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的河流,终必回归大海

作者:何理美   来源:传扬杂志

有限的人,在信仰的旅途中产生许多疑问,也是人之常情,不同的是,有人在挣扎疑惑中彻底放弃信仰,有人在相同的求索中却迈入更高的思想境界,人生也进入新的高峰。其实,这就像是河流之于大海的关系,无论河流如何蜿蜒,只要不迷失方向,终必回归大海。

最近在整理书斋时,无意中看到《Siddhartha》(译为《流浪者之歌》),这是德国小说家赫曼‧赫塞(Hermann Hesse)的经典作之一。

赫塞,1877年出生于德国一个宣教士世家,父亲和外公早年都曾在印度当宣教士。十四岁时,父母送他进新教修道院,期望他有朝一日成为神职人员,然而他因不愿受宗教教育束缚而逃出。赫塞从小思想丰富,追求自主,被认为是不易管束的孩子。婚后居住在乡野湖边,他觉得这种安逸生活是种折磨遂离开,不久离婚。后又两度再婚。他曾在印度小住,早期作品深受东方宗教和哲学影响。赫塞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曾自愿参军后又反战,在纳粹期间并曾参与协助藏匿犹太人,这些人生经历开拓了他的思维,使其作品具有高度的创意和洞察力,且富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于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流浪者之歌》是篇文体优美抒情的短篇小说,描述一位印度少年悉达多,在古老的印度艰苦寻道的沧桑故事。

孤独的流浪者

悉达多是位高贵、受众人宠爱的婆罗门子弟,他外表看似幸福,但内心并不快乐,对人生有许多疑惑,无法找到答案。他常想,这世间必有一样东西能填满他内心的空虚。终有一天,他不顾父亲的阻挠和伤心毅然出走。他到森林里拜师,从禁欲开始,学绝食、冥想,决心成为一名苦行僧。不久他心生疑问,觉得这些只是暂时逃避自我罢了,不能得着什么。于是到处拜师求教。他博学聪慧,高谈辩论。那些高僧贤人的知识教诲不能满足他,他甚至去找活佛论道,然而精深的佛理仍无法给他答案。万分失望又继续寻找,途中遇到一位和善谦逊的船夫,阐述其独特哲学:“多听河流之声可以悟道”,“世间事常会回转”。悉达多闻之而不知其所云,认为船夫少思、单纯似若孩童。

后来路过城里,不经意邂逅美丽妓女和富商。不慎而沉迷于色欲、金钱和权力中。他凡事亨通,拥有爱情与财富。二十年红尘俗世,财得复失,虚空痛苦,于是再度出走流浪。悉达多绝望之下企图自尽却未遂,后来回来投靠老船夫。在一个偶然的机缘,悉达多跟唯一的儿子相聚。然而当儿子不顾他一再挽留而逃离时,当年他离家出走的那幕情景,以及父亲忧伤的面孔蓦然浮现眼前──此时他才大彻大悟。

最后身心疲惫的悉达多决定留下与老船夫一起摆渡路客。老船夫说:“我载过无数的人过河,人们都认为这条河只是旅途中的一个障碍,它挡在路上,我则摆渡他们越过。在众多过河人中,却只有少数人不认为是障碍,他们能凝神细听河流的声音。河流会说话,可以向河流学习很多……”

悉达多终究没能找到答案。他自觉一生荒唐,绕了一大圈,从一名高傲的男子汉回归成为孩童般的凡人,但凡人总比高傲的人好,因为现在他已能听见——河流的呢喃声了。

信仰的出走

赫塞的这篇小说,虽以印度佛国为故事背景,但其重点并非宗教讨论,他故事人物“出走、寻道”的心路历程,所引出的哲理才是深思的重点。这不由得使我想起目前教会一项不容漠视的类似问题。

数年来,我陆续听到一些主内朋友的感叹:他们的孩子高中时都热心教会或团契事奉,上大学后离开了信仰。由于进了大学,海阔天空,学海无边,丰沛的知识冲击不断,加上接触朋友杂多,容易受影响而迷失自我。有的人着迷于哲学的探索,对信仰产生了怀疑;有的因受同侪压力,而挣脱旧思想,走上新世纪运动的潮流;有的甚至成了无神论者。

其实并非年轻学子易对信仰产生理性上的怀疑,我想每个基督徒有生之年,在信仰上多少总会有疑惑不解之处。

怀疑,是离经叛道吗?

《时代》杂志于2007年报导一篇有关特蕾莎修女在信心与怀疑之间挣扎的文章。此文发表后,震撼全球。这位毕生奉献于印度贫民窟,被誉为“信心楷模”的属灵伟人,常在祷告中得不到响应,神的沉默使她感受不到衪的同在,以致长期在怀疑、痛苦中挣扎。

回顾教会历史,不少神学家曾渡过所谓“信心的黑暗期”。如奥古斯丁在他著名的《忏悔录》里,也叙述自身的怀疑与挣扎。还有马丁路德、慕迪等都曾与怀疑博奕过。可是从一些信心伟人的自传得知:“怀疑”,往往是通往信心必经之路。怀疑使他们认识神的无可理解,以及神的主权。由怀疑带来的认知,会使人谦卑,而只有谦卑之心,人才可以看见神。

难怪神对乔布在苦难中的质疑,不责备也不回答。只反问他一连串有关天文地理的奥秘,总结是:“谁能造这一切?──是我!”神在这无穷奥妙的宇宙显明了祂自己,乔布顿时哑然而谦卑了,心灵茅塞豁开,终能体验“我从前风闻有你,现在亲眼看见你”的境界。

回归,总有可能

怀疑,常被认为不属灵、信心软弱、悖逆等的负面意义。对于这问题,教会大都避之不谈。若信徒心中的怀疑被抑压,得不到帮助、辅导,信心最后可能会全垮。圣经教导我们:“坚固的人应该担代不坚固人的软弱。”(罗15:1)对于那些正处于怀疑或已远离信仰者,切勿责备、批评或与之争辩,如此易导致对方厌弃真理,不再回头。反而,我们应该多体谅对方的困境,耐心与之对谈,真诚关怀协助。

有两位著名的中外学者,都曾历经出走而回归的曲折路,在近代基督教界被誉为佳谈。其一为,英国作家鲁益师(C. S. Lewis),他追寻真理之路十分坎坷。早年丧母之痛,使他对人生的苦难感受强烈而开始质疑神,之后成为无神论者。但他仍然苦思探求真理,直到三十多岁才重返信仰。那段期间,他周遭基督徒朋友经常关心他并和他讨论信仰,解决疑难,这些驱使他早日回转。对于他的回归基督,鲁益师曾表示:这是最不情愿的改变,却是心悦诚服的接受。虽然这心态是矛盾,但在基督教信仰里,怀疑与信心可以并存,且不影响信仰的忠诚。因为他悟出:“人的有限,无法完全理解神的无限。”后来鲁益师成了基督教的前锋作家。

另一位是扬名国际的中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他是福建一位乡下牧师的孩子,从小在纯朴正规的教会学校受教育,后来进入上海圣约翰大学读书。父亲要他读神学,期望他将来能克绍箕裘。然而他却着迷于中国的儒庄道哲学,排斥自幼的信仰。到美国留学后,又醉心于西方人文主义而否定神,且自称为异教徒,但其内心却一直在各方哲理中挣扎徘徊。林语堂心灵飘泊四十年后,才幡然领悟基督教简明真理的价值。他信仰回转最大的推动力,来自其妻和侄女长期的信仰关怀,以及她俩基督徒美好风范的感召而毅然回归。这位才子,绕了一大圈,精疲力尽之后找到回家的路。

最完美的结局

鲁益师、林语堂和赫塞这三位出生于十九世纪末的同时代文学大师,皆成长于虔诚的基督教家庭,而后却信仰迷失。然而鲁氏和林氏后来之所以回归,则归功于周边亲友之助力。至于赫塞,这位令人又褒又贬的文坛怪杰,从他那些充满彷徨、挣扎的众篇著作中,实在看不出他有回归信仰的迹象。尤其他晚年的作品,似乎仍在探索自我存在的定位,以及在寻找哲学的乌托邦中挣扎。如同他笔下的主人翁悉达多,一生苦苦寻道,虚空历尽,却只能听见河流的呢喃声,仍无法找到答案。倘若赫塞在其自身寻寻觅觅的迷阵中,也能找到回家的路,重归基督,那么,他笔下的悉达多必也能找到那能填满他生命空虚的最终答案了!

我想,这才是《流浪者之歌》最完美的结局。

发布日期:2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