象”,“洞穴假象”,“市场假象”和“剧场假象”。培根认为,它们是“占据着人的理智并且在里面已经根深蒂固的各种假象和错误观念”,阻碍人们认识真理,妨碍科学的复兴。

“种族假象”是指感觉与知觉,以个人的尺度为根据;“洞穴假象”则是由个人身心的特殊结构以及教育、习惯等等因素所形成的偏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市场假象”是在人们彼此交往以及交流信息当中形成的,语言是造成假象(扭曲事实以及错误地理解接受)的关键因素;最后是“剧场假象”,它是从流行的哲学思想体系以及从证明法则潜入到人心中的。

这些假象,扭曲了人对自然的认识,也扭曲了对人自己的认识。但是,人对自我的扭曲到底在哪里?这个问题,当年我并没有仔细思考过,信耶稣之后,才想的比较多一点了,并且多少明白了这个道理:“罪”是扭曲自我的主要根源,我深知,我在上帝面前是一个罪人,但在此之前的三十多年中,我却深信自己是一个好人,大好人,正义之士。

罪,是怎样扭曲了我对自我的认识呢?最近读梅顿(牟敦)的代表作——《默观的新苗》,他说:“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一个虚幻的人的阴影之下:一个假我。这是那个我想自己成为的人,但他是不可能存在的,因为上帝对他毫无认识。而连上帝也不认识的简直就是有过分的隐私。我那个虚假私隐的我,就是那个想存留在上帝的旨意和爱所能够触及的范围以外的人——在现实和生命以外。”

说白了,假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我要依靠我自己,我要说了算,我要作我命运的主人,换言之,这就是一个不信上帝的我,是一个拒绝让上帝做我生命之主的我,这是一个抛开了上帝的我。

这是牟敦的概括:“若说我是在罪中诞生,就是说我带着一个假我来到世上。我生下来便戴着面具。”(第31页)的确如此。这就是“种族假象”吧,人生下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要”,或者说,“我想要”,构成了他人生的第一个诉求。

走进“内室”,一路上和耶稣交谈,主啊,“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洞穴”,多年来,我的“洞穴”就是我的假我,我活在假我的阴影下,我不认识你,更不爱你,我断了自己的来路,前不见古人;又绝了自己的去路,后不见来者。我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又不知道我向何处去,无论我怎么看,往哪里看,看到最后,只有虚无,我从深渊中来,又坠入深渊里去,虚无,虚无,虚无,什么也没有。

主啊,没有你光照我,我根本就认识不到我的假我,我以为这个假我就是我,很正常,我就是这样的。每个人都这样。我要设计我的自己,成为我想成为的自我。但是,离开了你,我能成为什么呢?今天早上,又一次读《约翰壹书》,原来,我要成为的那个我,就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我(约一4:5),而这个世界带给我的,“不过是对肉体享受的渴求,对一切眼见之物的渴求,以及对一己成就和拥有之物的自傲”(约一2:16新普及译本)说白了,无非是四个字:钱,权,色,名,两个字:成功。一个字:我。

钱,权,色,名,这就是我为那个假我穿上的四件衣服,有时分别穿上,有时四件一起来,外表上看来很闪亮,越多,越好,越新,就越有身份。但就当它们把我裹得严严实实,厚得喘不过气来时,内心深处我明白,那是虚无,什么也没有。

牟敦说得好:“一切罪都始于假设自己的假我——那只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渴望中存在的我,是生命的基本现实,而宇宙其他一切都以它为依归。因此我把生命尽耗在渴望欢乐和渴求经历,权力,荣誉,知识以及爱,为的是替这个假我穿上衣裳,并将假我的虚无架起成为一个客观的真实。“(第32至33页)

这个世界的价值观,作为一个“剧场假象”,在与我的交往中,不断地传递一个信息,说只要你得到了钱与权,色和名这些东西,你的心灵就会满足,人生就有了价值。我自觉地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信息,于是,在这种“市场假象”的作用下,我的假我形成了,并且一心追求这些东西,但是,当我的得到它们时才发现,它们只给我带来了短暂的快乐,却从来没有持久的满足,并且,这快乐转瞬即逝,心灵和肉体都陷入了更大的饥渴之中,就像耶稣说的那样,“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约4:13)

主啊,多么可怕,当我成功地塑造了假我,并且为它戴上了成功的面具,慢慢地,我就以为这个漂亮的面具真的就是我了,我甚至忘记了这只是一个面具。即使这个面具因成功而带来的快乐很快被焦虑和竞争破坏后,更大的渴望在心中燃烧,我还以为大家都一样,生命就是如此。

(原标题:走出假我的阴影--内室9)

发布日期:201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