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很喜欢听或说励志故事,我也是;因为聆听这类故事,能帮助我们重新思考人生的困境与目标,克服当下的无助感,重新获得出发的力量。但最近我开始在思考一个问题:这些励志故事背后的“社会条件”是否都相同?或者这些故事中的主角,所立的“志”,是不是对不同社会阶级的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法国的社会学家P. Bourdieu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摄影活动”与“社会阶级”之间关联性的研究,他把一张充满皱纹的老妇人手的照片,给不同社会阶级的民众观看,并询问他们看完的感想。结果,在社会底层民众眼中,这只是一张“老妇人手部照片”,他们甚少谈到诸如美感、摄影技巧或多元文化的议题;对一般大众来说,看到这张照片他们联想到的,是家人的记忆或自己的母亲。至于社会阶级越高或受艺术教育越多的受访者,对照片的描述越抽象,他们可能解释老妇人双手皱纹是出自长期辛苦劳动,所以应该尊重不同阶级的差异文化等等。
换言之,艺术文化的使用能力与社会阶级紧密相关,接触越多的艺术文化资源的人,越可能拥有充裕的表达能力和创造技巧,展现自身的美学品味或文化独特性。反之,缺乏多元表达能力训练的人,即使内在有丰沛的情感与感触,也不知道运用何种方式,具体地展现出来。甚至在其他生活事件中也是这样,做同样一件事情,对不同阶级的人而言,意义与困难度都大不相同。
也因为这样,我开始思考:一个中上阶级的人在分享自己的“奋斗故事”时,所立定的目标和拥有自我实现的配套资源,是否可能与底层阶级差距甚大?所以,当我们声嘶力竭地向不同阶级的人大力极呼:要对自己有信心、要有人生目标、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等等时,不晓得接收到这些讯息的人,会不会反而挫折感更大?
例如:有些人从小到大就是很少被肯定,看了精英者高度自信、杰出的表现,反倒让自己更没自信了!或是当他们把精英者的人生目标时套用在自己身上时,反倒招致更大的挫折感,因为底层民众没有上层阶级自我实现的配套资源!甚至觉得我努力这么久了,还一点都没有起色,别人才一下子就办到了,一定是我能力太差、太笨!
也因为这样,我开始体会到分享“励志故事”时,或许不能再“只有结局、没有过程”,或是忽略每个人所拥有达成目标所拥有的资源多寡,一定得把达成目标的“配套社会条件”做更完整的陈述,甚至邀请听众一起思考每一项人生目标不见得都适合每一个人的事实。否则,我们自认为善意的“经验分享”,对于生活条件不同的人来说,反倒可能造成更大的挫折感。
原文标题:《超乎预期的励志故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