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音乐,堪称为和谐之声?

作者:佚名   来源:芥菜籽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3.21-1750.7.28),是巴洛克时期的德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音乐是赞颂上帝的和谐声音,赞颂上帝是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巴赫

环境造就了他

德国中部杜林根森林的爱森纳赫,虽然只是一个小城镇,可其中的市民却酷爱音乐,音乐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的调味剂。据说,该市古代的城门上,刻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中照耀”的字样。

环境可以造就人。被称为近代西洋音乐之父的巴赫,就出生在这个小镇。和镇上其他民众一样,巴赫的家族,是地地道道的音乐世家,他的家族在他还没有出生之前的若干年,就已经在当地赫赫有名。巴赫的父亲是优秀的小提琴手,祖父的兄弟中,有两位是天赋异禀的作曲家,叔伯兄弟姐妹中有几位是颇受尊敬的音乐家。对于具有极高音乐天赋的巴赫来说,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未来一定辉煌,然而,命运却跟他开了无数次玩笑:他9岁丧母,10岁丧父,双亲去世后,巴赫只得靠大哥继续抚养。

从小失去双亲的巴赫,幼小的心灵承受的煎熬可想而知,再加上,他的哥哥对小巴赫极为严苛,尽管家里有很多音乐资料,但他哥哥却不允许巴赫学习,巴赫只得趁哥哥离家外出与深夜熟睡之际,在月光下偷偷地把心爱的曲谱一笔一画地抄下来,历时半年之久,因而大大损坏了视力。他的晚年在双目失明中度过,直至去世。

也许,在人看来,巴赫的青少年时期相当悲惨,但他却凭着惊人的毅力,不断地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力。为了摆脱兄长的束缚,追寻音乐理想的巴赫,15岁时,离家出走,走上了独立生活的道路。此时的他,已身怀绝技,他靠美妙的歌喉与出色的乐器演奏技能,被吕奈堡圣·米歇尔教堂附设的唱诗班录取,同时进入神学院学习。

在唱诗班和神学院的学习,对巴赫的人生产生了极大影响。这里的图书馆,藏有丰富的古典音乐作品,巴赫沉浸在欧洲各种流派的艺术中,开阔视野,丰富心灵。为了练琴,他常常彻夜不眠,通宵达旦。每逢假日,他都要步行数十里去汉堡聆听名家的演奏。

艺术与信仰的结合

巴赫在唱诗班和神学院的学习,也使他更深地思考信仰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对于巴赫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音乐,而是上帝!巴赫出生前200多年,马丁·路德倡导的宗教改革运动,给德国带来新的空气,影响遍及全欧,巴赫成为路德宗的信徒,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那时,巴赫几乎每天在教会服事、练琴、作曲,沐浴在上帝的恩典中。他受到马丁·路德的神学观和音乐观的深刻影响,他说:“音乐的惟一目标,就是为了神的荣耀,为了更新和重建人类的心灵。”他的音乐作品不但精深博大,更是浩瀚无比。他殷勤侍奉上帝,就像上帝总是在他的双肩上指挥着他。当他为了每周的礼拜作曲时,总会在首页写上两个拉丁文大写简字“J.J.”,即“Jesu Juva”,意思是“耶稣,帮助我”,而在完成了的手稿末页,再写上三个拉丁文大写简字“S.D.G.”即“Soli Deo Gloria”,意思是“只为上帝的荣耀”。他非常肯定上帝总是与他同在,也引导他的事工。

在巴赫的信仰中,艺术和信仰从来不是彼此分割的,而是互相融合,他在敬虔的信仰生活中丰富自己的心灵,扩大自己的视野,用被真理之光映照后的生命进行音乐创作,使其音乐更具有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1702年,巴赫从圣·米歇尔毕业,毕业后的第二年,在一家室内乐队当一名小提琴手。在随后的20年中,他干过许多行当。巴赫在一生中主要是以一位卓越的风琴家而闻名,虽然他还是一位作曲家、教师以及乐队指挥。1723年,巴赫38岁时,开始在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任歌咏班领唱。

在莱比锡,巴赫作为圣·托马斯男声合唱团的指挥度过了27年,由于他长期用眼过度,巴赫视力减退,晚年患白内障,当时的医学还没有现在发达,最终导致失明。他仍用口授的方式坚持创作。在逝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首赞歌《走向主的神坛》。乐曲的每一个音符,都表达出老人生前最后的虔诚祈祷,最后在第26小节处戛然而止,成了巴赫的绝笔之作。

1750年7月28日夜,巴赫的一生画上了最后一个休止符,安然地离开世界,回到了他一生用心灵和音乐事奉的救赎主的身旁。三天后,巴赫遗体在莱比锡圣约翰教堂墓地下葬。

巴赫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图书馆里找到83本基督教书籍,包括马丁·路德的全部著作。

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如此评价巴赫:“如果你愿意探索一下开辟了创作途径的圣乐,那只有巴赫。”

发布日期:2015-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