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公益NGO,使公民社会更加稳固

作者:彭强   来源:以诺文化

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NGO元年。这一年,随着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参与,许多草根志愿者涌现,新的志愿者机构兴起,媒体不断呼吁,清华大学的NGO研究所也进行各种调查和相关研讨,国内大型基金支持的NGO孵化器在各地对草根NGO进行专业培训。那么,我们当如何建构,使公民社会的基础更加稳固?

重新接续公益事业的传统

NGO在中国是新兴事物吗?不是。如果你读晏阳初,你会知道今天的草根NGO接续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中国曾经有丰富的公益事业的传统,我所指的不是古代王大善人、李大善人施粥的传统,而是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传统。晏阳初在河北正定、梁漱溟在山东邹平的乡村建设,各种机构建立的麻风病院、育婴堂、公益性的医院等等,在中国近代都发挥了重大影响,甚至直到今天,还在影响我们的生活。随着计划经济社会向公民社会的转型,我们需要重新接续这种传统。这种传统的精神,包括坚韧的爱和持续一生的投入。生命的果子不是来自广场和口号,而是在社区、在乡村、在人群中,在默默的耕耘中慢慢长成。

NGO的价值传统来自哪里?

在世界范围内,NGO的兴起总是和精神复兴连在一起。南丁格尔的故事和受其精神感召的红十字会的建立,与约翰·卫斯理带来的英国大复兴紧密相连。受到清教徒精神和大觉醒运动的影响,19世纪上半叶,美国产生了各种公益性组织的勃兴。精神和灵性的复兴为公益事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使之有一种更新的能力。

比如美国内战后,面对南方的千疮百孔,许多机构和个人进入南方,帮助黑人建立学校,培养技能,建立信仰。没有这个阶段的公益事业,不会有黑人的提升,也不会有马丁·路德·金和今天的奥巴马。法律可以废除奴役,唯有生命能够影响生命。每一个参与NGO的人,我们都要思考我们的价值传统在哪里?NGO一边连着世界的需要,一边连着让世界更美好的价值情怀,而我们持定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我们的工作能影响多远。

NGO只是关乎爱心,和专业有关系吗?

我们很容易把公益事业和古代的施粥站,以及当代的学雷锋、义务搞卫生、帮老人买米买面连在一起。这些事都很好,不过很大程度上是个人性的,是每个人作为他人“邻舍”的一种基本素质。而现代意义上的公益事业,却需要把爱心和专业结合起来,有规划、有长久投入地来做。在当代社会,要找一个好的NGO负责人,比找一个好的企业家还要困难,因为他需要在爱心和见识上都多而又多地增长。我们今天提“志愿者”,其实并不完全准确。在公益事业的行列中,不仅需要大量的免费服务的义工,也需要一大批受到训练、又充满热忱的专业NGO工作者。

NGO只是关乎个人吗?

NGO不只关乎个人,也关乎一个生命的群体。我们的朋友李英强兄多年来扎根“立人乡村图书馆”,他曾给我分享到,工作一些年后,他很困顿,看不到希望。一次在湖北的乡村图书馆,他陷入沮丧,这时收到一个朋友寄来的书中,有坚持40多年废除奴隶制度的英国政治家威伯福斯的传记。他读到威伯福斯有信念,而且身边有一群支持他的同仁,而这一点开启了李英强的心。

许多从事NGO工作的朋友都常常很孤单,有时觉得自己所做的很伟大,有时又觉得自己很渺小。唯有像威伯福斯那样,有坚定的信念,又有在周围不断鼓励、互相搀扶的同伴,“日拱一卒”才不是悲壮的路,而是喜乐的路。在公益事业的链条里,应该说每个人都有一份,不是NGO从业人员,就是NGO的支持者。对从事NGO专业的人来说,个人英雄是不可能存在的。

发布日期:201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