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4月6日,陈定川出生在台北县土城一个困窘的矿工之家。自小,他边“捡过煤核”,守过路边面摊、曾夜宿台北街头,更早早进入工厂做起童工,还在做工期间读夜校,在他35岁拿下了淡江大学夜间部国贸系学位。
踏实、吃苦、谦虚学习,走到哪里都受到赏识。他总感谢神,是神的特意安排;感谢所有那些结缘的人,是他们成就了他和永光化学。经过长期的历练之后,陈定川才下决心创办台湾永光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光化学)。永光,永仰荣光之意。作为一名虔诚的基督徒,陈定川带着一颗敬畏的心传递属于上帝的荣光,在他也在他的下一代。
1972年,在弟弟陈定吉的力荐下,陈定川进入化工行业,首先向弟弟熟识的日本永光化成株式会社社长洽谈技术合作与投资,顺利得到对方的首肯。同年成立永光化学。股东们深知他的才能,推举他为董事长,但考虑到自有资金不足,并没有承接这一职务,第一任董事长是张锡勋。
由于工厂早期,产量质量不稳定,资金又紧缺,当年8月,永光化学进行改组,陈定川接任董事长。改组不久,原董事长张锡勋要移民美国,向陈定川提出退股。再三挽留不果后,陈定川询问其他股东是否愿意承接这部分股份,结果没有人愿意接盘。陈定川不得不考虑自己来接盘,但那些资金对他来说不是一个小数目。
有朋友为他出主意“打折收购股份”。因为这件事陈定川向神做祷告,求神指引时,心中得到感应。最后决定不仅不打折,还按面额收购,加计银行利息。朋友直呼陈定川“头壳坏掉了”。
在别人看来不可理解的还不只这件事。吃回扣、请宴席等商界的灰色游戏参与,各方都心知肚明,但到了陈定川这就变成了明令禁止的项目。他要求员工不能支付回扣、不能带客户去不正当的场所等。
“喔,换一个基督徒来,该赚的钱却不赚。”有股东这样抱怨。正派经营的做法引起一些股东相继退出,陈定川想尽办法引入新股东,同时将自己参股的另一公司的股份出让,转而买下永光化学其余的股份,持股数量超过了半数。
平顺的日子其实没多久,到1978年,受政治影响,台湾出现移民潮。太太吴丽姬考虑移民,陈定川选择在台湾经营事业,两个儿子恳求与父母“一起留下来”,移民念头打消,全家都留守。但困难马上就到来了,因为市场情势不明,工厂选择了压缩产能,永光化学预计会出现1000万元新台币的资金缺口,解决不好,永光化学就会倒闭。
“真的要放弃坚持多年的原则吗?”陈定川这样问太太吴丽姬,也是在问自己。“不要放弃。”吴丽姬坚定的鼓励他。每天3次,吴丽姬跪在窗前祷告,希望神赏赐,为他们开路。
“上帝能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吴丽姬相信她的祷告神是听见了的。在有人撤离的时候,也有具有远见的公司入驻。新加坡发展银行计划到台湾开设分行,为了拓展业务,曾向陈定川询问是否贷款需求,并顺利的完成了1000万元新台币贷款流程,永光化学的困境得到了解决。
永光化学终于健康良性发展,但陈定川的身体却因多年的劳累极度疲弱。一觉醒来,竟不幸中风。那一次,他第一次落下泪水。“难道神要我这样结束事业吗?”也许神只是让他休息一下,中风并没有给他带来严重的后遗症,手脚不动的状况很快康复,唯一能看出他曾中风的表像是他写字过多时会发抖。
为了不断开发新产品,陈定川辗转请来日本业界知名技术人员,联合台湾学界资深人士一同改进工艺技术,产量质量稳定、品种增多。永光化学在台湾市场开始成为举足轻重的一员,成长速度和质量被人看好。
1988年12月27日,永光化学挂牌上市并成为名副其实的明星股。
“上市是一个转折点,名利双收之后,是松懈下来享受一下,还是去挑战更高的目标?”陈定川说,享受的心和事业心是此增彼减的。他面临的是要不要挑战,还是到此为止。他再一次向神祷告,得到的指引是继续挑战。他下定决心,向高处走,向高科技走。“神赐给我力量,我就敢挑战。”
之后,陈定川也适时提出了永光化学向高科技产业转型的计划,先后进入到特用化学品(光安定剂)、医药化学品(原料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ICPR、光阻剂)、奈米材料(溶胶渡膜)、再到碳粉等。一个庞大的产业蓝图就这样一一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