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作妻子的,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若有不信从道理的丈夫、他们虽然不听道、也可以因妻子的品行被感化过来, 这正是因看见你们有贞洁的品行和敬畏的心。(彼前3:1-2)
圣经提到妻子的主要本份是顺服,这里顺服是积极而非消极的观念。它并不是要妻子成为奴隶或比丈夫卑微,也不等于妻子永远不开口说话,不发表意见,盲目的服从。不是要妻子成为家庭中的装饰品,埋没自己的才干。而是因着敬畏神,遵从神的命令,存乐意服事的心、温柔安静的心、凡事感恩的心来顺服自己的丈夫。圣经中形容这种顺服似教会顺服基督一样:为主而活,讨主的喜悦;尊主为大,主为教会的头;守主命令,爱主、顺服主。
箴言31章10至31节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妻子: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的才德的妇人。从这里可看出顺服丈夫的妻子是最自由的人,就圣经观点而言,因为她达成了神在她身上的旨意。妻子顺服丈夫,不仅符合神设立的秩序,而且正针对男人普遍的心理需要。男人是特别需要妻子的尊重与支持的,否则他的自尊心极易受到打击。圣经中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都是顺服丈夫的好榜样。
安徒生有一则很美童话故事,叫《老头子总是不会错》
故事说乡村有一对清贫的老夫妇,有一天他们想把家中唯一值点钱的一匹马拉到市场上去换点更有用的东西。
老头子牵着马去赶集了,他先与人换得一条母牛,又用母牛去换了一头羊,再用羊换来一只肥鹅,又由鹅换了母鸡,最后用母鸡换了别人的一大袋烂苹果。在每一次交换中,他倒真还是想给老伴一个惊喜。
当他扛着大袋子来一家小酒店歇气时,遇上两个英国人,闲聊中他谈了自己赶场的经过,两个英国人听得哈哈大笑,说他回去准得挨老婆子一顿揍。老头子坚称绝对不会,英国人就用一袋金币打赌,如果他回家竟未受老伴任何责罚,金币就算输给他了,
三人于是一起回到老头子家中。老太婆见老头子回来了,非常高兴,又是给他拧毛巾擦脸又是端水解渴,听老头子讲赶集的经过。他毫不隐瞒,全过程一一道来。每听老头子讲到用一种东西换了另一种东西,她竟十分激动地予以肯定。
“哦,我们有牛奶喝了”,
“可以看美丽的羊毛了”。
“哦,鹅毛多漂亮!”
“哦,我们有鸡蛋吃了!”诸如此类。
最后听到老头子背回一袋已开始腐烂的苹果时,她同样不愠不恼,大声说:“我们今晚就可吃到苹果馅饼了!”不由搂起老头子,深情地吻他的额头。其结果不用说,英国人就此输掉了一百多磅金币。
其实,安徒生是要告诉我们家庭生活夫妻之间最重要的基础是宽容、尊重、信任和真诚。从童话中,我们应该学到的是:即使对方做错了什么,只要心是真诚的,就应该重过程重动机而轻结果,这样才能有家庭的和睦。夫妻的恩爱、宽容是善待婚姻的最好方式。充分理解对方的行事做法,不苛求不责怨,如此,必然给对方以爱的源泉,婚姻一定如童话般妙趣横生,和美幸福。
彼得说每一个妻子都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不管他丈夫是信徒与否。神已经将领导的位置给男人,他的心意是要女人承认男人的权柄。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这种观念已经过时了。然而,男人作头是神所设立的秩序。不管论据听来何等合理,女性取代男性的领导地位,最终只会造成困扰和混乱。
纵使丈夫并不是信徒,妻子仍要尊敬他为自己的头。这是妻子向丈夫所作的见证,表明她在基督里的信仰。妻子表现出顺从、关爱、专一的品行,可以吸引丈夫归主。要是丈夫干预妻子的信仰生活,妻子又应当如何呢?丈夫若要妻子违反圣经中一个明确的命令,她就应当不服从丈夫,而对主保持忠诚。然而,如果事情只关系基督徒的权利,而不是一个责任,她便应当顺从丈夫。
(原标题:盟约---- 妻子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