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于354年出生在北非塔格斯特的一个小镇上。父亲帕特里西斯是一个异教徒,母亲莫妮卡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也许自从奥古斯丁出生的那一刻起,他的母亲就没有停止过为他的儿子付出祈祷,盼望小奥古斯丁一生都能够活在上帝的眷顾中。但是母亲的信仰,对幼年奥古斯丁并没有产生多大影响,相反,随着年龄增长,青春期懵懂的生理转变促使奥古斯丁走上了极其奢靡堕落的生活,情欲的力量开始主宰他的心灵,之后在漫长的时期里,情欲的挣扎和寻求真理的心志一直令奥古斯丁痛苦不已。他在《忏悔录》中写道:“情欲的荆棘长得高出头顶,没有一人来拔掉它”。这种经历正仿佛圣保罗所描述的那样,“肉体和圣灵相争”,“立志行善由得我,行出来却由不得我。”
奥古斯丁在罪恶的泥沼中越陷越深,还一度与他的伙伴一起偷窃,并且乐此不疲。“在我家葡萄园的附近有一株梨树,树上结的果实,形色香味并不可人。我们这一批年轻坏蛋习惯在街上游戏,直至深夜;一次深夜,我们把树上的果子都摇下来,带着走了。我们带走了大批赃物,不是为了大嚼,而是拿去喂猪。虽则我们也尝了几只,但我们所以如此做,是因为这勾当是不许可的。我也并不想享受所偷的东西,不过为了欣赏偷窃与罪恶。”
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奥古斯丁被父亲送往迦太基学习修辞学和哲学。迦太基是当时地中海沿岸一个著名的港口城市,人口众多,商业繁华,与此同时,因为受到罗马风俗的影响,人们生活奢靡腐败纸醉金迷。在这样的环境下,年幼的奥古斯丁显然难以抵抗,他又一次陷入情欲的放纵和狂欢中。在《忏悔录》中,他详细地记录下初到迦太基心中涌动的爱火:“我来到了迦太基,我周围沸腾着、振响着罪恶恋爱的鼎镬。我还没有爱上什么,但渴望爱,并且由于内心的渴望,我更恨自己渴望得还不够。我追求恋爱的对象,只想恋爱......爱与被爱,如果进一步能享受所爱者的肉体,那为我更是甜蜜了。我把肉欲的垢秽沾污了友谊的清泉,把肉情的阴霾掩盖了友谊的光辉;我虽如此丑陋,放荡,但由于满腹蕴藏着浮华的意念,还竭力装点出温文尔雅的态度。我冲向爱,甘愿成为爱的俘虏。”
果不其然,奥古斯丁之后不久便彻底成为爱的俘虏。一个迦太基女子走进了他的生活,他们开始同居,并且生下了一个孩子,名叫阿德奥达特。这位非洲女子,历史上没有留下她的名字,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也很少提及,但她与奥古斯丁一同生活有15年之久,后来因为奥古斯丁另有婚约,才独自离去,后来据说隐居在修道院里,终其一生。
虽然,罗马帝国正逐渐走向衰败,但学术空气依然非常浓厚,罗马城的“斯多葛”廊柱下依然有着哲学家在那里辩论,雄辩术的弟子们在市场上公然辩论。迦太基作为北非的学术中心,也是毫不逊色。当时的年轻人更热衷于雄辩术(修辞学),他们因为经过专业训练而具备非常良好的口才。奥古斯丁自然不在话下,他带着父亲的期望,认真研读修辞学和哲学,也为他归正之后的信仰探索和神学思考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十九岁时,他读到西塞罗的著作《荷尔顿西乌斯》,使奥古斯丁深受吸引,从而产生人生的第一次思想转变,被后世称为“皈依哲学”。他突然明白过去虚空的希望真是卑不足道,便怀着一种不可思议的热情,向往着不朽的智慧。他钻研这本书,不再着眼于华丽的辞藻,而是其中所蕴涵的思想。奥古斯丁追求智慧之心因而被唤醒,他“决心将一生奉献于追求真理。”
当时已经形成了基督教的雏形。一切哲学的探索势必和基督教有某种内在深刻的渊源。奥古斯丁开始阅读圣经,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信仰的皈依,他只是将圣经当作一般哲学类读物用于解释这个世界及寻求解决之道。然而,圣经使奥古斯丁颇感失望,他在其中只是看到了肤浅而表面的文字叙述,对于他所热衷的哲学理性的追寻,圣经没有任何记述。并且,当他思想渐趋成熟,他开始思考到善恶问题,基督信仰并不能给予完美解释。既然上帝是善的,为什么世界上有罪恶的存在?仅仅归咎于原罪就能解释所有现存的问题吗?他被这个问题深深困扰。
此时,摩尼教给了他满意的解释。摩尼教由波斯人摩尼创立,他自称接受了上帝的直接启示,结合基督教和东方宗教成立的一个新兴宗教。当时,摩尼教影响很大。摩尼教持有二元论的世界观,认为善与恶是两个对立的永恒原则,善来自光明之神,恶来自黑暗之神,两者不断争战。人的灵魂来自于善,肉体来自于恶,灵魂的善是光明之神的恩赐,犯罪来自恶的原则,因此人无需承担任何道德责任。这一点和奥古斯丁向往的放纵堕落息息相合。他毅然决然加入摩尼教,并且成为极其热心的教友。
374 年,奥古斯丁完成学业顺利毕业,返回故乡塔迦斯特,开始教授文法。此时,当他母亲莫妮卡听闻自己的儿子信奉摩尼教后,痛心不已,想要将他赶出家门。但是一个奇异的梦境促使莫妮卡改变了想法。她梦见自己站在一根巨大的木尺上,这时一位精神抖擞的青年向她走来。青年问她为什么如此忧愁,她回答说是因为自己将失去最爱的儿子。青年请她放心,让她看她在哪里,她的儿子也在哪里。莫妮卡回头一看,儿子和母亲都站在同一根木尺上。莫妮卡确信这是上帝给她的启示,她从中得到来自上帝的力量和鼓舞,并且继续为儿子祷告。
376年,奥古斯丁再次前往迦太基。他被聘为讲授修辞学的教师。迦太基昔日的一切,仍深深的吸引着这位 22 岁的青年。他那时在迦太基被公认为在学术研究上最有潜力的青年学者。26 岁那年,他完成了《论美与适宜》,此书是奥古斯丁的处女作,分为两三卷,在书中他阐述了早期的美学思想,认为“美就是适宜”。
在迦太基的几年,奥古斯丁在信仰上仍然处在摩尼教宣称的一系列教义思想中。但是摩尼教一贯主张的神秘主义及其学说,比如占星术星相学,并未给奥古斯丁带来心灵上的平安。他开始不断反省。一直到一位曾经信奉基督教,之后受到奥古斯丁影响放弃基督教信仰,归入摩尼教的朋友的突然离世,奥古斯丁才真正发现死亡是多么可怕,而生命的存在,又是多么滑稽而有限。朋友的死亡对他造成了强烈打击。在后来的回忆中,他写道,“我的心被极大的痛苦所笼罩,成为一片黑暗!我的眼中只看见死亡!本乡为我是一种刑罚,家庭是一片难掩的凄凉。过去我和他共有的一切,这时都变成一种可怕的痛苦。”那段时间,奥古斯丁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无奈当中,他对死亡充满着痛恨,也充满了恐惧,他写道,“死亡犹如一个最残酷的敌人,既然能吞噬了他,也能突然吞下全人类。”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奇妙而特殊的遭遇,促使奥古斯丁的心灵逐渐向着永恒美满的信仰进展。这是上帝冥冥中奇妙的引领和安排。奥古斯丁动身前往米兰,专门拜访当时赫赫有名的米兰主教安布罗斯。他开始被安布罗斯的讲道深深吸引,也由此转变了他对于圣经非常肤浅的理解。所有哲学上热衷于探讨的问题,摩尼教学说所牵涉到的领域,在圣经里都有记述,令奥古斯丁为之震撼。期间,他和安布罗斯主教建立起非常良好的友谊。
公园386 年,是奥古斯丁一生中的转折点。有一天,奥古斯丁被强烈的心灵渴望驱使,来到了米兰寓所的一个小花园。奥古斯丁流着泪,跪在地上祷告说:“主啊!你的发怒到何时为止?请你不要记着我过去的罪恶。”
他开始呼喊起来:“还要多少时候?还要多少时候?明天吗?又是明天!为何不是现在?为何不是此时此刻结束我的罪恶?”
忽然,从邻近一间屋子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反复唱着:“拿起来,读吧!拿起来,读吧!”他的脸上呈现一种异常兴奋的表情,他拿起手边的圣经,翻开,默默读着最先看到的一章:“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淫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基督耶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
瞬间,奥古斯丁被一道强烈而奇异的光芒笼罩,他感到无比恬静和幸福,满心都洋溢着喜乐。
此时,奥古斯丁真实的在生命中与上帝相遇。如同使徒保罗被上帝光照,成为一个崭新的人。之后,他接受了主教安布罗斯的洗礼,正式成为一名基督徒。他日后的人生都奉献给上帝,全部生命都倾注在侍奉上帝传扬真道上。
我们了解奥古斯丁的生平及其思想,一定会为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奥古斯丁本人的信仰历程人生遭遇以及心灵洞察,本身就是一部非常绚烂的著作。他告诉我们上帝是一位真实的存在,他对奥古斯丁奇妙的引导促使奥古斯丁完成了人生最为重要的转变。正是因为奥古斯丁非常丰富的生命经历和学术积淀,才为他归正之后的信仰阐述奠定了坚实基础。
奥古斯丁最为著名的代表作是《忏悔录》《三位一体论》以及《上帝之城》。《忏悔录》是我们最为耳熟能详的一部作品,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我们都晓得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和卢梭以及托尔斯泰的《忏悔录》一齐被列为世界文学经典,奥氏的《忏悔录》不仅仅是一部神学著作,更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经典,被誉为开创了“忏悔文学”的先河。其中奥氏详尽记述了他在信仰上的丧亡与归正,记述了他在早年生活中的迷惘和堕落,记述了上帝是如何在他身上彰显出完美而奇妙的引领。书中的每一字句,读者都能够看出奥氏发自心灵深处的真切忏悔,这种忏悔意识的萌生,只有当他走近上帝被神圣大爱光照时,才会祛除一切狭隘的骄傲和狂妄,谦卑地诉说自身的过犯并祈求上帝的怜悯和宽恕。此种境界不是矫揉造作,而是心灵深处最柔软的呼喊和祈祷。
奥氏的《三位一体论》同样在基督教思想史及教义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书中他反驳了那些反对将圣父与圣子同等的论调,并从圣经出发阐述了“三位一体”的哲学性论证以及神学上的合理性。奥古斯丁把灵魂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官能。同时认为这三者是统一的。也就是灵魂是统一的。 奥古斯丁在《三位一体论》中同样论证说,灵魂,即上帝意志在人身上的体现,是高贵的。但身体(感官的贪婪)却是邪恶的和受诅咒的。这种诅咒是为了惩罚亚当屈从诱惑的原罪。所以为了把灵魂从诅咒中解放,就只有抵抗邪恶的诱惑。因此,要有美德就要控制身体。但上帝任意的把世界分为道德的存在和不道德的存在。也就是说,上帝任意决定了有的人能抵受诱惑,而有的人却不行。这就意味着,除非一个人能用灵魂(记忆、理智、意志)控制自己的身体(感官上的贪婪),否则他就会受到上帝的诅咒。但那些不能控制身体(感官上的贪婪)的人,却是上帝已经预先决定了的。这种激烈的原罪说,成为后世欧洲某些激烈教派的参照。奥古斯丁同样提出,灵魂虽然无时不支配着身体,但有时会意识不到身体的行为。也就是提出有无意识的行为。
《上帝之城》是奥古斯丁又一巨著,被誉为是护教性的著作。当时罗马城已被哥德蛮族攻破。人们把罗马帝国的衰退归咎于基督徒离弃传统多神宗教因而受到众神的咒诅。奥古斯丁觉得有必要著书回应此攻击,于是提笔写作此书,时当公元413年。
奥古斯丁在书中说明,“罗马的衰退是肇因于道德的衰退;基督教不但不是罗马衰退的原因,反而有助于道德的提升。但基督徒所归属的不是罗马帝国或任何地上之城,而是上帝之城。地上之城与上帝之城最根本的差别在于,前者人民的共通点在于对自己的爱,后者则是结合于对上帝的爱和因此而生的对彼此的爱。在对比这两个城从起源到结局的过程中,他对人类的群体生活有深入的讨论,也建构了基督教的历史观。”
奥氏的思想可以说博大精深,在其伦理学和美学的著作中,可窥一斑。在此意义上,他早已超越了纯粹的神学领域,涵盖神学,哲学,美学以及伦理学诸领域,成为后世不忘的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