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巴克斯:心理服务中心的创始人,临床心理学博士,心理学家。
玛丽·查宾塞:世界知名作者和讲员,咨询师。
抑郁的出现总是事出有因。大部分情况下,患者无法解释抑郁的起因。他可能会说:“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我就是觉着自己什么都做不了,我也不想做什么事情。我睡不好,做事情没有精力也没有兴趣……我不知道怎么搞的……”他的声音越来越低沉,甚至近乎喃喃低语。还有的人可能会叹一口气,陷在椅子里或眼睛紧盯着地面。
虽然处在抑郁中的人解释不了自己怎样变成这个样子,但是如果没有特别的起因,是不太可能产生抑郁的。导致抑郁的误区可能是由某一件事情引发,可能是某个特别的或亲爱的人离开或去世;可能是经济上的损失或困难;也可能是身体上的疾病、衰老、事故、中风等。分居和离婚是最常见的导致抑郁的起因,因为这些创伤引发了被拒绝、恐惧和自卑的感受。
众所周知的抑郁三要素,它们是基于误区的消极内心对话所引发的后果:
如果一个人长期对自己重复此类话语,就会发现自己的行为也会产生同样的效果。
一位名叫詹妮弗的37岁女士因患严重抑郁去看心理医生。两个月前,她的未婚夫取消了他们的婚礼,和她分手了。她说自己无法继续生活下去,再没有什么值得她活下去了。
在第一次辅导中,她看起来魅力四射,谈吐不凡,但是她仍然坚持自己的人生结束了,没有必要再继续活下去。她说自己对工作失去了兴趣,吃饭没胃口,除了睡觉外什么都不想做。她无精打采地说:“人生就是一场痛苦的游戏。”
她的朋友们也在努力安慰她,告诉她:“你应该很感恩的,你在结婚之前发现了你男朋友的庐山真面目。要不然,你就惨了!”或“既然他是那种人,没有他你会更好!”还有:“单身要比嫁给一个不忠诚、感情变化无常的男人好得多!”这些话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对詹妮弗来说却没什么用。
她的信仰系统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误区,所以对于朋友们那些中肯的建议她根本听不进去。几年来,她一直害怕自己成为一个老处女。她一直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她心中恐惧忧虑,觉得自己对男人来说,不够有魅力,不够好;否则,为什么她在一点点变老,却还是孑然一身?她认定这次订婚是她一生中最美妙的事情,也是她抓住快乐和幸福婚姻的最后一次机会。
她在思维中这样告诉自己:“如果我这次搞砸了,我会成为一个老处女,终了一生。这简直太可怕,太恐怖了!我忍受不了这样的事情。”她努力取悦她的未婚夫,把一切做得“完美无瑕”。她决定让自己成为他一生中最美好的祝福,成为他的“白雪公主”,他梦想中的新娘。
因为她一直努力成为她认为他所喜欢的样子,所以一旦被拒绝,她就觉得痛不欲生。她对自己说:“甚至我的最佳状态也糟糕透顶。我再也不可能重新开始了。对我来说,这一切全部结束了。再不会有人爱我了。我使尽了浑身解数,仍然不能让一个男人爱我,他还是离我而去。我是最差劲、最没用的。”
你可以从中看到三要素:
詹妮弗的误区为:她自己既失败又一无所有;她充满了罪疚感,觉得自己不够好;她觉得自己的生活难以忍受,没有一丁点儿希望,甚至失去了活下去的信心。
多年来,她内心一直认定未婚是件很可怕的事情,被拒绝是全世界最绝望的事,特别是被一个她努力取悦的人拒绝。(“我对他那么好,他怎么能拒绝我?即使是我的最佳状态也不能让任何人满意!”)
现在,詹妮弗所害怕所担心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她告诉自己,她被拒绝,被抛弃,是因为自己既难看又无能,不值得被人爱。“做我自己是我能想像到的最可怕的一件事。”
实际上,在詹妮弗生命中惟一可怕的事情是她信仰系统中连篇累牍的谎言,她的误区。这才是最可怕的。
认为自己的生命很失败就是一个误区。几乎没有一个人是什么也做不了的。詹妮弗因为没能挽留住未婚夫的心,就认为自己是个失败者。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在人生一切事上都会如此。
抑郁中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没有什么指望。詹妮弗觉得:“他离开了我,所以我一无是处。我的生活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
事实上真相是我们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他人关爱我们,或者他人是不是和我们在一起,是不是尊重我们、关注我们或发誓永不离开我们。拥有朋友和所爱的人很好,但拥有这些并不会让我们成为重要人物。如果你觉得没有某个人你就活不下去,或是完全地仰赖于某个人,那么你就把自己困在这个误区里了。
其实这些真相,我们的天父早已告诉我们。他无条件的爱我们,不在乎我们的外貌、能力、智慧、遭遇,他都同等看待,并以亘古不变的爱爱我们。又告诉我们把一切的重担压力都交托给他,因为“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只有他,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邀请这样的一位上帝进入你的生命,让你在与抑郁的争战中得盼望、力量和平安。